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题的提出

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环境下,知识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对社会也有着不同层面的深刻影响(30)。基于知识社会学的基本视角,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知识建构发生了诸多变革。数据获取技术与数据分析技术的变革,使得我们能够对在线知识建构进行具体、经验性的深入分析。具体而言,本书重点关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

其一,“是什么”,即对“在线知识”的结构与时序特征进行客观、宏观的描述。这在既往文献中——无论是传播学、信息科学还是图书馆情报学,都是相对缺失的。而这也是理解在线知识传播的第一步,即通过描述在线知识结构与时序特征,对比在线知识建构与传统的知识生产的异同,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在线知识的传播与影响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起点。本书首先对于在线知识疆域的形成进行初步的阐释。这种全局的、量化的、基于海量数据的描述,有助于我们理解知识生产的社会文化技术背景对在线知识建构的影响和反作用。本书所呈现出的知识疆域与图景,其知识生产方式的社会学意义在于在线社区的多人“协同”。虚拟社区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用户组成,他们可以借助网络,与想法相似的陌生人分享一种社区的感觉(31)。社会文化和信息技术背景如何影响了在线知识建构的协同机制,是本书描述“是什么”的主要目标。

其二,“为什么”,即基于上述基本发现,本书进一步的研究问题是,为何“在线社团的协同知识生产”产生如此的知识疆域图景?用户协同在线知识生产的机制是什么?描述和分析这个因果关系与过程,需要跨多个历史时期。因此,本书选择了具有十年跨度时期的在线知识分享平台进行分析。

其三,“怎么样”。本书对在线知识传播研究的一个宏观关照是,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否能够实现信息传播(更具体而言,信息生产环节、信息传播与消费环节)的“普惠性”。如果不能,在线知识分享平台的知识疆域中有哪些特征(例如,能看到哪些知识?哪些知识被忽视,为什么?)。本书进而探讨如何在技术层面进行干预,来缩小用户之间的“知识鸿沟”。本书将对多个知识疆域的演化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当然,这是一个宏大的话题,需要对在线知识内容、在线知识生产方式、传播路径与模式、社会影响等多个层面进行探究;并从知识生产参与者(微观层面)、知识生产社群与知识领域的形成(中观层面),以及基于新媒体技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在线知识协同建构(宏观层面)等不同分析单位切入,才能够更为深入地回应这个宏大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