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23)
- 张京成主编
- 5188字
- 2024-12-24 17:25:54
(二)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中国实践
挖掘文化内涵,用好文化资源,深化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和灵魂,产业兴旺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要大力加强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就需要在城乡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深入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效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实现由特色资源向优势产业的创造性转化,也可以通过合理引入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和有机更新。乡村文化建设需要以精神文明的丰富带动产业发展,进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和推动农民的全面发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含义不仅包含产业层面对乡村振兴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带动作用,同时也包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文明风尚、村民道德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共同赋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特色文化产业、文化和旅游融合八大领域,明晰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建立会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机制、加强项目建设和金融支持、统筹规划发展和资源保护利用的四项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2023年初,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决定联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并制定《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明确2022—2025年,遴选两批试点县(市、区),每批试点周期3年。推动《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在试点地区率先落地,在工作体制机制、发展举措、产业导入、政策保障等方面先行先试,促进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并在全国推广,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鼓励各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相关要求,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特色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落建设。
1.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培育的新产业新业态。明确提出: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2018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提出“推动县级政府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2018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充分利用农村土地、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等资源,开发建设乡村民宿、养老等项目”。文件提出,各地应将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统筹安排。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各地按照相关规定,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资源,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充分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按照规划要求和用地标准,改造或建设乡村旅游接待和活动场所。支持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再利用、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乡村旅游。
点状供地是一种新出台的土地获取方式,是指在一大块土地上,散点或带状供给建设用地,其他周边土地可以通过租赁方式来获取。乡村旅游项目出于环境和景观营造的考虑,旅游设施往往小而分散,而传统整片式供地方式由于项目占地较大,用地多,容率低,政府供地紧张,以及农转用、占补平衡指标等问题,使得项目难以落地。如果套用城市建设的成片用地方式,一则浪费,二则成本高,而用点状供地更符合实情。点状供地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乡村旅游项目用地的难题,促进了乡村发展。目前,除海南省、浙江省、广东省、吉林省外,安徽省、重庆市、四川省部分地区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点状供地”模式的落地执行。例如,广东出台的政策明确提出: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依规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和宅基地,改造建设民宿、创客空间等场所,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不超过5%)用于零星分散单独选址的乡村旅游设施建设,对乡村旅游项目中属于新产业新业态的用地,以及符合精准扶贫等政策要求的民生用地所需指标,可从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中统筹解决。在政策支持的背景下不少地区已突破性采取“点状供地”方式为休闲旅游项目落地谋出路,造就了杭州莫干山裸心堡、宁波九龙湖度假村、重庆归原小镇等一批优秀的旅游休闲项目。
在解决产业用地的同时,乡村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得乡村旅游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例如“鸟塘经济”已经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乡村地区依托本地野生鸟类资源,建设观鸟基地,同时培训村民为前来观鸟的游客提供交通、食宿、向导等服务,逐步形成以观鸟为主,吃、喝、玩、游、乐、购等为辅的休闲生态旅游产业,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通过提高当地村民的环保意识带动村民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绿色与发展的统一。
2.创意农业
在经历了以生产要素与投资为动力的两大经济发展阶段后,社会正在走向以创意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全球范围内的创意产业发展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创意产业在国外已风起云涌,繁盛多年,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面临无数的契机,具有广阔的前景。创意农业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创意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新兴发展方式,具有高融合性、高文化度、高附加值、高集群化和效益综合化等特征,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空间。创意农业以对农业各要素的组合创新为动力,延伸农村生产、生活的价值链,实现了农业发展理念从线性创新到综合创新的转变,这正契合我国提出的国家创新战略的需求,拓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道路。
