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证治纲要
- 周晓虹主编
- 32199字
- 2024-12-28 13:24:16
第一节 三阴三阳理论
一、三阴三阳起源
三阴三阳之术语,首见于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书,书中以“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之名定义经脉,此三阴三阳仅仅以经脉之名出现,而并无更多、更深的含义。
首次赋予三阴三阳实质意义的是《黄帝内经》,论中以阳气的多少将阴阳三分。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述:“帝曰:善。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也有:“帝曰: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之论。由此可见,古代医学很早就以阴阳气之多少来分阴阳。
图1-1-1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图
图1-1-2 阴阳图
需要说明的是以阴阳气之多少分阴阳,最早见于《周易》。《易·系辞上》第十一章:“是故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太极生阴阳两仪,阳动阴静,阴阳生四象(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生生不易,万物乃生(图1-1-1、图1-1-2)。此乃中国古代阴阳哲学之开端也。《黄帝内经》将易经之阴阳理论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特点、病理机制及治疗法则等,如《素问·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此乃中医对易经阴阳学说之继承发展也(图1-1-3、表1-1-1)。
图1-1-3 阴阳脏腑气血循环图
表1-1-1 《内经》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易》曰:“天一生水……”。《说文解字》曰:“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故“一”为第一个奇数,属阳,代表天,代表万物起源。《易·系辞上》曰:“天一,地二。”“二”为第一个偶数,属阴,代表地。“二”又代表着由一化生出的两个不同属性(阴阳两仪),即“一生二”,太极生两仪,最终演变为二元世界的“阴阳”,是含有对立统一性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最初形式。
《庄子·齐物论》曰:“二与一为三。”《说文解字》曰:“天地人之道也,从三,凡三之属皆从三。”杜氏从文字学角度将“三”的虚数含义归纳为:单纯累积的临界点,最初的数单元,最小限度的多数,以及汉字结构上的稳定。因此,“三”也就成了宇宙创造的第一个完整的单元,万物生成发展的基础,故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则云:“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数三包含一与二,是原始奇数与偶数的第一次合成,故被视为数之成。从古典哲学的角度而言,《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引服虔曰:“三者,天地人之数”。《汉书·律历志》曰:“地之数始于二,终于三。”同时,“三”成为集体意识中的模式数字,形成了对世界进行宏观三分的宇宙观。至西汉董仲舒,“三”则被崇尚为无所不归的“天之大经”,从而使“三”具有神秘意义。如《春秋繁露·官制象天》言:“三起而成日,三日而成规,三旬而成月,三月而成时,三时而成功。寒暑与和三而成物,日月与星三而成光,天地与人三而成德。由此观之,三而一成,天之大经也,以此为天制。”其表现在哲学层面为“太极元气,涵三为一”(《汉书·律历志》);表现在历史观上则为三统说;表现在历法上则为三统历。有人认为,中国的哲学是“一分为三”的哲学,中国的世界观也是“一分为三”的世界观,中国的认识论仍是“一分为三”的,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同样是“一分为三”的。
“三”以及相关的思想在《内经》中也有所体现,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三”同时作为分类模式,则脏腑中有三焦,病因有三部之气,病机有三虚三实,诊法中“人有三部,部有三候”。药物有上、中、下三品等,人体经脉自然可以划分为三阴三阳。《灵枢·逆顺肥瘦篇》则云:“将审察于物而心生之……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而起乎木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圆,去矩而为方。”
由此可见,“三”不仅可应用于哲学观念、天文历法、自然时空等方面,也可以应用于医学领域,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现象。《内经》将数字“三”引入医学理论,将《周易》阴阳两仪生四象(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引入了“阳明”与“厥阴”概念(两阴交尽,故曰厥阴。两火合并,故为阳明),形成了三阴三阳,是将阴阳二元世界再行之为三分法。《易·系辞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正是由于“阴阳交和”,才有别于阴和阳的第三种状态的存在,才可以化生万物。而这种“阴阳交和”并不是简单的阴阳合并,而是包含着阴阳力量的内在变化。因此,随着阴阳不断地消长变化,便产生了千姿百态的世界万物。
二、三阴三阳含义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是对三阴三阳的概括。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的总称,用于说明阴阳消长变化和疾病演变规律。
古人认为,人体及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是具有阴阳两种不同属性的气,阴阳两气的相互作用,促进着生命活动的发展变化。阴阳之气的相互作用,在其相互消长转化过程中表现出了阴阳之气的多少或盛衰的不同。如太阴为阴之极,其阴气最多,故称为“三阴”或“至阴”;厥阴是阴气将尽,阳气始生,谓之“两阴交尽”,故称为“一阴”;少阴界于太阴、厥阴之间,故称为“二阴”。少阳为阳气始生,其量尚微,故称为“一阳”;太阳为阳气最盛,其量最多,故称为“三阳”;阳明界于太阳、少阳之间,故称为“二阳”。这足以证明三阴三阳是按阴阳两气的多少和盛衰来区分的。
在《黄帝内经》中论述和运用三阴三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络之三阴三阳,多见于《灵枢·经脉篇》,其中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及“是动”“所生”病候,这是依据经脉循行人体的阴阳部位和所属脏腑属性而定。二是气化之三阴三阳,主要见于《素问·六微旨大论》《素问·天元纪大论》诸篇。三是用于研究阴阳离合规律及开、阖、枢等生理功能,如在《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阴阳别论》中,三阴三阳按照阴阳理论分别论述了三阴三阳的病机、主病及预后推测等。四是热病的三阴三阳,主要针对热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了论述,如在《素问·热论》中按六经三阴三阳,将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症状加以分类、归纳,进而说明了热病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伤寒论》六经即以三阴三阳理论划分,张景岳云:“分而言之为离,阴阳各有其经也;并而言之为合,表里同归一气也。”说明六经是由阴阳之气相离而成,不单纯指经络或脏腑,而是对人体内脏腑、经气、营卫、气血、津液运动变化的高度概括,故六经理论可普遍应用于藏象理论、经络学说、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诊治以及五运六气理论,以此来说明和概括人体的阴阳属性、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而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
王文蔚以《伤寒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用《伤寒论》成书之前的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文化,结合《黄帝内经》中有关三阴三阳的论述,从全新的视角,探求《伤寒论》三阴三阳的文化渊源及其本质。王氏认为:①大多数医家对《伤寒论》中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排列顺序是没有异议的,也就是说大家都认同《伤寒论》中有关三阴三阳病的顺序,并且对三阴中太阴是三阴、少阴是二阴、厥阴是一阴的说法,也是一致认同的。问题在于对三阳的认识上,有的认为太阳是三阳,有的认为阳明是三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都无法阐明《素问·天元纪大论》中“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以及《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气有多少”的问题。由于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的认识不同,诸多医家各执己见,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论述。仔细分析可知,各家对太、少、明、厥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即“太,大也”。“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明则著”,“阳明”就是阳最显著、最亮。“少,不多也。不多则小,故古少小互训通用”。厥:“短,缺”。太阳、太阴分别可以理解为大阳、大阴。少阴、少阳分别可以理解为阴少、阳少;阳明可以理解为阳最显著、最明亮;厥阴可以理解为阴气少到了极点。《黄帝内经》中有“日为阳,月为阴”的论述,“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合,有一起、共同的意思。“阳明”左右是“太阳”和“少阳”,王氏认为“两阳”指代“太阳”“少阳”,可以理解为“阳明”就是“太阳”和“少阳”一起明。“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交,有一起、交合的意思,“两阴”指代“太阴”“少阴”。笔者认为“两阴交尽”就是“太阴”和“少阴”二者都将消失。由于中医讲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的天人观念,结合《列子·汤问·两小儿辨日》中对早上和中午的太阳给人的感觉是:早上的太阳大,但没有中午的亮和热;中午的太阳变小了,但比早上的亮和热。