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 弟子规(品读经典)
- (清)李毓秀 贾存仁著 王正刚编译
- 984字
- 2024-12-18 17:54:36
译文
父母的教导要恭恭敬敬地听,如果父母责备我们,我们要虚心接受批评。
孟母教子
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儒,人称“亚圣”,也就是说他是仅次于孔圣人的人。孟子能有如此的成就,离不开从小孟母对他的精心培养,孟子也什么都听从母亲的教导,虚心接受批评,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才学。
还在孟子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孟母为了安心把孟子培养成人,就一直守节没有改嫁。当时他们住在父亲墓地旁边守墓,孟子就常常和邻居的小孩一起模仿着大人们跪拜、哭号的样子,玩办理丧事、祭祀这方面的游戏。孟母看到后很不高兴地皱着眉头说:“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种环境里!”后来孟母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上去,旁边是一个杀猪宰牛的屠宰场。结果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常常在一起学起大家做生意讨价还价和杀猪宰牛的事。孟母知道后,又皱着眉头说:“不行啊!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孟母带着孟子又搬家了,搬到了一所学校附近。孟子就和邻居小朋友一起常常玩行礼跪拜、礼貌待人等方面的游戏,慢慢地孟子学到了许多知识。孟母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个地方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孟子年少时,有一次看到邻居家过年杀猪,孟子回家就问他的母亲:“邻居家为什么要杀猪?”孟母就随口说:“他看你从小就很听妈妈的话,想要给你吃肉呢!”才说完孟母就后悔了,心里想:“想当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坐席子没有摆正我不坐,切肉时切得乱七八糟我不吃,这都是从小对他的胎教啊。可现在他开始懂事了,而我却随口敷衍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孟母赶紧跑去邻居家,买了猪肉给孟子吃。
孟子开始上学读书时,有一点吊儿郎当,不怎么用功。有一天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坐在机前织布。她问儿子:“前几天学的《论语》里的篇章,今天会背诵了吗?”孟子回答说:“早就会背了。”孟母很高兴,就要求孟子背给他听听。孟子张口就背,可由于学习不专心,翻来覆去地只会背诵这么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母看孟子学习不扎实,很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自己正在织的那匹布剪碎了。孟子吃惊地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孟母说:“学习就像织布一样。今天织一些,明天织一些,天长日久,才能织好一匹布。每天坚持学习,认真复习,学问才能有所长进。像你这样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学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什么时候才能学有所成啊!”孟子听后大为警醒,从此发奋学习,数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了儒家学说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