创意农业的提出,催生了大量的特色农业、景观农业、科技农业、都市农业等新型产业形态,因其优良的社会效益,吸引了大批企业和投资商。传统农业的“低劣形象”逐步转变,“创意、时尚、休闲、生态”成为新时代农业的特色标签。正因创意农业融入了文化艺术、科技元素,把传统开发与文化开发结合起来,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与附加值,将传统的农业产品通过“创意”工具,转化为更具审美价值形态、健康生态理念、文化创造内涵的全新农产品,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有了显著的提升,这是传统农业生产所无法比拟的。
创意农业通过特色农业开发、农业景观设计、农业休闲旅游、农村基础设施跟进建设等一系列创新,提高了农业的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升了农民的文化水平,改善了农村环境,创造了农民“居家就业”的新型就业形式,并最终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形态、生活形态的结构变迁,改变农村的生产力布局和城乡生活格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保障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可持续性与落地性。例如在北京平谷,依托桃种植、桃加工、桃文化,从桃子开花到结果,从果实食用到桃树废弃物利用,贯穿了桃产业发展的整个链条,开发形成了“两节两品三养生”的系列产品,成为消费者心中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平谷鲜桃”区域农业品牌。为了打好“桃花牌”,从1999年开始,平谷区便设立桃花节,经过10年的经营,县域小节事成长为中国十大地方节庆之一。在具体节事上,桃花节集文娱、体育、会展等多元化内容于一体,关联文化、旅游、体育等多个产业。在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桃)的基础上,着手开发桃文化。自2004年以来,平谷区大华山镇泉水峪胜泉康汇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通过刻模、贴字等技术手段,已经成功开发出“生日”“贺寿”“喜庆”“寿星”“十二生肖”等晒字桃、异型桃系列产品,鲜桃图案丰富,寓意深刻,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调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农业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技术体系和独特的农业生态景观。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稳步增加,涉及的农业品类不断丰富,生态类型更加多样,区域和民族分布持续优化,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多项特色传统农业系统纳入保护范围,更为全面地展示了我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优秀农耕文化。我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项目,不仅存在丰富多样的物种基因,而且拥有秀美的农牧业景观,对于推动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治理环境突出问题、提升遗产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建设美丽田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人文社会价值。在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中,要注意发挥好、利用好农业文化遗产的潜力资源。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需要汲取农业文化遗产精髓,需要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进而创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农业文化遗产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围绕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掘遗产地的生物、生态、文化与景观资源优势,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发挥优势,可以形成既有市场竞争力又能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紧紧抓住“全球环境500佳”“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两个金字招牌,做大做强小米产业,就是一个成功案例。文化振兴方面,应当本着扬弃的态度,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使乡村社会朝着乡邻和睦、乡风文明的方向发展。同时,利用丰厚的文化资源促进多功能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同步发展。例如“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同时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遗产地种植的哈尼族传统品种“元阳红米”,历来很少发生水稻病害。这个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经过深入探索,科学家们发现元阳红米含有独特稻瘟病抗性基因。在这组基因作用下,元阳红米才能抵抗住稻瘟菌的侵袭而不发病或很少发病。由哈尼梯田种植衍生出的科学成果有望使世界各地的人们从中受益。利用水稻自身的抗病基因来培育新品种,水稻就不必施用农药,减少发生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的问题。此外,通过对“元阳红米”品种内生性抗病基因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探索作物的抗虫基因、抗寒基因、香味基因、高蛋白基因等。
4.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国家层面初步布局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八个重点领域,分别是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文旅融合和节庆会展等其他文化产业业态,在不同领域的具体举措中都倡导将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与乡村文化资源禀赋相融合。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成为大多数乡村践行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首要选择,以非遗项目为核心的节庆展演、工作坊、特色旅游运作模式已经较为成熟。针对全领域的文化产业布局,既要集中力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发展路径。除了要依靠传统的地方精英、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文旅企业,现阶段各地正在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借鉴科技特派员模式,以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库,河南、江西等地已经率先行动。以文化产业特派员为典型代表的创新人才,将致力于积极引导城市资源与乡村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基于乡土文化资源特点提出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振兴方案,并将其融入镇乡整体规划方案。例如福建永定以2万多座土楼闻名于世。2017年以来,福建永定实施“文化进土楼”工程,按照“一楼一景致、一楼一特色、一楼一主题”的理念,改建了建筑文化展示馆、客家家训馆、民间绝艺馆等多处保护传承场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非遗传承。与此同时,开展非遗旅游活动,使游客深度了解、体验、学习非遗文化。除永定土楼建筑是世界文化遗产外,永定还拥有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永定万应茶制作工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永定客家山歌、永定土楼楹联省级非遗项目2个以及永定客家家训文化等市级非遗项目38个,是客家耕读传家文化的集中展示区,也是客家人生活的体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