由此推而广之,则可以得出人们在不同时段感受日月,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与温觉,这便是三阴三阳的本质来源。②《素问·五运行大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其中,提到“言其见也”和“因天之序”时,有一个是“面南而命其位”,还有一个是“面北而命其位”。面南与面北恰恰左右相反,但只要明白一个,另一个把左右两个字对调一下“意思”就明白了。把“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按照逆时针的方向连接,三阴三阳也就是太阳和月亮于昼夜之间在天空中的变化。这样,三阴三阳的本质就可以明确地表述为:太阳和月亮在不同时间给人的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温觉感受的描述和概括。搞明白三阴三阳的含义,对理解中医典籍中有关阴阳的论述是有帮助的,这种研究也才会有意义的。用此种方法对三阴三阳的理解,可以去解释《素问·六微旨大论》和《素问·五运行大论》中“左”“右”“上”“下”所见,我们不仅能够明白它们之间为什么是这样的位置关系,同时也可以印证“帝曰:动静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余而复会”的意思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首尾相连,组成的一个环。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已经可以给我们解答《素问·天元纪大论》中“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和《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的问题。由此可知,《伤寒论》三阴三阳的本质,就是对太阳和月亮在不同时间给人的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温觉感受的描述和概括。
三、三阴三阳开阖枢
《素问·阴阳离合论》:“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起于厉兑,名曰阴之绝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名曰阴中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图1-1-4)
《说文解字》曰:“关,以木横持门户也;阖,门扇也;枢,户枢也”。《黄帝内经》以“关、阖、枢”即门闩、门扇、门轴来类比三阴三阳阴阳之气的存在状态,并对六经各自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概括。
图1-1-4 三阴三阳开阖枢图
“开”,有主表向外、疏散升发之义。太阳为一身之表、六经藩篱,有主卫气、司开阖、御外邪的作用,故曰:“太阳为开”。太阴居三阴之表,为阴经之屏障,又脾之散精、肺之宣降,均赖其开,分别有输布精微与精气的功能,故曰“太阴为开”。
“阖”,有主里向内、受纳、收敛、内藏之义。阳明胃肠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主司受纳,且阳明居中土,为万物所归,故“阳明为阖”。少阴心肾,藏精舍神,宜收敛封藏而不宜宣泄,故“少阴为枢”当作“阖”也。
“枢”,有居中、主出入之机的含义。少阳位居太阳、阳明之间,主半表半里,具有枢机出入的枢纽作用,故“少阳为枢”。厥阴为阴尽阳生阶段,有交通阴阳始终的枢机作用,故“厥阴主阖”当作“枢”。
开、阖、枢三者之间不是各自分立,而是相互协调的一个整体,所以离者阴阳各分为三,阖者为“一阴”“一阳”,彼此“不得相失也”。
图1-1-5 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开阖图
六经的协调关系,是动则各有分工,静则本为一体,诚如张隐庵所说:“开阖者,如户之扉。枢者,如扉之转枢也,舍枢不能开阖,舍开阖不能转枢,是以三经者不得相失也。”(图1-1-5)阐明了三者协调统一的重要性和六经之间的密切关系。
另外,太阳(六经之表)和太阴(三阴之表)是抵抗外邪之关卡,所以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把“开”称为“关”,故有“关、阖、枢”之说,但其基本含义是一样的,以“关”有关闭抗拒邪气侵袭之意。
关于以厥阴为“枢”的理由:从经络的循行路线来说,厥阴居太阴、少阴两经之间;从经气多少分析,厥阴为阴尽阳生的转枢;从表里关系来论,厥阴与少阳相表里,理应为“枢”;从六经传变次序来看,少阳能传里出表,厥阴能入阴出阳,皆为枢纽;从病理现象来看,少阳的“寒热往来”与厥阴的“上热下寒”机理有相似之处。故多数医家认为“厥阴主枢”较为合理。不过历代以少阴为“枢”的人也不少,认为《内经》原文不会错;功能上少阴行血布阳而主枢,其理论依据是《素问·皮部论》有以少阴为“枢”的论述。但系统地看,笔者仍支持“厥阴主枢”的观点。
总之,开阖枢理论是三阴三阳六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归纳证候,解释病机,分析转归,判断预后以及因势利导地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三阴三阳论时间空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又曰:“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认为春夏秋冬四时为阴阳的相互消长所形成(图1-1-6),它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万物的生、长、壮、老、已。
图1-1-6 四象与四时、昼夜关系图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此以地支纪岁,标志不同年份的六气特点。《素问·六微旨大论》:“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明确地指出了六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之规律。
另外,《伤寒论》还将三阴三阳与一日之十二时辰联系起来,明确提出了“六经病欲解时”的概念,仲景曰:“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丑至卯上。”将六经病的转归和特定的时间相联系,说明了自然时空的转换对人体疾病的影响。
姚廷周认为古代天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日、地、月的关系,任何一种周期运动都包含起、中、终三种状态,三种状态即三个面,构成三阴三阳结构(三维结构)。我们所生存的时间和空间是最典型的周期运动,是物质运动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所以时间和空间都是三阴三阳的。古代天文学家认为,天气右旋,地气左旋,正气右旋,病气左旋,天地之气、正邪之气运行的方向相反,故正气之三阴三阳顺序是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病气的顺序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三阳是时空结构,时区在不断更替,故三阴三阳病也会随着时区的变更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出现传变与欲解。
高兴则认为三阴三阳源于月相盈亏变化,可表示人体阴阳的月节律。三阴三阳用于表示人体月节律,综合了阴阳与寒热昼夜变化节律的时相差。月节律指在自然界中月球绕地球运转所产生的周期性变化。月相的由朔而弦、而望、而弦、而晦,又称朔望节律,整个周期称太阴月。“阳明”表示月球反射了更多的太阳光,而使得地球上阳气充盛,故阳明是阳气最为旺盛的。月为阴,故阳明为“阴中之阳”。《素问·阴阳类论篇》说:“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一阴就是厥阴,已经清楚地说明厥阴正与朔晦相合。厥阴就是“朔(月廓空)”。月为阴,厥阴为“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故厥阴阳气最少。三阴三阳以月球反射到地球的太阳光多少来划分,又由于“日为阳,月为阴”,所以三阴三阳皆属于阴。
杨玉英提出了三阴三阳内外空间之说,她认为在太阳少阴脏腑经络的表里相合中,太阳代表阳外发的最大幅度,是阳分的最外层。少阴代表阴内守的最大程度,是阴分的最内层。在阳明太阴脏腑经络的表里相合中,阳明是阳分的最深层,太阴是阴分的最浅层。阳明不能自行升宣外发,反而主降浊。太阴不是纯粹沉潜内守,反而主升清、宣发。阳明能到阴分的纵深之处润宗筋,太阴在阳分的至浅之处主皮毛。阳明实热甚,可劫伤阴分正下方的少阴及追击阴分左侧的厥阴。太阴,在外感温热病初期,可代阳分正上方的太阳而发为手太阴卫分表证;在外感湿热病中,则往往聚湿而郁遏阳分左侧的少阳三焦。
五、三阴三阳论自然六气
风、寒、暑、湿、燥、火谓之六气,是天气的阴阳变化。故《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所谓三阴三阳,是依据阴阳之气的多少划分的,即《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的“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一阴曰厥阴,二阴曰少阴,三阴曰太阴;一阳曰少阳,二阳曰阳明,三阳曰太阳。
风、寒、暑、湿、燥、火是六气之本,三阴三阳是六气之标。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又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以上均论述了三阴三阳的标本结合及其从化理论。
气候的正常变化,六气应时而至,即为天地间的六元正气,人体能很自然地适应而不影响健康。因为六经三阴三阳是根据人体阴阳之气的多少而决定的,寒暑燥湿风火是因天气之阴阳变化而产生的,皆禀于阴阳的变化,故自然六气与六经三阴三阳相应。
相反,六气非时而至,即为邪气(六淫)。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进一步明了六气主令导致疾病的不同病理特点,曰:“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
六气对三阴三阳六经的作用,即自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详见《素问》运气七篇大论。运气七篇中,将六气(淫)发病学内容用系统的观念加以阐述,内容十分详尽,可惜很少有人对它进行深入研究。
六、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中的应用
1.三阴三阳论经络
(1)三阴三阳论经络生理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已将三阴三阳用来对经脉的命名,只是当时还没有发现手厥阴经,而《灵枢·经脉》则完善了十二经脉循行与脏腑的络属关系,以及各经发病的特点。
《灵枢·九针论》根据三阴三阳六经(十二经手足并称)阴阳气的多少,提出针刺时的治疗法则:“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血,太阴多血少气,厥阴多血少气,少阴多气少血。故曰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血恶气,刺厥阴出血恶气,刺少阴出气恶血也。”
