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2 看孩子的视角不同,我们的解读各不相同

看问题的三个基本视角

2018年年初,我带着女儿和一个她很喜欢的氦气球(放于后备箱),开车前行了20多公里,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这一路上她不停地问我:“妈妈,还有多久能到?”我能够感受到她非常期待下车以后可以好好地“摆弄”一下这个可以飘浮的气球。可谁知到达目的地后,我刚按下后备箱开启键,后备箱还没有完全打开的时候,就由于冷热空气对流,导致气球瞬间爆炸了!

当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感觉心脏突然收紧了一下,我很难过,也替女儿感觉到委屈。盼望了一路,还没有好好地玩一下就爆了,她肯定难受极了。但现场真实的画面是——女儿盯着气球爆炸后的“残骸”突然咯咯咯地笑了:“老妈,原来气球真的可以当鞭炮放,下次我们可以玩一个‘踩气球,放鞭炮’的游戏!”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在用“我认为”代入她的真实情绪。

故事还没有结束。接下来,我把“气球的故事”面对面地分享给了身边的刘老师和邓老师。

刘老师的胆子比较小,当我讲到气球炸了的时候,她一下子就紧张了:“孩子是不是吓着了?气球爆炸的声音是非常刺耳的!”而邓老师呢,由于她是比较粗线条的人,所以在我讲完故事之后,她觉得这就是小事一桩,下次她可以帮忙再带回来一个氦气球。

通过这个故事,大家能不能体会到什么叫作“一人一世界”?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会同时具备“三个视角”。

第一视角:当事人的真实感受。

第二视角:参与互动者的看法或想法,以及认为当事人抱有的看法或想法。

第三视角:没有参与互动的评论者或评判者的视角。局外人(第三方)对事件的态度以及对当事人的看法。

在上述案例中,孩子是教育的主体,我们把孩子的视角设定为“气球”事件的第一视角。

第一视角:孩子认为气球炸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第二视角:我作为一个参与者,认为孩子在面对气球爆炸时会非常地委屈。

第三视角:刘老师和邓老师分别以没有参与互动的身份,对当事人的内在感受以及事件进行了评论。刘老师认为当事人被吓到了,邓老师评价这是“小事一桩”。

由此,我们要吸取以下教训。

第一,不要想当然。

由于视角的不同,我们常常会把自己在某件事情中所产生的情绪当作对方的内在感受,并且还会认为是真实的。例如,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会认为:“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有些家长把孩子的玩具送人,会认为:“不就是个玩具嘛!”有些家长说了让孩子伤心的话,不明白孩子为什么就不高兴了。

学生A考上了重点高中,可是A的父母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们认为孩子在重点中学会承受巨大的压力,那里到处是尖子生,孩子没有了“尖子”的优势,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或者自卑心理。但实际情况是学生A不但非常适应学校的生活,而且很享受这种有压力、有挑战的新环境!

学生B也考上了重点高中,B的父母十分开心,他们认为重点高中的教育资源以及学习环境会为孩子的学习带来非常大的帮助。但没想到的是,孩子在新学校各种不适应,没有了“学霸”的光环,这让他备受打击,高压力的学习环境让他产生了逃离的想法。

这些现象都是在自我视角下所产生的错位认识。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会呈现不同的画面;同一事件,从不同视角进行体会,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态度。所谓“一人一世界”,每个人都会由于视角不同,而处于不同的世界当中。

第二,不要用我们的“认为”来看待孩子的世界。

在“气球”事件中,每个视角下的主体都会认为自己的世界是真实的,因为每一方的看法都来自自我的内在体会。但孩子的世界里发生了什么?这是我们需要探究的,而不是用我们的“认为”来看待孩子的世界。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把随堂测试的数学试卷写得满满的,但最终得了零分。假如你是这个孩子的父母,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指责孩子太笨,居然什么都不会!还是批评他太粗心,导致哪个也做不对……这都是来自第三方视角的评价。我们应该做的是,还原在孩子的世界里发生了什么。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这个孩子的数学学得非常好,他只是很顽皮,通过“完美避开”所有正确答案的方式来“幽自己的父母一默”。如果在孩子的视角下,“幽默”是真相,那父母之前的指责和批评,是不是就错位了呢?

由于视角不同,事情容易被“错位”解读为个人的见解。若我们能够还原与代入同一事件中孩子的视角,那么亲子互动效率便可以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