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个数据点

清晨六点十七分,上海。

灰色的雾笼罩着YP区的老旧里弄,街道静谧得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张明远站在案发现场,目光如同一台不知疲倦的扫描仪,从地板到天花板,一寸寸地勘测每个细微角落。

42岁的王海,某科技公司中层管理者。死亡时间推定在昨晚23:00至次日01:00之间。尸体呈仰卧姿势,双手自然放置,颈部动脉破损,死亡过程迅速而精准。

“这是第三起了。“站在一旁的法医李明低声说。

张明远没有立即回应。他的目光依然在房间里游移,仿佛在捕捉某些肉眼无法察觉的细节。三角形的房间,白色乳胶漆墙面,书桌上整齐摆放的文件,电脑主机开机但屏幕已经黑掉。

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什么?

“现场勘查报告。“李明将一份厚厚的文件递给张明远。

张明远接过文件,目光在纸页上流转。受害人背景调查、尸检报告、现场痕迹分析——所有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此刻在他眼中开始编织出一个若隐若现的轮廓。

三起案件,三个不同的受害人,唯一的共同点是:男性,35-45岁,都在城市中心区域工作,都属于中等收入阶层。

这绝非偶然。

在张明远的职业生涯中,他见过太多看似随机实则暗藏逻辑的犯罪。作为刑警系统最资深的犯罪心理分析专家,他深知,每一起犯罪背后都藏着一个系统,一个或许扭曲但必然存在逻辑的系统。

这一次会是什么?

张明远合上报告,抬头环顾案发现场。李明已经开始组织法医团队进行详细的取证工作。房间内井然有序,没有明显的挣扎痕迹,这意味着作案者要么是受害人熟悉的人,要么具备极高的专业作案能力。

“李明,“张明远开口,“帮我调取前两起案件的详细资料。“

李明点头,“已经在准备了。三起案件的相似性很高,但又不完全相同。“

张明远在心里迅速梳理着已知信息。第一起案件是上月15日,受害人李强,一家中型广告公司的策划总监。第二起案件在上月27日,受害人陈宇,某金融公司的风控经理。现在是这个月的8日,王海成为第三个受害者。

时间间隔看似随机,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另有深意。

回到刑警支队办公室,张明远开始系统性地梳理三起案件的细节。墙上的大型综合分析板已经被各种线索和推测填满。照片、时间线、背景资料,被红线和蓝线交错连接。

他的助手小王端来一杯咖啡,“头,这些案件真的有联系吗?“

“有。“张明远笃定地说,“不是巧合,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系统。“

案件档案显示,三个受害人看似毫无关联,但张明远注意到一个细节——他们都参与过某些社会调研或学术项目。李强曾为一个城市人口流动研究项目撰写过报告;陈宇参与过金融风险评估课题;王海则是一个科技创新项目的中期评估员。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职业细节,在张明远眼中正逐渐勾勒出一个隐藏的轮廓。

“谁在进行这个实验?“他低声自语。

案件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更为复杂的逻辑。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连环杀人,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基于某种特定假设的社会实验。

夜幕降临,办公室只剩下张明远一人。墙上的分析板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诡异。他知道,真相就藏在这些看似杂乱的线索中,只等着被一一还原。

对手是谁?动机是什么?这个犯罪者究竟想要证明什么?

张明远点燃一支烟,目光如利刃,穿透了面前的黑暗。

这场理性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他回忆起几个月前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上提到过一种“社会行为预测”的学说。是否有人试图通过对特定人群的极端行为进行测试,以验证此类理论的可行性?这种想法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随着夜色加深,办公室里只剩下电脑屏幕的微光。张明远没有察觉到自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一直到助手小王再次推门而入。

“头,您的推理很有道理,“小王说道,“我们发现,这三个人确实在同一个社交平台上有所接触,虽然并非密切互动,但可以算作一种联系。“

张明远微微颔首,对他的推测似乎更加确信。他们之间一定有什么未被察觉的关联,将他们引向同一个命运。

小王的话仿佛一枚火星,在张明远的脑海中引燃了新的灵感。他迅速走到那块填满线索的分析板前,细致对比着照片和信息。

三名受害人的生活轨迹逐渐被还原。他们的生活非常规律,每天的活动基本上都在一定区域和特定圈子内进行,而这些圈子似乎并无明显交集。但通过社交平台这一隐形纽带,这些线索却连接得十分紧密。

“每个人都在这些平台群组中提及过某一个模糊的话题,”小王继续说道,“虽然内容各异,但都围绕着同一主题:‘极端社会实验’。”