《素问·阴阳离合篇》描述了三阴三阳六经在人体的位置划分及起始位置:“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素问·阴阳类论》:“雷公至斋七日,旦复侍坐。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脏终始。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里。”又曰:“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颂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不知阴阳,不知雌雄。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独使。”又曰:“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素问·热论》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
太阳(三阳)为六经之首,居一身之表,其经脉循身之阳(背部),有统领一身之阳气,捍卫体表不受外邪侵袭的功能,相对地重要于其他各经,故比喻为“父”,为“经”。阳明(二阳)独居胸腹的部位,张景岳曰阳明“独居三阴之中,维络于前”,有捍卫和维系诸经与抗邪入内的功能,故比喻为“卫”,为“维”。少阳(一阳)位居半表半里,介于两阳之间,既可传里又可达表,具有转枢的作用,故称为“纪”和“游部”。
太阴(三阴)在三阴经中居表,在脏主肺脾,为“六经之主”,具有生化输布精微以濡养全身诸经的功能,故称为“母”,为“表”。少阴(二阴)行于三阴经之里,在脏主心肾,具有统运气血、生化阴精及主宰生殖的功能,故比喻为“雌”,为“里”。厥阴(一阴)为两阴交尽,阳气始生阶段,有交通阴阳终始的转枢功能,故名之为“独使”,为“朔晦”。
由于《黄帝内经》十二经脉内连脏腑,外及四肢九窍、经筋皮部等(见表1-1-2),而且三阴三阳六经(十二经脉)各自气血多少不同,治疗亦不同。而《伤寒论》在论述疾病时正是以三阴三阳来论述疾病,阐述各病的不同特点,这恰恰隐含着与气血阴阳之多少有着极大的关系。故有后世医家认为《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病即六经病。朱肱在《类证活人书》中曰:“伤寒传三阴三阳,共六经。”朱肱最早明确了《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称为六经,而且其进一步强调:“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阳,反攻少阴;证是厥阴,乃和少阳。寒邪未除,真气受毙。”朱肱在此指出了三阴三阳六经对临床诊治的重要性。
表1-1-2 三阴三阳标志十二经脉及其与脏腑络属的关系表
(2)三阴三阳论经络病理
现将《黄帝内经》中有关三阴三阳所属经脉病候的论述,归纳总结如下。
①三阳所属经脉病候
A.太阳病候
足太阳膀胱之经脉病候: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手太阳小肠之经脉病候: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B.阳明病候
足阳明胃之经脉病候: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髌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手阳明大肠之经脉病候: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C.少阳病候
足少阳胆之经脉病候: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手少阳三焦之经脉病候: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噫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肿、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②三阴所属经脉病候
A.太阴病候
足太阴脾之经脉病候: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怏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手太阴肺之经脉病候: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B.少阴病候
足少阴肾之经脉病候: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噫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手少阴心之经脉病候:是动则病噫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C.厥阴病候
足厥阴肝肝之经脉病候: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噫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弱闭癃。
手厥阴心包之经脉病候: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2.三阴三阳论脏腑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是自然界形成的产物,必然要受到自然变化的影响。《素问·天元纪大论》认为“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即天之气和地之气的形成,都是通过阴阳之气运动变化而形成的。
按照阴阳理论,阴阳之间总是消长进退,循环运转,阴极阳生,阳极阴生,由阴出阳,由阳入阴。因此,三阴三阳的运转总是按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的次序进行,如此周而复始,如环无端。而正是阴阳消长进退的有序变化,才产生出一年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和风、暑、火、湿、燥、寒六种气候上的变化。人与天地之气相应,其生命活动规律与自然界的变化必然是相通应的。“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灵枢·经别》);“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经水》)。由此可知,人体“腰以上”“腰以下”都如同天地一样有着三阴三阳变化的六经之气。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灵枢·阴阳系日月》曰:“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因此,从五脏所居位置及阴阳属性,可推知五脏有阴阳之分。心、心包、肺属于阳,肝、脾、肾属于阴。因“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灵枢·阴阳系日月》),故可用腰以上之手代表阳,腰以下之足代表阴,将其跟手足联系,则心、心包、肺与手皆属阳,故应相互联系;肝、脾、肾与足皆属阴,故应相互联系。
由于中医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念,那么根据推断演绎的方法,与其相为表里的六腑其阴阳五行配属关系应是一致的。由于“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三焦、膀胱”(《灵枢·本脏》、《灵枢·本输》),即与心、心包、肺相为表里的小肠、三焦、大肠应皆属于阳;而与肝、脾、肾相为表里的胆、胃、膀胱应皆属于阴。那么小肠、三焦、大肠因属于阳,故与手联系;胆、胃、膀胱因属于阴,故与足联系。
《黄帝内经》从自然的三阴三阳类推人体脏腑的三阴三阳,并以之命名脏腑阴阳属性。如《素问·天元纪大论》:“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根据《素问》运气七篇讲解可以得出:巳亥厥阴风木,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依据脏属于阴、腑属于阳的阴阳配属,阴配五脏而阳配六腑,即形成三脏三腑(注:此三脏三腑无表里配属关系),又可表里配属形成三腑三脏,共六脏六腑。阴木为肝,即形成足厥阴肝;君火为心,即形成手少阴心;阴土为脾,即形成足太阴脾;相火为三焦,即形成手少阳三焦;阳金为大肠,即形成手阳明大肠;阳水为膀胱,即形成足太阳膀胱。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图1-1-7)
图1-1-7 三阴三阳图
《素问·血气形志篇》则曰:“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阴阳也。”由于肝与胆相为表里,心与小肠相为表里,脾与胃相为表里,三焦与心包相为表里,大肠与肺相为表里,膀胱与肾相为表里。那么厥阴肝对应的为少阳(胆),少阴心对应的为太阳(小肠),太阴脾对应的为阳明(胃),少阳三焦对应的为厥阴(心包),阳明大肠对应的为太阴(肺),太阳膀胱对应的为少阴(肾),即形成足少阳胆、手太阳小肠、足阳明胃、手厥阴心包、手太阴肺、足少阴肾。三阴三阳对应脏腑及其关系见图1-1-8、图1-1-9。
图1-1-8 三阴三阳对应五脏六腑图
图1-1-9 三阴三阳对应关系
由此可知,大而天地之广,小而人之一身,皆有三阴三阳之气。“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在天之三阴三阳互为表里,即厥阴与少阳为表里,太阴与阳明为表里,少阴与太阳为表里;而腰以上之心、心包、肺与小肠、三焦、大肠为表里,将其与手相联系,以示与腰以下之区别,便形成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表里经为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共有三阴三阳六经之气以应天;同理,在地之三阴三阳亦互为表里,而腰以下之肝、脾、肾与胆、胃、膀胱相表里,将其与足相联系,以示与腰以上相区别,便形成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表里经为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共有三阴三阳六经之气以应地。故人身之小天地各三阴三阳六经之气相合便形成十二经气。
现将《黄帝内经》中关于三阴三阳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及诸病候的论述,归纳总结如下。
(1)三阴三阳所属脏腑生理功能
①三阳生理
A.太阳膀胱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灵枢·本输》)。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灵枢·本藏》)。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灵枢·营卫生会》)。
膀胱位于下焦,能贮藏津液,喻为“津液之府”或“州都之官”。膀胱与三焦与肾相合,与腠理皮毛相应,有贮尿、排尿、气化的作用。膀胱的贮尿作用与三焦水道密切相关。如上焦肺气的肃降、中焦脾气运化水湿和下焦小肠泌别清浊、大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的作用,是尿液变化的来源。若肺气不降、脾不运化、水道不通或小肠失于泌别清浊或大肠失于注渗,则尿液贮藏必然会受到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与肾气有关,靠肾中之阳的煦鼓动,促进膀胱气化,维持膀胱的正常排尿功能。另外,肾气主司二阴开合,具有约束排尿的作用。
