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评价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对文化软实力从概念、内涵、意义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或逻辑推演的文献不在少数,[8]但是仅有少量学者通过量化分析来评价文化软实力,还有些学者对运用定量方法研究文化软实力存在一定的质疑。如王京滨认为,文化软实力很难用某个或数个指标进行量化,受主观意识的影响,其效果有很强的不确定性。[9]再如杨胜群:“文化软实力是指反映一个国家创造力、影响力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很多难以物化、指标化,甚至是不能市场化的。”[10]然而,为响应文化强国的战略需求,使用定量方法实现对文化软实力的科学评价与测度,是深化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现实需要,[11]因此不少学者开始尝试使用定量方法对文化软实力进行评价和分析。

杨新洪设计了由实物指标、价值指标、相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涵盖了文化产业产出、文化产业投入、文化事业建设、科技人才等具体指标,构建了文化软实力硬指标主体方阵的统计评价模型。[12]熊正德和郭荣凤从文化知识生产力、文化价值吸引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文化体制引导力四个方面构建了文化软实力的指标体系,从四力内涵出发选取了33个具有代表性的三级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我国31个省(区、市)的文化软实力水平。[13]周国富和吴丹丹从文化传统、文化素质、文化吸引、文化活动、文化体制及政策五个维度,采取功效系数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我国31个省(区、市)的文化软实力水平。[14]罗能生等评价了区域文化软实力,将指标体系分为指标层、准则层、目标层三个层次,并从文化传播力、文化影响力、文化保障力、文化生产力、文化创新力和文化核心力六个维度设置了31个二级评估指标,在单因子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加权算术平均法综合评价了我国各省份的文化软实力水平。[15]

因此,本章将基于系统性、现实性、有限性和数据可得性原则,充分考虑内蒙古特点,从最为基础的文化保障力、文化参与力、文化创新力和文化吸引力四个方面选取核心指标,构建内蒙古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1)。

表1-1 内蒙古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

文化保障力,体现一个地区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体现了对人民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力度,一般包括文化体制保障、文化财政投入、基本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

文化参与力,是构成一个地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主要体现为公众参与的各项文化活动,不仅能给人以认同感、归属感,而且能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公众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一般包括公众对各项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诸如参加图书馆培训、讲座,参观图书馆展览、博物馆等。

文化创新力,主要包含一个地区文化产业营业额、文化产品总量、专利数等指标,展现了一个地区挖掘文化价值和转换文化成果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一般包括文化品牌、文艺创作和文化市场等能够展现文化创新的内容。

文化吸引力,主要体现一个地区对其他地区的吸引能力,包括旅游收入、文物数量等能够展现良好文化风尚、文化涵养、文化资源的指标,一般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