- 制造业企业的复苏路径研究:失败学习视角
- 唐朝永
- 5字
- 2024-11-29 14:54:25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企业复苏研究是企业成长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当前,如何实现从企业衰落中复苏及可持续成长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创业研究、技术创新等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就衰落(衰败)企业开始探讨企业的复苏问题,刘洪贵(1985)首先在《新疆矿冶》第二期上发表《依靠技术改造使老企业复苏振兴》的文章,拉开了企业复苏研究的序幕。此后,肖慧质(1987)、黄鹤群(1991)、周景安(1995)、周星亮(2009)、汪中求(2020)、任劲劲(2021)等学者分别在《企业管理》《经济问题探索》等期刊上发表有关企业复苏的对策建议、相关路径和发展思路等企业成长基本问题的文章。近年来,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印发重要文件《中国制造2025》后,我国制造业企业如何摆脱衰落困境,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跃迁,从弱到强更具韧性和活力,成为学界、业界及政府部门等各个主体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为推进制造业企业复苏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构建制造业企业复苏体系,目的是使制造业企业具有能从衰落中自我复兴、发展的自组织机制,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政策、流程等方面全面系统认识衰落的原因及如何从衰落中崛起的路径,关键是对制造业企业“衰落—复苏”的破解框架进行科学设计。失败学习的概念是在企业失败(企业未达到目标的各种问题)研究的视域下提出的,制造业企业复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进行失败学习,建立制造业企业复苏体系的关键问题在于构建基于失败学习的制造业企业复苏逻辑框架,这既是破解我国制造业企业复苏难题的有效方法,也是制造业企业复苏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制造业企业对企业衰落缺乏战略性认识,没有一套有效的组织学习系统
大多数学者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企业成长的研究。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几乎所有的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某一个阶段都会经历衰落期,如果没有采取恰当的复苏战略,可能从此走向死亡。根据2010年统计,将近50%的标准普尔500公司曾经历3年以上的衰落期(胡洪浩和王重鸣,2011)。当前,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及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这种企业衰落的现象可能会更为普遍,将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重大挑战(杜运周等,2015)。究竟应该对企业衰落持什么样的观点,学术界至今仍有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衰落刺激创新,称之为积极观;另一种观点则指出衰落阻碍创新,称之为消极观。两种观点均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其中,积极观从行为理论和前景理论出发,认为衰落有助于企业开展创新活动(Cyert和March,1964;Mone,1998;Tversky和Kahneman,1981);消极观从威胁—刚性视角和承诺升级理论出发,认为衰落遏制了组织创新(Mone等,1998)。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不能孤立地看待衰落与创新的关系,应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具体探讨(Mone等,1998;连燕玲等,2016)。
当前,制造业企业所处的各种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如政治环境、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需求变化、竞争对手改变及社会文化、思想、观念、技术等。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亟需企业不断调整、创新变革以应对这种变化。这就需要组织学习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然而,无数实践经验证明,曾经盛极一时却因缺乏组织学习体系最终落得失败结局的企业不计其数。所以,企业必须不断根据变化的环境进行学习和创新,如此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陈国权,2000)。
三、衰落的企业很少真正系统地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
企业衰落是企业生命周期中难以避免的客观现象,有的濒临倒闭的企业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能够扭亏为盈、从小到大、由弱转强,进入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相反,也有很多处于困境中的企业“不死不活”成为“僵尸企业”。同时,还有大量的企业处于两种状态之间,变得“不好不坏”。那么,为什么优秀的企业总是凤毛麟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衰落的企业很少真正系统地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许多企业不能有效地学习是有原因的,如组织设计、管理、工作方式及教育和互动等都会成为组织学习的障碍(陈国权,2000)。组织学习是一个发现、发明、执行和推广的过程,在组织学习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组织学习的失败。盲目、能力陷阱、局限思考、舍本逐末、组织内部分裂、活动过度、健忘和扩散失效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组织学习难以进行。
众所周知,无论国家、社会,还是企业、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能有效地从经验中学习的现象,结果造成时间、经济等巨大损失。煤矿倒塌、瓦斯爆炸、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也是不能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有效学习的重要例证。这些事故发生后,会有各级领导指示、现场指挥、召开紧急会议、问责追责、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但用不了太长时间,类似的事情又会重复出现,说明学习根本就没有发生作用(陈国权和马萌,2000)。在制造业企业的运营实践中类似的事情也会经常出现,说明企业没有真正从过去的事故中进行学习、反思,从而使失败或错误再次发生,揭示了企业还没有建立一套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的系统。
四、失败学习是制造业企业复苏的有效途径
衰落企业的复苏战略成为探讨制造业企业成长的主要议题。这是因为如果衰落企业没有采取恰当的复苏战略,可能会导致企业走向危机或解体(Musteen和Liang等,2011)。以往文献提出了一个前后衔接的两阶段复苏模型(Robbins和Pearce,1992),该模型指出在第一阶段实施紧缩行动,在第二阶段实施战略性的复苏战略。但该模型仅提出了一个治理企业衰落的基本框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于是,Arogyaswamy等(1995)提出了一个整合的两阶段模型,强调前后两个阶段的联系,指出了衰落的严重程度、冗余资源对衰落战略的影响。学者Trahms等(2013)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括衰落原因、响应因素、公司行动和结果的四个部分的更复杂的复苏战略模型。也有学者认为紧缩与恢复是二元性关系,关键是如何整合两者的关系,从而产生协同效应(Schmitt和Raisch,2013)。还有学者从组织环境、组织战略、战略能力、组织结构、文化(Ford和Baucus,1987)管理者的控制点、职能经验等方面总结了企业衰落的因素。
制造业企业衰落与企业复苏研究成果相对滞后形成了鲜明的矛盾,表明已有的企业复苏理论难以为企业复苏和成长提供理论解释和驱动力量。根据以往研究,企业衰落被解读为在一个持续的阶段内,组织绩效或资源基础的持续恶化(Trahms等,2013),或者在特定时期内组织资源基础的实质和绝对量的下降(Cameron等,1987;D’aveni,1989)。而失败是指组织绩效因出现失误和问题未达到预期目标的结果(Tucker等,2002)。可见,企业衰落也是一种特殊的失败形态,企业衰落与企业失败存在密切的关系。现有研究表明,失败学习是破解企业失败的重要途径,失败学习有助于促进创新、降低组织失败风险、提高组织可靠性、降低事故发生率、提升企业的适应性、提高组织绩效,避免类似失败的发生(Cannon和Edmondson,2005;Yamakawa等,2013;于晓宇等,2013;Meschi和Métais,2015;庞立君等,2020;唐朝永等,2021)。应用失败学习理论构建制造业企业复苏体系可能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可行路径,让制造业企业能够从失败学习的视角正确认识衰落并有效防止衰落,从衰落中恢复,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