B.太阳小肠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府(《灵枢·本输》)。咽喉小肠者,传送也(《灵枢·胀论》)。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灵枢·阴阳清浊论》)。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灵枢·本藏》)。
小肠居腹中,上接胃,下连大肠,后附于脊,其状“左环回周迭积”“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灵枢·平人绝谷》《灵枢·肠胃》),喻称“受盛之府”,亦称“受盛之府”。
小肠与心相表里,有主化物的作用。主化物是指小肠有消化水谷与泌别清浊的能力,接受胃中传来的腐熟之水谷,分清泌浊。有营养的精微物质,通过吸收,再由脾输布全身;消化后的糟粕,传之大肠;水液下输膀胱,即“化物出焉”之意。小肠与心相合,在五行同属于火,而应夏热之气,具有蒸化分辨的性能,故消化水谷与泌别清浊的作用出自小肠。
C.阳明胃腑
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刺法论》)。胃者,太仓也(《灵枢·胀论》)。胃者,五谷之府(《灵枢·本输》)。胃者,水谷之海(《灵枢·海论》)。六府者,胃为之海(《灵枢·师传》)。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灵枢·五味》)。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素问·逆调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利机关也(《素问·痿论》)。五味入口,藏于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素问·六节藏象论》)。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灵枢·玉版》)。胃之清气,上出于口(《灵枢·阴阳清浊》)。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灵枢·口问》)。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灵枢·动输》)。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素问·玉机真脏论》)。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五藏别论》)。脾合胃,胃者,肉其应(《灵枢·本藏》)。五谷入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灵枢·邪客》)。胃气上注于肺,……循眼系,入络脑(《灵枢·动输》)。
胃居中焦,上有贲门连接食道,下有幽门通连小肠。“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灵枢·平人绝谷》《灵枢·肠胃》),故为“水谷之海”,或“五谷之府”,喻称“仓廪之官”,亦称“太仓”。胃的主要功能是主五味,即指胃有受纳腐熟水谷的作用。胃在五行属土,而应长养之气,故主五味,受纳腐熟水谷而长养全身。另外,胃有主润宗筋的作用,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故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
胃气,实际上泛指脾胃功能而言。因为“脾与胃以膜相连”,一脏一腑同居中焦。胃受纳腐熟消化水谷;脾能运化转输精微,在功能上表里相配,彼此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吸收的主五味作用,以养全身。而胃气有向下传送水谷的作用,《素问·五藏别论》曰:“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在生理上,胃气以下行为顺。
胃气能充养脏腑之气。如说“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均是此意。所以说“人以胃气为本。”喻嘉言说:“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故胃气对五脏强弱具有重要意义。胃气注之于脉,而卫脉象变化之根。如“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化见于气口”,均是此意。此外,胃气上达于脑,还有补益脑髓的作用,如“胃气上注于肺……循眼系,入络脑”;且能通行于口,而口能识别五谷,如“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所以称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五脏六腑之海”,表明胃气在生理上的重要意义。
D.阳明大肠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府(《灵枢·本输》)。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灵枢·本藏》)。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傅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灵枢·肠胃》)。“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灵枢·平人绝谷》)。
大肠上接小肠,下至肛门,包括回肠、广肠。“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傅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大指大半,长二尺八寸。”喻称“传道之府”或“传道之官”。大肠与肺相合,有主变化的作用。
主变化是指大肠有吸收水分而使糟粕转化成粪便排出体外的能力,即“变化出焉”之意。大肠与肺相合在五行同属金,而应秋之气,具有肃降之性,故大便下降的作用出自大肠。另外,大肠吸收水分除了再利用外,主要是渗入膀胱等待排出,因此《黄帝内经》中“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出焉”,认为大肠与膀胱有联系。
E.少阳胆腑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精之府(《灵枢·本输》)。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肝合胆,胆者,筋其应(《灵枢·本藏》)。
胆寄于肝下,以蒂相连。胆能藏泄胆汁,故称为“中精之府”。而且由于胆汁是肝之余气所生,属精微物质,不同于其他腑所传化之物,因此又称为“奇恒之府”。胆与肝相合,同属于木,胆性刚直,喻称“中正之官”,有主决断、助运化的作用。
主决断是指胆有疏导情志、调畅气机的作用,即“决断出焉”之意。胆属木,应春升之气,且有刚直果敢的特点,故能主决断而疏畅气机。正如《脾胃论》所说“胆者,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因此,《内经》有“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之说。
助运化是指胆能调畅气机,可以促进脾的运化。胆还能排泄胆汁入肠直接参与消化,故李东垣说:“胆气不化,则飨泄肠癖,不一而气矣。”此外,《灵枢·论勇》中还提出人的勇怯与胆有关。
F.少阳三焦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灵枢·本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液;其流而不行者,为液(《灵枢·五癃津液别》)。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灵枢·本藏》)。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灵枢·本输》)。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又曰: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灵枢·决气》)。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灵枢·五味论》)。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灵枢·痈疽》)。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慓悍滑疾(《灵枢·平人绝谷》)。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素问·调经论》)。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灵枢·营卫生会》)。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灵枢·痈疽》)。营出于中焦(《灵枢·营卫生会》)。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血脉者,中焦之道也(《灵枢·五味论》)。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灵枢·营卫生会》)。下焦下溉诸肠(《灵枢·平人绝谷》)。卫出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
三焦能通行水气,故喻称“中渎之府”,或称“决渎之官”。诸“藏”无与匹配,故又称“孤之府”。三焦有主水道和主诸气的作用。
主水道是指三焦具有通行水气而下输膀胱的作用,即所谓“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主诸气的含义:一是指三焦有温化布散津液的作用,故云:“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说明三焦参与一身的津液布散。二是指三焦之气自原气而出,有促进脏腑气化的作用,故《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三焦主持诸气,能通行上中下三焦,遍历脏腑而激励气化功能。故《中藏经》说:“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说明三焦气化当指一身之气化。
上焦:所指部位自胃上口以上遍布胸中,包括心、肺,“贯膈而布胸中”。主要功能为开发宣散、雾化精微、充养腠理毫毛肌肤骨节等,故谓之熏肤、充身泽毛、温分肉、养骨节、通腠理。
中焦:所指部位膈下脐上,即上下焦之间,包括脾胃。故谓“中焦亦并胃中”,主要功能为腐熟水谷,蒸化津液,有充养血脉营周一身的能力。故谓之“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
下焦:所指部位胃下口,即脐下少腹直至二阴,包括肾肝大小肠膀胱等。主要功能为灌诸肠,开决水道,排除糟粕,即“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下焦下溉诸肠”之意。
②三阴生理