“极端社会实验……”张明远重复着这个关键词。对犯罪心理进行多年研究的他深知,这样的主题绝非普通人热衷探讨的范畴,而是某类专业人士或者极端爱好者才感兴趣的领域。

“受害人都有多少对这种话题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张明远询问。

“根据我们追踪的账号活动,他们都曾在一个名为‘未来之镜’的私密群组中进行过深度讨论。该群组由某个神秘的管理员运营,成员之间多使用代号交流。”小王解释道。

张明远眉头微皱,这个所谓的‘未来之镜’显然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讨论群。很可能,这里承载着某种隐秘而危险的思想或者计划。

“尝试联系这个群组的其他成员,看能否找到愿意合作的告密者。同时,追踪这个管理员的IP及其他网络活动,务必找到其真实身份。”张明远下达了两个重要指令。

经过一夜无眠的工作,张明远透过办公室的窗户望去,初晨的曙光已经隐隐透过雾霭,穿过这座城市的天际线。他轻叹一声,随手拿起桌上的咖啡啜饮,但冰冷的触感令他打了个寒颤。

“张队,你应该稍微休息一下。”小王建议道,“我们已经安排好技术team追踪工作,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待。”

“还有一个地方我需要亲自去看一看。”张明远放下咖啡,披上外套,决心亲自探访陈宇生前常去的一家书店。这是一个他在资料中偶然发现的细节,或许能在其中找到某些隐藏的联系。

书店坐落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巷中,外观简单质朴。推门而入的瞬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书香气,种类繁多的书籍按主题整齐排列,唯独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陈列着一本吸引了张明远目光的书:《社会实验:推动人类极限的边界》。

书店的老板是个中年男子,戴着厚重的眼镜,正在埋头整理一摞新书。张明远从书架间走过,试探性地与他攀谈。

“早上好,这本书最近有很多人买么?”张明远将手中书晃了晃。

老板抬头瞥了一眼,微微一笑:“这本书虽然学术性强,但圈子里不少人喜欢,会定期过来讨论和交流。您也是对这类研究感兴趣吧?”

“一点点,”张明远从容地说,“最近我有朋友提到一些关于极端社会实验的话题,不知道有没有相关沙龙或者聚会?”

老板迟疑了一下,低声说:“其实,参加这些活动的基本上是几个固定客人,他们常在周末聚集在店里的咖啡角,讨论的都非常深入。”

张明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找到了这条线索的入口。

“多谢您的信息。”他点了点头,买下那本书,决定在周末的聚会中再深入调查。

回到局里的路上,张明远脑海中仍然盘旋着那个神秘的“未来之镜”群组以及书店的暗藏交流,隐约之间,他似乎嗅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斗争。

张明远在回局里的路上思索着如何最大化利用周末的机会。书店中的那句“固定客人”和“深入讨论”提示着那里可能隐藏着关键线索。为了阻止更多的悲剧发生,他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

回到办公室,张明远开始研究那本书《社会实验:推动人类极限的边界》。这本书不仅仅是学术研究,在前言中作者指出“一切社会行为都可以被设计并且预测,极端情况下的人类行为尤为值得研究,这是通向未来社会稳定的关键。”这些话令他警觉,这种理论很可能被扭曲,用以支撑罪犯的逻辑。

他将书中几个标注着“重要”的段落摘抄下来,尤其是其中一个关于实验伦理和界限的讨论,这或许能揭示一些犯罪者的动机。

周五晚上,张明远去了书店。他低调地坐在咖啡角,假装随意地翻阅买来的书。夜幕逐渐降临,几位客人一如掌柜所言,默契地坐在了一起,这些人中年龄不一但共通点显著:都对所谓的“预测模型”兴趣盎然。

他们轻声地交谈着,无法听清的词句仿佛混杂着某种学术术语,让张明远相信,这里确实聚集了和受害者类似的人。在场的一名年轻女子格外引起他的注意,她举止之间流露出的极强逻辑性和冷静态度,与其他人相比,显得尤为突出。

沟通结束后,年轻女子独自一人坐在角落,开始专心致志地用电脑进行数据录入。张明远意识到这是一个接触的机会,他准确把握时机,悄然上前。

“抱歉打扰,我注意到你刚才提到了关于社会行为预测的模型,有兴趣一起讨论吗?”张明远开门见山,希望能引发对方的兴趣。

女子抬头,对他上下打量一番,回应道:“当然可以。能遇到同道中人不多见。”

张明远笑了笑,自我介绍为对行为科学有研究的爱好者,并自然地切入话题:“我最近一直思考,将极端条件作为实验对象,是否能更准确预测人的行为?”

