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王一鸣 刘向东等
- 1749字
- 2024-12-25 17:52:34
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重点和路径选择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进入全面拓展阶段。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预期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10%,数字化转型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明确未来一个时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重点和路径选择。
(一)推进龙头企业引领的“链式”数字化转型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迈向全面扩展期。要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打造一体化数字平台,强化全业务、全环节、全流程数据贯通和业务协同,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率。鼓励和支持链主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开放数字化资源和能力,带动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融入数字化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推进大中小企业协同的“链式”数字化转型。加快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兴融合型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和智能化变革,加快构建智能制造生态。力争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化。
(二)突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也是必须突破的关键点。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多重困难,主要表现为:前期设备更新和生产流程再造的投入高,不愿转;涉及商业秘密的数据安全难以保障,不敢转;企业缺乏信息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不会转。因此,要通过培育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专业服务商,推广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解决“不愿转”的问题;健全完善数据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中小企业数据资产权益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数据安全,解决“不敢转”的问题;加强对中小企业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为中小企业培育一批既懂生产工艺又熟悉信息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解决“不会转”的问题。
(三)推进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向纵深拓展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建设覆盖制造业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平台、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特色性平台,以及面向特定技术和场景的专业性平台。推广“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以5G为工业互联网赋能,以工业互联网拓展5G的应用场景,形成工业互联网与5G网络建设的良性互动。围绕汽车、钢铁、装备制造、水泥、石化、化工、电子信息、医药等领域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促进行业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加快建设面向重点行业产业集群、园区基地的行业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四)培育智能制造的新模式新业态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方向。推动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要培育工业级的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船舶、无人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型智能产品,拓展数字化转型场景。深入挖掘工业数据要素资源,发展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同时,加快生产制造全过程的数字化改造,推动智能制造单位、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实现全要素、全环节的动态感知、互联互通、数据集成和智能管控。
(五)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
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基础设施,协同推进千兆光纤网络、IPv6和5G网络建设,加快布局卫星通信网络等新型网络,推动5G商用和规模化应用,前瞻布局6G技术研发。加快推进一体化工业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数网、数云、云边协同发展,促进基础设施集群化、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化升级,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设施服务能力。持续完善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筑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在传统基建中,政府往往是主要投资方,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在新基建中,要鼓励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以更好对接市场需求,提高投资效率和技术先进性,形成政府与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