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祭拜

甄不南又问了些当地的风土人情,才将小二打发下去,转头对吕扬武感叹道:“我辈国人,坚韧勇毅,机变轻巧。但能公平、公正以待,自能所向披靡,无所不可......”

“只可惜,大明朝堂上那些穿紫穿红的衮衮诸公们,却被那金银欲望这等外物所迷,以飘没之名,行那贪腐之事,克扣军饷,甚为狠辣,竟超半数?”

“边将则供养心腹家丁,以为臂助,以此获取战功战绩......而普通兵丁便犹如奴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即便去年查抄一批金银,发放军饷,却仅能解一时之困,而无法长久......”

吕扬武摘下面巾,温柔安慰道:“夫君何须忧虑?”

“夫君羽翼未丰,便行正道,铲毒瘤,使民间风气为之一清......夫君还未及冠便有如此作为,已是旁人难及,何苦自艾?”

“待他日,大鹏一日同风起,自能荡清域内,澄清玉宇。”

甄不南吁一口气,点点头,却心知此事难上加难,非有“翻天覆地慨而慷”的大气魄才行。

大明王朝虽日薄西山,但一路行来,鸡鸣犬吠,炊烟袅袅,所过之处百业齐放,百姓生活尚可,还不具备掀天而起的时机。

刚跟吕扬武闲聊几句,小二便带着酒肆掌柜,一同前来上菜。

这掌柜恭谨而立,先谢过贵人登门,蓬荜生辉,而后送上一小坛店中佳酿,才躬身告辞离去。

一行人简单用过午饭,刚准备离店上车上马继续前行。

甄不南却偶然发现,酒肆门口的那几个衙役正在市镇上挨家挨户的收钱,酒肆也不例外。

他招过小二,低声询问缘由。

小二惊愕回复道:“爷,这是交商税啊!”

甄不南微微一愣,又问:“收多少比例?”

“十税一!”

甄不南若有所思,再问:“这大明皓不是写的清楚,三十税一么?而且这税金除了各处官定关卡,并无收取啊?”

“嗨,爷,您是富贵人,有功名在身,自是沿途免税。您可能不清楚,这坐地商税啊,本就是地方上收的......”

甄不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大明朝不是没有商税。

而是商税被地方官收走了,也进了他们自己的口袋,而后又层层上供。

他心中又是一动,何止是商税?矿税何尝不是如此?

万历年间,神宗向各地派出太监开矿收税,可不是与“民”争利么?

只不过这个“民”,不是百姓,而是那些官宦士绅,豪强恶霸……

不说其他,单是盐税,据说新任淮扬巡抚甫一上任,便一年收了二百五十万两银子。

远超之前每年的一百多万两,不到二百万。

而私盐之利超官盐十倍有余。

真是细思极恐啊……

私盐?甄不南脑海中突然浮现这两个字。

若是把私盐之利把控在手,能做多少利国利民之事?

若再加上海运之利,这……大有可为啊!

前世看小说,明末时,大海盗郑芝龙仅仅是售卖“郑”式令旗,一年便能收一千五百万两的白银……

对了,还有一个记载,李自成攻破北平时,收刮了七千万两白银,还有无数的奇珍异宝。

明末清初的晋商八大家,每一家都有几百万两银子,为首的范家,更是家有千万家财……

甄不南陡然振奋,现所缺者,唯武力尔!

一行人在延安府盘桓数日,备好香烛等供奉之物,才前往桥山,黄帝陵。

从延安府出城向北不远,便是子午岭,沿途古柏耸立,郁郁苍苍。

愈是临近黄帝陵,古柏愈多,愈古,犹如虬龙盘结,护卫陵寝。

待到桥山山脚,祭祀庙宇所在,沿途两侧竟有许多戏台、酒楼林立。

派小华上前一探,待其返回诉说,更是让甄不南和吕扬武惊叹。

原来此处因屡有远方文人墨客、富豪商贾前来祭拜,竟然成为一处上好的生意所在。

每处酒楼都提供上山导游引路之人,且并不收取银钱。

而是根据在酒楼内消费不同,或是组团,或是专门陪同。

酒楼席面分成三类:最低曰丙等,乃是散座,与陌生人共餐,随坐随走,有酒有肉,一人二钱银子,但位置不佳,只能听曲,却不能看。

乙等则是单独一桌酒菜,四冷四热,酒只两种:黄酒和烧酒,一桌二两银子,在戏台之旁,或之远,难见正脸。

甲等便是最好,正对戏台近前,听得清,看得明,还能点曲目,八冷八热,美酒佳酿任选,一桌二十两银子……

端是会做生意,而且不是有县城衙役,还有精壮兵丁不断巡逻。

甄不南得知后真是叹为观止,这比前世的旅游业做的还要好吧?

甄不南做主选了一家最大的酒楼,要了一桌甲等酒席。

又定了上房,一个单独的幽静院落。

享用酒食,又听得戏曲,均是围绕黄帝陵的传说故事。

甄不南竟然还听到一折《封神演义》,绝对是紧跟潮流……

次日凌晨,甄不南一行人才在酒楼安排的导游引领下开始爬山。

沿途,这位年纪不大的导游,对黄帝陵的各处景点、古柏树,如数家珍。

轩辕庙中,黄帝手植古柏,披甲柏,保生柏、有汉武帝游朔方郡时祭拜黄帝所遗碑文;

洗印池,传说是黄帝清洗玉玺之所在,烟波飘渺;

黄帝陵寝,庄重肃穆,青石铺路,神道两侧立着高大的人形和各种奇珍异兽的翁仲(古墓两侧石雕像),流淌着岁月的斑驳。

陵寝墓室前,耸立一位骑龙升天的黄帝玉石雕像,细看可见龙周身爬满了各种官员。

神像前则是一个巨大的三足青铜鼎,鼎中烟火缭绕。

甄不南和吕扬武等人,规规矩矩的行叩拜礼,最后恭谨的将手中香烛插入鼎中。

作为炎黄子孙,对黄帝再尊敬也不为过。

敬香礼毕,甄不南带着吕扬武二人在前,小华和小花,丫鬟等人随后,缓步逛着黄帝陵园。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

“丹砂成黄金,飞龙骑入太清家。”

甄不南漫步于古柏林中,随口吟唱李白的诗句,扭头对着身边的吕扬武说道:“自古以来,白日飞升莫过于黄帝!”

“自古相传,御女宫廷玉女三千,功德圆满后,骑龙白日飞升。”

“连黄帝之高官,也都爬上黄龙,一同飞升……”

吕扬武眉眼一瞥,轻笑问:“莫不是夫君也想御女三千?”

“诶……为夫是三千溺水,吾知只取一瓢饮!”

甄不南边走边说:“我是感叹,古之真人飞升,真的是鸡犬俱能升天。”

“若是如此,为夫日后若是有那仙缘,飞升天界,必会拉着娘子一道,共享仙福……”

“娘子?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