她显然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原本淡漠的脸上泛起一丝兴奋:“这正是人性最有趣的部分,也是未来之镜这个群组创建的初衷。我们相信,通过数据模拟和实验,可以揭示社会运作的本质。”

张明远故作思考状:“未来之镜,我好像在哪听过。你们会在公开场合分享这些研究吗?”

女子微微摇头:“我们的研究需要在小范围内探讨,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讨论的深度。不过……”她略显犹豫,然后道出一句令张明远心中一震的话:“群里最近一直有人说,他们要做些‘更大、更真实’的实验。”

捕捉到关键信息,张明远尽量让自己保持自然姿态,“更大更真实,听上去很激动人心。”

“是的,不过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她低声说,“有些人认为那太过激进,会影响到实际生活中的人。”

张明远意识到,这很可能指的就是那些受害者所经历的“实验”。他需要更多明确的证据,将这条线索继续推进下去。

他们的对话被一声清脆的手机铃声打断,女子匆匆看了一眼屏幕,向张明远微笑致歉,便收拾好电脑准备离开。

张明远不动声色地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并装作无意中提示女子,“若有更新的讨论,希望能让我参与一下。”

她点头答应,留下信息后离开了。

回到自己的住处,张明远将这些新的线索一一记录下,意识到整个案件背后,或许正是由于这样一个秘密群体对理论的激进解读,开启了一场真实世界的实验。

第二天,张明远便将新的进展报告给了上级,要求对“未来之镜”群组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网络监控。

随着调查的深入,另一条线索渐渐清晰。那些参与者将受害者行为特征作为实验模型,将其置入极端背景,制造出的行为反应被视为某种成功的“数据收集”。

然而,这样的成功建立在受害人的真正痛苦之上。张明远确信,他必须联手其他部门,彻底摧毁这个带来痛苦与危险的试验机制。

回忆再度浮现,那是三年前,他未能及时阻止的心理测试走火入魔的案例,也是在那时,张明远意识到了自己对警察职业的新使命。

这次,他不容许再有失误。

随着调查的深入,张明远发现“未来之镜“群组的复杂性远超他最初的预期。这个看似学术性的小圈子,实际上是一个由多个领域精英组成的隐秘网络。他们来自心理学、社会学、数据分析等不同专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极端追求:通过特定的“社会实验“来验证人性的极限。

在与那位年轻女子——她自我介绍名叫李诗雨的多次接触中,张明远逐渐了解到更多细节。李诗雨是一名博士后研究员,专注于社会行为预测模型。她对张明远说:“我们正在尝试建立一个能够预测人类极端行为的数学模型。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太过局限。“

“所以你们选择了用真实的人命来做实验?“张明远冷静地反问。

李诗雨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反问:“你能想象完全理性的人性预测系统会是什么样子吗?“

这个问题悬在空中,像一把未出鞘的利剑。张明远意识到,这群人不仅仅是在进行学术研究,他们更像是一群被理性蒙蔽了感性的疯子。

通过技术部门的协助,张明远获得了“未来之镜“群组的部分聊天记录。这些记录显示,群组成员对于“实验“有着近乎变态的讨论。他们将受害者视为“数据点“,将每一次犯罪视为“模型验证“。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些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讨论,他们开始付诸实践。王海、李强、陈宇的死亡,都是他们精心设计的“实验“。

“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数据。“群组某位代号为“逻辑0“的成员写道,“每一个受害者都是我们理性探索的关键。“

张明远的心里升起一股寒意。这些人将人命等同于实验数据,他们的理性已经完全丧失了基本的人性底线。

李诗雨似乎察觉到了张明远的调查深入程度。在一次咖啡馆的偶遇中,她主动提起:“你已经知道了很多,对吗?“

“我需要知道全部。“张明远直视她的眼睛。

“全部?“李诗雨轻笑,“这个实验的全貌远比你想象的复杂。我们只是一个更大系统的一部分。“

这句话像一个谜题,激发了张明远更强的好奇心。他敏锐地意识到,“未来之镜“可能只是一个更大阴谋的冰山一角。

技术部门同时传来消息:他们成功追踪到群组的一个服务器节点,位于市郊一个废弃的通讯基站附近。这个地方需要立即勘察。

张明远召集了特别行动小组,准备对这个秘密据点进行突击。然而,就在行动前夜,一个匿名信息悄然传来:

“你越接近真相,就越会发现自己也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

信息后面是一组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心理学符号。

这场理性的狩猎,正在悄然改变所有参与者的命运。张明远知道,真相就在眼前,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危险正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