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带一路”贯穿亚非欧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为产业投资带来难得机会。“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完善交通路网,加快互联网、通信等领域建设,实现国际信息高速公路畅通;加快跨国的输电、输油、输气等能源运输设施建设,贯通能源大通道。“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充分发掘区域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为各国创造需求与就业,增强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各国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让各国人民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日益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热土,2013年,中国境内投资者非金融类对外投资901.7亿美元,2017年,投资总额达到1 200.8亿美元,同比上涨33.2%(见图0-1),中国境内投资者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143.6亿美元,同比下降1.2%,投资金额占总额的12%,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3.5个百分点,主要投向新加坡、老挝、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柬埔寨、俄罗斯、阿联酋和越南等国家。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历时4年,“一带一路”倡议从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实,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合作中走向成熟。如今,“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关键时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对我国纾解过剩产能、升级产业结构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带来了重大挑战。中国大多数企业存续时间较短,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较弱,国际市场、地缘政治变幻莫测,霸权国家贸易独裁时有发生,重要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发达国家,国家能力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有限,等等,都表明我国产业发展尚不成熟,还未曾经历市场的打磨。企业要对外投资,管控风险尤为重要,特别是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如何有效应对上述挑战是每一位投资者需要预先考虑的问题。同时,针对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风险预案,是企业进行相关产业投资之前的必备工作。

图0-1 2013年以来中国境内投资者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

2017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意见》,明确限制了对房地产、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酒店等境外投资,明确指出重点推进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周边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境外投资。同时,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陆续推出企业对外投资的监管文件,一方面鼓励境内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另一方面防范企业对外投资风险,促进对外投资持续健康发展。

本书旨在利用大数据技术研究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国家产业投资。之于政府,一方面,从宏观层面了解企业产业投资需求,合理、有效地调整产业调控政策;另一方面,根据产业需求及相关统计数据预测、管控风险。之于企业,通过对互联网数据的整体把握,一方面,了解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产业投资机遇;另一方面,从宏观层面把握政策着力点、实施效果,提高企业产业投资效益,降低对外投资风险。

本书将分十四章研究“一带一路”国家营商环境与产业投资:第一章阐述我国对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的支持情况;第二章利用互联网数据,从产业投资分布情况、区域内的主要关注产业两方面分别对区域产业投资特点进行说明;第三章结合第二章结论对重点产业进行筛选,并对其细分产业的投资情况进行具体说明;第四章利用统计数据与互联网文本数据,构建营商指数,量化评估各国营商环境;第五章至第十四章,分区域阐述各国营商环境;最后为附录,包括正文部分用到的资料、原始数据、过程数据、政策文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