A.太阴脾脏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素问·刺法论》)。脾藏营,营舍意(《灵枢·本神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素问·玉机真藏论》)。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又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太阴阳明论》)。脾合胃(《灵枢·本藏》)。阴中之至阴,脾也(《灵枢·九针十二原》)。脾为之使(《素问·禁刺论》)。脾为之卫(《灵枢·五癃津液别》)。脾藏意(《素问·宣明五气篇》)。在志为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脾主肌,脾为涎,脾恶湿(《素问·宣明五气篇》)。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痿论》)。脾藏肉(《素问·调经论》)。脾生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脾之合肉也,其荣在唇也。又曰:脾欲甘(《素问·五脏生成篇》)。脾主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灵枢·脉度》)。口唇者,脾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脾主涎(《灵枢·九针论》)。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素问·金匮真言论》)。
脾居中焦与胃以膜相连。脾乃营之居也,故为“仓廪之本”,喻称“仓廪之官”,有主五味和藏营舍意的作用。脾胃相合,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肉,开窍于口,在液为涎。脾在五行中“通于土气”,为阴中之至阴,“治中央”能长养万物而不主时,故“脾为之卫”,亦称“为之使”,其味甘,其色黄,其恶湿。
主五味是指脾有消化食物并运输精微的作用。脾在五行中属土,治中央而应长养之气,因此具有生养万物的性能,所以饮食五味的精微皆出自脾,具体体现为消化与运输两个方面。
运化精微即脾的运化输布水谷精微的作用。在《黄帝内经》有“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孤脏以灌四傍”“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等论述,都是这个意思。饮食中的精微物质经消化吸收变成气血津液转输于全身,其糟粕传送于体外,是脾胃大小肠等协同作用而实现的。所以“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这不仅表明脾胃有腐熟消化作用,而且脾的运化转输作用在人体内更为重要。
主藏营是指脾有贮藏营气而统摄血液的作用。营气本源于中焦,它既能藏之于脾,又可运行于脉道之中,化生血液。所以“脾藏营”具有调节营气、生化的能力。
B.太阴肺脏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肺藏气,气舍魄(《灵枢·本神》)。天气通于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篇》)。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灵枢·阴阳清浊》)。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素问·经脉别论》)。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素问·五藏生成篇》)。肺主身之皮毛(《素问·痿论》)。肺生皮毛。肺主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鼻者,肺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肺主涕(《灵枢·九针论》)。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素问·金匮真言论》)。肺为之相(《灵枢·五癃津液别》)。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素问·平人气象论》)。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素问·阴阳类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经脉别论》)。肺藏魄。肺为涕。肺恶寒(《素问·宣明五气篇》)。在志为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者,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素问·痿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肺主皮(《灵枢·九针论》)。肺藏于右(《素问·刺禁论》)。阳中之少阴,肺也(《灵枢·九针十二原》)。肺为阴中之少阴(《灵枢·阴阳系日月》)。肺合大肠(《灵枢·本输》)。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灵枢·脉度》)。肺欲辛(《素问·五脏生成篇》)。
肺居胸中,通过息道与外界相通,是脏之长,心之盖。肺藏气而舍魄,故为“气之本”。能辅佐于心,喻称“相傅之官”,有主治节和主气的作用。肺与大肠相合,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肺在五行中属金,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肺藏于右,肺欲辛,肺恶寒。
主治节是指肺有治理人体气机,从而行营卫阴阳的作用,即“治节出焉”之意。肺居阳位,列诸脏之巅,故为盖。肺主宣发,即宣通发布,主要是指肺布散精微的作用而言,体内气体通过肺呼出体外,饮食精微经肺“输精于皮毛”,都是靠肺气的宣发作用。《灵枢·决气》指出:“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这里“上焦”主要是指肺。意指肺的宣发布散作用,能使水谷之精微如雾露一般充于全身溉养皮毛,使之充润与滋泽。肺主肃降,即清肃下降,主要是指肺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而言。所谓“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即此意。因为肺“为藏之长”,位居诸脏之上,故为水之上源。
司呼吸是指肺有使人体内外之气不断地进行交换的功能。如“天气通于肺”,就是说肺能将自然轻清之大气经过息道而吸入。又如“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则是指肺吸入之清气能随血液循行而通达周身,然后通过肺的呼吸把浊气呼出,进行清浊交换,所以说肺有主一身之气的功能。
C.少阴肾脏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藏精,精舍志(《灵枢·本神》)。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藏精志也(《灵枢·九针论》)。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对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肾者胃之关也。肾者牝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素问·水热穴论》)。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素问·逆调论》)。肾合膀胱,……少阴属肾,肾上连肺(《灵枢·本输》)。肾主骨(《素问·宣明五气篇》)。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素问·五藏生成篇》)。肾主身之骨髓(《素问·痿论》)。肾主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耳者,肾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灵枢·脉度》)。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肾为唾。肾恶燥(《素问·宣明五气篇》)。肾欲咸(《素问·五藏生成篇》)。
肾位于腰部两侧,左右各一,肾藏精与志,蛰伏生机,故为封藏之本,又称“作强之官”,能出伎巧,有生骨髓、主水的作用。肾合膀胱三焦,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肾气通于耳,开窍于二阴,在液为唾。肾在五行中属水,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故“肾治在里”,其色黑,欲咸,恶燥。肾的主要功能如下:
主生殖发育:肾属水,能应冬藏之气,有生机蛰伏阴阳共寓的性能,人的生殖发育出乎其中。故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又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说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的发育成熟都有赖于肾气。
主藏精:肾藏生殖之精和营养之精,“生之来谓之精”“常先身生,是谓精”,即禀受父母而来者,称为“先天之精”。当天癸发育成熟之时,在肾气的促使下,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的精,为营养之精,是人出生后得受天(大气)地(谷气)之精华而来,故又称“后天之精”,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并非截然可分,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充养,而后天之精全凭先天之精才能化生,二者相依互用,故总称为“肾藏精”。
主骨生髓:肾精有养肾和补益脑髓的作用。经云:“肾生骨髓”“肾主骨”“肾者,……其充在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均是此意。肾精所以能主骨生髓与肾气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所谓“肾藏骨髓之气也”就是这个意思。《灵枢·经脉》说:“精成而脑髓生”,《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因为肾主骨、生髓、益脑,故肾气健旺,不仅精神充沛,且能作强耐劳,行动强劲敏捷,耳目聪明。
主纳气:肾藏精有摄纳元气归藏于肾的能力。精藏于肾,气主于肺,一下一上,肾藏精于下而上济,如地气之升;肺主气于上而下降,如天气之下降。若肺气下降能助肾精之化,肾精化则能上济,肾精上济能助肺司呼吸而主一身之气,故纳气归肾恰合“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化作矣”的道理。也就是“气归精,精归化”的具体表现,故摄纳肺气而助肺之呼吸,所以说肾藏精而有纳气归肾的作用。
主水:肾有促使水液输布转化与维持水液出入平衡的作用。所谓“肾者主水”“肾者水藏,主津液”均是此意。肾主水主要靠肾气对水液的蒸化作用,把水中精华部分布输全身,化生津液,并完成水液的贮存、分布、排泄以保持人体内水液的平衡。
