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镜,第一次——
刚刚看完汉军整肃的军纪,刘一菲扮演的虞姬满脸严峻,之前大王对于汉军乌合之众的判断全部都是错误的。
这是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军,有着楚军良家子不能比的凶狠。
现在来到一处乡邑,刘邦优待虞姬,并未要求她像其他阶下囚。故而此时,她像与汉军同行的将官,行走至酒肆。
“老伯,生意如何?”
见虞姬生得俊俏如妇人,虽然一身甲胄不像汉军,料想是高门子弟,与众不同,于是耐心回答道,语气中多有恭维。
“沛公入关以后与我等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除去其他所有秦法,从没过过这么好的日子。”
老丈手舞足蹈,感受得到绝非虚言。
虞姬的面色黯然,心中更是复杂,勉强点头听他继续说道。
“沛公还率军为父老除害,只要不犯法的人,都能安生过上好日子!沛公说了:他会还军霸上,等其他诸侯到来约束他们。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天的场面:秦人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可沛公又拒让不受,人人喜悦,甚至害怕沛公不为秦王,不为天下王!”
情到深处,老泪纵横,甚至抓着虞姬的手,诉说衷肠。
她能感受到老人手中的温度,是天下苍生内心想法的投影。
人心思定。
而秦朝并没有把这一点小小的夙愿,惠及每一个老百姓身上。
强大而不可逆转的民意化作天命,在刘邦项羽二人中做出选择。
“好,过!”
刘稚大喊,其实他们的演技还不如那个演小摊贩的老大爷,但都是角,得捧着。
“特别好,这一段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其实我和大家一样,对于那段历史一知半解,但是哪怕不完全符合史实,用合乎逻辑的方式去诠释出来,是我们电影人的责任。”
责任就责任吧,一样,一知半解?
骗鬼去吧,演员们都不信,觉得刘稚一定是穿越过来的,不然不会这么懂,姓刘就是证据。
这段剧情是一定要的,对虞姬这个角色来说是一个关键转折。
在此之前,她更像是一个项羽的依附、附属品,或者说是他的形象补充、性转。
而从此以后,她诞生出了独立思考,包括刘邦在内。
三个人的思想,王道、霸道、天下苍生。
不说谁高谁低,电影只想引起观众思考、讨论,谁的心中更有慈悲和智谋。
这个场景拍摄结束,众人赶到了真正最重要的场景,也是点题的剧情核心——鸿门宴情节的拍摄地。
坐在大巴车上,刘稚表情严肃,拍摄越久,历史的厚重感越是压在他肩头,压得喘不过气。
他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想法,不能原原本本完完整整地传达给观众。
更怕传达了不能被他们接受。
算了,不去想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他抬头,看见刘一菲伸长脖子,回头关切地看着他。
刘稚坐直,伸手用力从肩膀斜向下滑动,示意她系紧安全带,乖乖坐好。
等看不见她,才又转头望向窗外。
至少,现在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很快,车窗里的小黑点,逐渐显露出营帐的模样。
但是越近,刘稚的眉头皱得越紧。
下车,他不管不顾地快步走向所谓的营帐,几次深呼吸控制住自己想要大发雷霆的冲动,还是忍不住怒吼。
“谁把营帐外观设计成蒙古包的!”
面前本来应该出现的秦汉军营,神奇地拥有了宋元蒙古包的造型,近似半球的穹顶,上部像天窗一样的平面为圆形,空间呈筒锥形,使用最少的建筑材料,获得最大的居住面积,并且具有很好的抗风功能。
“辛智明呢?”
看着后下车奔跑过来的后勤组工作人员,竟然不是自己的执行导演,便开口问道。来人诚惶诚恐地回答。
“老辛正在里面准备。”
刘稚掀开帘走进去,就看到辛智明身上不舍得脱的导演服已经被他摔在地上,他指着工作人员恨铁不成钢。
“都拍了大半个月,你们还不明白刘导的脾气是吧,今天哪怕你们只摆一个骨架,说你们赶不出来,后期补拍,导演都不会怪你们。结果你们弄这么一坨,不是糊弄我,也不是糊弄导演,是糊弄你们自己。所以,你们不想滚蛋就自己去解释,别让我背黑锅。”
刘稚摇摇头,走到他身后,揽着辛智明的肩膀道。
“老辛,这应该不会是演给我看的吧。”
从辛智明被吓得身体蜷缩的肢体动作看来,应该不是。
“导演,你来了,他们真尽力...”
“好,好,不用再说,像你说的,后期补拍就行,现在的关键是把下面的重头戏拍好。”
经过这么一折腾,人员设备都已到位。
索性拆去毛毡,让自然光进入营帐之中。
第三镜,第一次——
场务还没开始打板,刘稚已经伸手叫停。
他早已换上项羽的服饰,化好妆。端坐在监视器后面,严肃的样子,给人一种错觉。
“从现在开始,因为我们是现场收音,所以最好只有机器的声音,方便后期处理。现在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呼吸沉重的去畅通一下鼻子,心情激动的呢,去平复一下。情绪是要让观众有的,不是我们有,我们拍摄时候要时刻保持理智。开始!”
片刻之后,拍摄继续。
刘邦身后跟着百余骑来到鸿门,请见项王。
刘邦更特意为虞姬,配上一匹汉初都凑不成驷的白马,他心里清楚得很,这个女人就是项羽的半壁江山。
直至营前,下马,可还没等冯少峰走入军帐,刘稚又大声喊停。
“为什么,脚步这么乱?没听说过亦步亦趋嘛,颜回什么事都仿效孔子,老师慢走,他也慢步,老师急走,他也急走,老师快跑,他也快跑。你们同样是顶级谋士,开国功臣,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数倍兵力于你们的强敌,你们怎么能自乱阵脚呢。如果不够齐,就给我把脚步声压下去,不要发出来!”
刘邦那一派的全体演员,萧何、张良、樊哙,真像被项羽吓到一样,愣在原地,不知道该进还是退。
到了关键时刻,刘稚承受的压力远比这些演员要多。所以,“给我”这种话,也第一次从他口中说出。
“别急,别急,我们再来一次。”
不止是对演员说,更是对他自己说。
第一部电影,刘稚看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