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达摩

始祖菩提达摩(Bodhidharma,?—536年),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南天竺(古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南天竺香至国国王第三子,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出家后从般若多罗大师,倾心大乘佛法。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菩提多罗自小就聪明过人,因为香至王对佛法十分虔诚,所以菩提多罗从小就能够遍览佛经,而且在交谈中会有精辟的见解。

师父般若多罗知道菩提多罗的前世因缘,便叫他同两个哥哥辨析其父亲施舍的宝珠,以试探他,让他阐发心性的精髓。然后对他说:“你对于各种法道,已经博通。达摩就是博通的意思,你应该叫达摩。”于是他改号叫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问师父:“我得了佛法以后,该往哪一国去作佛事呢?”师父说:“你虽然得了佛法,但是不可以远游,暂时住在这里。等我寂灭以后,你就到震旦(即中国)去。广传佛教妙法,接上这里的根。切莫急着去,那会让教派在震旦衰微的。”

般若多罗临终时曾对菩提达摩留有一偈(2)曰:

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栖栖暗渡江;

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

偈语暗示了菩提达摩到中国弘扬禅宗的历程。“跨水”预示将渡海东行,“逢羊”指他在广州登陆,因广州又称羊城;“渡江”说的是在南方弘法不便,当去北方。

在般若多罗入灭以后,菩提达摩先留本国,行化十数年后,待机缘成熟,乃远渡重洋,历时三载,终于到达了中国的广州。这时是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九月二十一日(阴历)。

广州刺史萧昂备奉旨欢迎达摩一行,并且上表奏禀梁武帝。梁武帝看了奏章,派遣使臣奉诏到广州迎请,这时是大通元年。十月一日达摩等到达金陵。

这位“菩萨皇帝”迫切地希望得到印度来的高僧对他所积功德的认可,希望了解佛教的真谛。梁武帝见到菩提达摩就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可有功德?”菩提达摩只淡淡地回答说:“并无功德。”

当头一盆冷水,使梁武帝迷惑不解,于是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梁武帝紧接着又问:“如何是真功德?”达摩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梁武帝一转话题,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更令梁武帝意外,达摩竟回答说:“廓然无圣。”

梁武帝又问:“对朕者谁?”达摩说:“不识。”

这样,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人的谈话不欢而散。达摩也许心里谓梁武帝不善领悟,虽崇佛爱禅,但并不领悟佛法大义;梁武帝或者认为达摩不能圆融善巧。“机缘不契”,达摩只好于十月十九日,悄悄回到长江北岸。达摩是禅宗大乘派,普度众生;而梁武帝信奉小乘佛教,主张自我修行。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谈论起佛事,自然是不投机,达摩只好“独自栖栖暗渡江”。

达摩离开梁武帝的宫廷以后,梁武帝把他与达摩的对话告知他的师父志公禅师,志公听后,对梁武帝说,达摩的开示讲得好极了,当是观音菩萨乘愿再来传佛心乘。梁武帝深感懊悔,当下派人骑骡追赶达摩。达摩夜晚朝长江边走去,途经幕府山时,听到后面有追骑赶来。众人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达摩走到江边,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从此留下了“一苇渡江”或“折苇化舟”的传说。实际上,达摩是将芦苇捆成束绑成舟渡江的。

十一月二十三日,达摩到达洛阳。这时是魏孝明帝孝昌三年。达摩下榻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整天默默不语。人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管他叫“壁观婆罗门”。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深入禅定,并将他的身影印在了石壁上。世人还说少室山的五乳峰上有一个“达摩洞”,是达摩面壁的地方,连小鸟在他的肩上筑巢都没有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