“肾者,胃之关也”,肾对脾胃的受纳运化和肠的传导化物,具有促进控制作用。肾有司二阴开合,对膀胱贮存、排泄尿浊的功能具有促进控制作用。“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说明膀胱贮藏尿液必须依靠肾气的蒸化才能得以排出,三焦是水气运行的通道,肾蒸化水津液三焦使水随气行、施布周身。《灵枢·本输》说:“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少阳”即指三焦。肺、三焦、胃肠、膀胱在肾的主持下参与水液代谢。
D.少阴心脏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六节藏象论》)。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素问·解精微论》)。心藏神(《素问·调经论》)。心者,神之舍也(《灵枢·大惑论》)。积神于心,以知往今(《灵枢·五色五阅》)。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在志为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灵枢·师传》)。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灵枢·邪客》)。阳中之太阳,心也(《灵枢·九针十二原》)。心生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为汗。心主脉。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素问·五藏生成篇》)。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心藏脉,脉舍神(《灵枢·本神》)。心合小肠(《灵枢·本藏》)。心主汗(《灵枢·九针论》)。心主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舌者,心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素问·金匮真言论》)。心欲苦(《素问·五脏生成篇》)。心恶热(《素问·宣明五气篇》)。
心位于胸中,心包卫护其外,并与心系相连。心藏神,为生命活动的根本,喻之为“君主之官”,有主神明和主血脉的作用,是“五脏六腑之大主”,与小肠相合,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其气通于舌,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故“心布于表”“心欲苦”“心恶热”。心的主要功能如下:
主神明:神明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古人认为人的意识思维活动自心发出,故说“神明出焉”。后世医家认为心主血脉,能奉血于脑而出神明,可作参考。神明的作用有二:一是应变万物,神明即精神、意识、思维、记忆等活动。经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积神于心,以知往今”均有这个含义。所谓“任物”就是指心神有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对食物变化作出反应。“以知往今”谓心神具有记忆和理解能力。因此,心主神明就是指精神意识活动中的应变能力。二是心神活动还能够表露于外,尤以人的两目最为敏感,所以《灵枢·大惑论》说:“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说明从人的目光中可以观察到心神的变化。
心神能使脏腑功能协调统一。《素问·灵兰秘典论》说:“犯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所谓“不得相失”,就是说脏腑之间在功能上必须保持正常的联系。“心明则下安”是指心神能发挥主宰的作用,十二脏腑的功能便可协调统一。若心不能发挥神明的主宰作用,则十二官的功能便会发生紊乱,故谓之“心不明则十二官危”。可知主明或不明是脏腑协调的关键,因此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主血脉: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流通的能力。“心主身之血脉”“心藏血脉之气也”,是说心得到五脏元真之气的充养便能主持血脉的运行。由此可知,心主血脉有赖于心阳心气对血脉的鼓动作用。另外,《内经》还有“心生血”的记载,王冰注释为“心之阴精,生养血也”。后世医家认为体内的精微物质,到心脏变为红色随血脉循行,故谓心生血。
E.厥阴肝脏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藏血,血舍魂(《灵枢·本神》)。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肝生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素问·五脏生成篇》)。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痿论》)。肝主泣(《灵枢·九针论》)。目者,肝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素问·金匮真言论》)。阴中之少阳,肝也(《灵枢·九针十二原》)。肝生于左(《素问·刺禁论》)。肝藏魂。肝主筋(《素问·宣明五气篇》)。肝主目。在志为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合胆(《灵枢·本输》)。肝应爪(《灵枢·本藏论》)。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肝欲酸(《素问·五藏生成篇》)。肝恶风(《灵枢·九针论》)。
肝体位于胁下,肝气自左而升。肝体阴用阳,称“将军之官”,有主谋虑和藏血舍魂的作用。肝胆相合,开窍于目,在液为泣,其华在爪,其充在筋,故为“罢极之本”。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其味酸,其色苍,其恶风。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舒畅气机:肝在五行属木而应春之生气,具有冲和调达、生机勃勃之性。如有怫郁可引起情志不和、肝脾不调之变,肝气调达舒畅则可发挥功能作用。肝藏血舍魂,魂为肝之神,在脑神统御下参与神志活动而主谋虑,但必须肝气舒畅条达、肝血和调,才能藏魂而发谋虑。肝主谋虑,胆主勇怯,皆为肝禀春生之气、藏血舍魂所致。肝参与神志活动的功能,不仅在于肝藏血,也涉及肝气舒畅条达,故《左传注疏》说:“腑气之神为魂”。
疏助运化:肝气的调达疏泄,能疏理脾土,使脾能散精灌四旁,而无气滞土壅之弊。正如《血证论》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湿中满之证在所难免”。
主藏血:肝有贮藏血液及调节人体各部血量的作用。血液的运行,固然是由于心所主,而血液的贮藏调节则是属于肝的作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
F.厥阴心包(膻中)
心包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灵枢·邪客》)。足少阴之别,……并经上走于心包。心主手厥阴心包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阳之脉,……入却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手心主之别……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灵枢·经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灵枢·胀论》)。膻中者,为气之海(《灵枢·海论》)。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灵枢·根结》)。营气之道,……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灵枢·营气》)。
心包也称“膻中”,又名“心主”。为心之外围,包裹心脏。是人体十二藏之一,称为“臣使之官”,主喜乐等情志活动,有卫护心脏的作用,所谓“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即凡是邪气侵犯于心的,都在心之包络,因为心包是卫护心脏的。心包络,是心包的经络,简称“包络”,也称“心主之脉”,其别支“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心包和肾与三焦均有经络联系,“足少阴之别,……上走于心包”及“手少阳之脉,……散络心包”。
值得指出的是膻中在《黄帝内经》中有三种含义:第一,指心包,如“膻中者,臣使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把膻中作为十二官之一,并认为此即心包。第二,指胸中,如“膻中者,为气之海”,“营气之道,……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气海”是胸中的别称,为诸气会聚之处,当然也是营气上行所注之处。《灵枢·五味》说:宗气“积于胸中,命曰气海”。所谓“心主之宫城”的“心主”即心包。“心主之宫城”必然是围护于心包之外的地方。所以此处的膻中也是指胸中说的。第三,指经穴名称,如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这里的“膻中”是指经穴,其穴位于两乳之间正中,平第四肋间,属心包募穴,亦是八会穴之一(气会膻中),与足厥阴肝经有络属关系。
(2)三阴三阳论脏腑病理
①三阳诸病候
A.太阳膀胱病候
膀胱象水,旺于冬。足太阳其经也,肾之腑也。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气化分入血脉,以成骨髓也;而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其气盛为有余,则病热,胞涩小便不通,小腹偏肿痛,是为膀胱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膀胱气不足,则寒气客之,胞滑,小便数而多也,面色黑,是膀胱气之虚也,则宜补之。(《诸病源候论·膀胱病候》)
B.太阳小肠病候
小肠象火,旺于夏。手太阳其经也,心之腑也。水液之下行为溲便者,流于小肠。其气盛为有余,则病小肠热,焦竭干涩,小腹胀,是为小肠之气实也,则宜泻之。小肠不足,则寒气客之,肠病惊跳不言,乍来乍去,是为小肠气之虚也,则宜补之。(《诸病源候论·小肠病候》)
C.阳明胃腑病候
胃象土,旺于长夏。足阳明其经也,脾之腑也,为水谷之海。诸脏腑皆受水谷之气于胃。气盛为有余,则病腹胀气满,是为胃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胃气不足,则饥而不受水谷,飧泄呕逆,是为胃气之虚也,则宜补之。胃脉实则胀,虚则泄。关脉滑,胃中有寒,脉滑为实,气满不欲食。关脉浮,积热在胃。
D.阳明大肠病候
大肠象金,旺于秋。手阳明其经也,肺之腑也,为传导之官,变化糟粕出焉。气盛为有余,则病肠内切痛,如锥刀刺无休息,腰背寒痹挛急,是为大肠气之实,则宜泻之。大肠气不足,则寒气客之,善泄,是大肠之气虚也,则宜补之。诊其右手寸口脉,手阳明经也。脉浮则为阳,阳实者大肠实也,苦肠内切痛,如锥刀刺无休息时。
E.少阳胆腑病候
胆象木,旺于春。足少阳其经也,肝之腑也,决断出焉,诸腑脏皆取决断于胆。其气盛为有余,则病腹内冒冒不安,身躯习习,是为胆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胆气不足,其气上溢而口苦,善太息,呕宿汁,心下憺憺如人将捕之,嗌中介介数唾,是为胆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F.少阳三焦病候
三焦者,上焦、中焦、下焦是也。上焦之气,出于胃上口,并咽以贯膈,布胸内,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上至舌,下至足阳明,常与荣卫俱行,主内而不出也。中焦之气,亦并于胃口,出上焦之后,此受气者,泌糟粕,承津液,化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主不上不下也。下焦之气,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主出而不内,故水谷常并居于胃,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也。谓此三气,焦干水谷,分别清浊,故名三焦。三焦为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气盛为有余,则胀,气满于皮肤内,轻轻然而不牢,或小便涩,或大便难,是为三焦之实也,则宜泻之;三焦之气不足,则寒气客之,病遗尿,或泄利,或胸满,或食不消,是三焦之气虚也,则宜补之。诊其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尺脉迟,下焦有寒;尺脉浮者,客阳在下焦。(《诸病源候论·三焦病候》)
②三阴病候
A.太阴脾脏病候
脾象土,旺于长夏。其脉缓,其候口,其声歌,其臭香,其味甘,其液涎,其养形肉,其色黄而藏意。足太阴其经也与胃合,胃为腑主表,脾为脏主里。脾气盛为形有余,则病腹胀,溲不利,身重苦饥,足萎不收,胻善瘛,脚下痛,是为脾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脾气不足,则四肢不用,后泄,食不化,呕逆,腹胀肠鸣,是为脾气之虚也,则宜补之。于四时: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于日:愈于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于时:日中慧,平旦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以泻之,甘以补之。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部,右手关上是也。六月脾土旺,其脉大,阿阿而缓,名曰平脉也。长夏以胃气为本,反得弦而急,是肝之乘脾,木之克土,为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微涩而短,是肺之乘脾,子之扶母,不治自愈;反得浮而洪者,是心乘脾,母之归子,当瘥不死;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脾,水之凌土,为微邪,当瘥。脾脉长而弱,来疏去数,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命尽,六至曰死。病脾脉来,实而盛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坚锐如鸟之啄,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溜,曰脾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其色青黄不泽,毛折乃死。(《诸病源候论·脾病候》)
B.太阴肺脏病候
肺象金,旺于秋。其脉如毛而浮,其候鼻,其声哭,其臭腥,其味辛,其液涕,其养皮毛,其藏气,其色白,其神魄。手太阴其经与大肠合,大肠为腑主表,肺为脏主里。肺气盛为气有余,则病喘咳上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胫、足皆痛,是为肺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肺气不足,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是为肺气之虚也,则宜补之。于四时: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于日: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于时:下晡慧,夜半静,日中甚。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禁寒饮食、寒衣。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平肺脉浮短涩而如毛。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上下如循鸡羽曰病。肺病,其色白,身体但寒无热,时时欲咳,其脉微迟,为可治。秋金肺旺,其脉浮涩而短,是曰平脉也。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肺,火之克金,为大逆不治;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肺,子之扶母,病不治自愈;反得缓大而长阿阿者,是脾之乘肺,母之归子,虽病当愈;反得弦而长者,是肝之乘肺,木之凌金,为微邪,虽病当愈。肺脉来泛泛而轻,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尽。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秋胃微毛曰平,胃气少毛多曰肺病,但如毛无胃气曰死。毛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真肺脉至,大而虚,如羽毛中人肤然,其色青白不择,毛折乃死。(《诸病源候论·肺病候》)
C.少阴肾脏病候
肾象水,旺于冬。其脉如石而沉,其候耳,其声呻,其臭腐,其味咸,其液唾,其养骨,其色黑,其神志。足少阴其经也,与膀胱合。膀胱为腑主表,肾为脏主里。肾气盛为志有余,则病腹胀飧泄,体肿喘咳,汗出憎风,面目黑,小便黄,是为肾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肾气不足,则厥,腰背冷,胸内痛,耳鸣苦聋,是为肾气之虚也,则宜补之。于四时: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于日:愈于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于时:夜半慧,日中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咸以泄之,苦以补之。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冬以胃气为本,肾水旺,其脉沉濡而滑,名曰平脉也。反得浮大而缓者,是脾之乘肾,土之克水,为大逆不治;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肾,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可治;反得弦细长者,是肝之乘肾,子之乘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肾,火之凌水,为微邪,虽病不死。肾属水,其脉大紧,身无痛,形不瘦,不能食,善惊悸,以心萎者死。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冬胃微石曰平,胃少石多曰肾病,但石无胃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真肾脉至,搏而绝,如弹石辟辟然。其色黄黑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诸病源候论·肾病候》)
D.少阴心脏病候
心象火,旺于夏。其脉如钩而洪大,其候舌,其声言,其臭焦,其味苦,其液汗,其养血,其色赤,其藏神。手少阴其经也,与小肠合。小肠为腑而主表,心为脏而主里。心气盛为神有余,则病胸内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膊胛间痛,两臂内痛,喜笑不休,是心气之实也,则宜泻之。心气不足,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善忧悲,是为心气之虚也,则宜补之。于四时:病在心,愈于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于日:愈于戊己;戊己不愈,甚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于时: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禁温衣热食。心部,在左手寸口是也。寸口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平。夏以胃气为本,夏心火旺,其脉浮洪大而散,名曰平脉也。反得沉濡滑者,肾之乘心,水之克火,为大逆不治;反得弦而长,是肝乘心,母之克子,虽病当愈;反得大而缓,是脾乘心,子之扶母,虽病当愈;反得微涩而短,是肺之乘心,金之凌火,为微邪,虽病不死。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倨,如操带钩,曰心死;真心脉至,牢而搏,如循薏苡累累然。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诸病源候论·心病候》)
E.厥阴肝脏病候
肝象木,旺于春。其脉弦,其神魂,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其声呼,其臭臊,其味酸,其液泣,其色青,其藏血。足厥阴其经也,与胆合。胆为腑而主表,肝为脏而主里。肝气盛为血有余,则病目赤,两胁下痛引小腹,善怒。气逆则头眩,耳聋不聪,颊肿,是肝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肝气不足,则病目不明,两胁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恐如人将捕之,是肝气之虚也,则宜补之。于四时: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于日:愈在丙丁;丙丁不愈,甚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于时:平旦慧,下哺甚,夜半静。禁当风。肝部,左手关上是也。关部脉来,绰绰如按琴瑟之弦,如揭长竿。春以胃气为本。春肝木旺,其脉弦细而长,是平脉也。反得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肝,金之克木,大逆不治;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乘肝,子之乘母,为实邪,虽病当愈;反得沉濡滑者,是肾乘肝母之克子,为虚邪,虽病当愈;反得缓而大者,是脾之乘肝,为土之凌木,为微邪,虽病不死。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平脉;病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新张弓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诸病源候论·肝病候》)
F.厥阴心包病候
心包象风,旺于春。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仰,虚者寸口反小于人仰也。(《灵枢·经脉》)
3.三阴三阳论气血之多少
《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灵枢·九针论》曰:“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血,太阴多血少气,厥阴多血少气,少阴多气少血。”
《灵枢·经水》曰:“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由此可见,三阴三阳经脉气血之多少均有一定常数,这不仅是一个“量”的概念,也是对三阴三阳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的概括。如阳明经为“五藏六府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故为多气多血之经,方其多气多血,才能成为后天之本而濡养一身,而因“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故多患实证热证,形成了“万物所归,无所复传”的病理特点,从而为治疗阳明病时通下泄热、针刺放血等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又如太阴经主司运化,故少血多气,气的温煦、推动是功能动力,只有“多气”,太阴才能完成其运化水谷、输布津液的任务,在病理上“阳气不足”为太阴病的特点,故其治疗多以温补阳气为主。
4.三阴三阳论体质
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此先师之秘也,虽伯高犹不能明之也。”黄帝避席遵循而却曰:“余闻之得其人弗教,是谓重失,得而泄之,天将厌之,余愿得而明之,金匮藏之,不敢扬之。”岐伯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慎之慎之,臣请言之。”
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阴,佗佗然,太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左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下随随然。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括括然。
火形之人,比于上徵,似于赤帝。其为人赤色,广,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不寿,暴死。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手少阴核核然。
太徵之人,比于左手少阳,太阳之上肌肌然。左徵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下慆慆然。右徵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上熊熊然。质徵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上颐颐然。
土形之人,比于上宫,似于上古黄帝。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大(原文“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太阴,敦敦然。
太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上婉婉然。左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下,兀兀然。右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上,枢枢然。加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下坎坎然。
金形之人,比于上商,似于白帝。其为人白色,方面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如骨发踵外,骨轻。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吏。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手太阴敦敦然。
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大头廉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背延延然,不敬畏,善欺緿人,戮死。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
黄帝曰:“得其形,不得其色何如?”岐伯曰:“形胜色,色胜形者,至其胜时年加,感则病行,失则忧矣。形色相得者,富贵大乐。”黄帝曰:“其形色相当胜之时,年加可知乎?”岐伯曰:“凡年忌下上之人,大忌常加七岁,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人之大忌,不可不自安也,感则病行,失则忧矣,当此之时,无为奸事,是谓年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以手足之三阴三阳血气多少描述人体的形态、色泽、毛发、肌肉以及耐病能力、形色相胜等情况,但没有明确以三阴三阳论述人的体质特点。近代有不少医家从三阴三阳来论述人的体质特点,并以其为指导进行临床诊疗。如杨氏认为三阴三阳的实质,在于概括了不同体质类型的人群生理及发病的证候特征,为我们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可靠依据。而赵氏则从辨糖尿病患者三阴三阳体质来指导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宫氏在赵氏三阴三阳体质基础上,又对每种体质分了三个亚型。
5.三阴三阳论六经发病
《素问·厥论篇》:“黄帝曰: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岐伯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不可以运。太阴之厥,则腹满脹,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内热。盛则写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文中明确提出了六经脉厥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可见,当时已明确提出了三阴三阳与六经之间的发病关系。
六经是以人体内阴阳气血之多少而分的,随阳气与阴血的多少不同而功能各异,如果发生疾病,则其证候也因之而各异,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又说:“气有多少,病有盛衰。”说明六经阴阳气血多少不同、功能特点不同,其病机病证也不同。况且六经中各经所统之经脉、所属之脏腑及所应之六气均有不同,因此,各经发生病变时,其病机、病候及传变、预后也各不相同。如《素问·经脉别论》论述,六经皆有“藏独至”,然而“太阳藏独至”的病机是阴不足阳有余,“阳明藏独至”是阳气重并,“少阳藏独至”是厥气,此为病机上的区别。
就病候而言,《素问·阴阳别论》记载了各经的常见病候,《灵枢·根结》记载了开阖枢诸病候;《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记载了各经有余不足之病候等,均显示了各经病候之间的差异。尤其是《素问·著至教论》“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这段论述虽然仅阐述太阳经的病机病候特点,但为临证辨别病在何经提供了依据。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记载的六气所致的各经有余不足之病候来看,厥阴、太阴为病,主要涉及本经、本脏及其外应;少阴为病主要涉及我所胜之经、脏及其外应;太阳、少阳为病,主要涉及相表里之经、脏及其外应;阳明为病,主要涉及手少阴经、脏及其外应。由此可见,各经病机病候及传变、预后等均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只要掌握各经的生理特点和功能,掌握各经发病时的病机病候及传变、预后规律,那么,在临证诊治六经病时也并非难事。
当然,六经可以合病、并病。如二经(或几经)可同时发病,或一经先病而引起他经发病。《素问·阴阳别论》记载的“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从病候来看,似乎仅是阳明经的问题,但从病机来看,关键还在于厥阴,是厥阴风木侮及阳明胃土所致。多经为病时的病机病候虽然复杂难辨,然而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从《素问·阴阳类论》“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脉耎而动,九窍皆沉。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的论述来看,只不过其病机病候与六经之间的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有关而已。因此,如果能把五行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六经病,那么对于这样几经都有异常的病情进行诊断治疗也非难事。总之,六经病虽然很复杂,但若能明白六经实质及其病机病候和传变、预后的规律,还是能够认识和掌握的。
值得指出的是六经理论在指导认识外感热病的应用也自成体系,如《素问·热论》最先将三阴三阳与外感热病联系在一起,用三阴三阳详细论述了外感热病发病及转归的特点,同时论述了三阴三阳热病的不同表现,并提出了治法,为后世《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辨证提供了理论基础及雏形。
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文中不仅阐述了外感热病由表入里、由阳转阴的发展过程,也分别概括了六类不同的证候。另外,强调了外感热病从三阴三阳而入,会影响到五脏六腑及营卫,甚至危及生命。六经实际上也成了外感热病的辨证总纲,对后世张仲景以六经论伤寒产生了巨大影响。
七、三阴三阳理论小结
三阴三阳理论源于易经及道家的阴阳理论,《黄帝内经》将数字“三”引入医学理论,将《周易》阴阳两仪生四象(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引入了“阳明”与“厥阴”概念,形成了三阴三阳,其将阴阳二元世界推理为三分法(三才理论),而后三阴三阳理论广泛应用于时间空间、自然气候以及医学理论的研究。《黄帝内经》运用三阴三阳理论取类比象于人体,将繁杂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归纳起来,详细而准确地解释了每个器官的功能或者是疾病的每一个病理变化的特点,故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反而言之,也可以从三阴三阳理论认识世界的总结看出,三阴三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从对时间空间的界定到对自然界六气性质的划分,从人体生理功能特征到疾病病理变化的类比,三阴三阳理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以三阴三阳论病,必然受到《黄帝内经》三阴三阳理论之影响,但仲景所论的三阴三阳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六经理论的实质是什么呢?这是研究《伤寒论》者,乃至是所有研究中医之人都不可逃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