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半个时辰(书名改了望周知)

别看北宋有了炒菜,但也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吃的起的。

至于宋仁宗他本就是个简朴之人,现在朝政都被刘太后控制,他就是想要胡吃海塞,刘太后也不会同意的。

天子怎么能沉溺于口舌之欲呢?

连娶皇后都不能给宋仁宗娶太好看的。

毕竟好看的姑娘,得留给她前夫哥的儿子才行!

张亢的话没人接茬,在座的都不知道皇帝小儿天天吃什么。

就算是张亢,他也只跟前任皇帝吃过一次饭。

宋煊也忙着吃饭。

半大小子饿死老子,可不是白说的。

尤其又加了一个战斗力强悍的张亢,筷子就没停下。

反倒是包拯吃的最少。

包拯虽然能及时调整心态,但情绪上并不是能立马调整回来。

待到吃完后,他老老实实刷碗去了。

宋煊扇着扇子,大中午光是吃饭就够热的。

歇息了许久,宋煊才拿来自己的弓箭,对准远处的靶子射去,保持手感。

张亢则是一边撸着小狗崽,一边瞧着宋煊射箭。

不得不说,这种一箭接一箭连续设满红心靶的视觉享受,还是蛮让人上瘾的。

尤其是方才宋煊表演的连珠箭,更是让张亢高声叫好。

“若是让十二郎守在碍口,一人一弓连翻射敌军,不知道能守多少时辰?”

听着张亢的询问,宋煊这才停了下来:

“俺倒是没试过,连续射箭这种事总归是要手臂发酸的,半个时辰俺倒是可以。”

自古弓兵出挂逼,尤其弓兵还是技术工种。

汉代的弓兵一般带五十支箭,西夏一般是二十到六十支。

但在大宋而言,弓兵的待遇只是明面上好一些,但他们并不是没有反制上官的法子。

比如种家军的弓兵因为上司没给够开拔费,直接摆烂,再加上中了埋伏,导致种朴战死。

这种给开拔费的优良传统,当然是从大唐到五代一直传下来的。

“半个时辰,百发百中?”

张亢站起身来,有些不可思议的瞧着宋煊。

“百发百中这种事,俺也不知道怎么跟你描述,大概就是天赋,跟张方平过目不忘一样,天生的。”

张亢嘴角有些抽搐,好好好,我跟你们这些神童当真是聊不到一起去!

有天赋了不起啊?

“其实对于杀敌俺也有研究。”宋煊收好长弓,指着靶子道:

“俺并不全都是瞄着面门去的,有些时候人的头骨较硬,不会立死。”

“不如射他们的腋下,足够致命,而且一般人也不会防护那里,影响他们作战。”

张亢对于宋煊如此刁钻的角度不理解,毕竟他没有穿过甲。

但是他中进士的第一个官职便是前往四川的广安军当判官,见过士卒披甲。

按照宋煊精湛的射术,除非是重甲步兵能克制他。

他们把脸都防护起来,就剩下双手裸露拿武器。

但可惜的是,这种身着六十斤重甲的士卒,在军队当中自是不常见的。

“那你射半个时辰后呢?”

“俺臂膀酸了,就停下来没继续射了。”

宋煊挂好弓后,便过去薅箭靶上的箭矢。

张亢听着宋煊如此简短的回答,嘴角再次抽抽。

他方才设想的是宋煊怎么也得虎口迸裂,血流不止才正常。

但事情并不是如他想的一样。

张亢觉得大宋并不是没有法子抑制类似宋煊这样神射手的人,比如军中的八牛弩。

一箭就在澶渊城下,射死辽军主将萧挞凛。

但是这最少需要五十人才能摆弄的开,而且还不一定能瞄准。

至于射中萧挞凛,那也是守弩士卒惊,匆忙击发,萧挞凛肉身接住两米长的箭,直接毙命。

“报。”

捕头丁哲连忙一溜小跑,当即躬身行礼:

“禀推官,郭村张右举报同村郭彦私自宰杀耕牛。”

张亢当即颇为兴奋的嗯了一声,转身就要走,忽然止住脚步:

“十二郎,不介意随我去消消食吧,帮我判断一二此人说的是否为真。”

宋煊倒是没想到事情会发展的如此之快,消息才放出去多久,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前来告状了。

这未免也太过积极了!

“也好。”

宋煊说完之后,就拿过衣服穿起来。

丁哲自是小心万分,他本以为宋煊会给他好看,结果给他的是金子。

如今连张推官都有事请他出手帮忙,那自己指定是要抱上这条大粗腿了。

张方平自是跟着去。

同样懵逼的包拯也被拽走,说是换换脑子。

一直死读书是无法取得更好的成绩的,反倒会对读书起到厌烦的作用。

对于张方平的歪理,包拯也无力反驳,但他还真没敲过判案。

张亢连进了二堂,直接坐在上面,听着下面张右的诉说,并且还拿到了新鲜的五斤牛肉。

他摆了摆手:“来人,速去把这个私自宰杀耕牛的郭彦以及里正都叫来。”

然后又让丁哲附耳过来,仔细交代一番,这才闭上眼睛歇息。

张右脸上带着喜色,这下子真是赚到了。

不仅大仇得报,连带着还能得到五十贯赏金。

五十贯!

够潇洒好一阵了。

张方平与包拯则是在堂后听着宋煊给他们俩说这件案子的事。

包拯嘶了一声,倒是没想到宋煊能想出如此办法来。

“若是他只是贪图钱财,并不是真正的凶手呢?”

面对包拯的提问,宋煊坐在椅子上:

“俺只是给了破案思路,这种人是凶手的可能性最大,尤其是同村的人都知道他家的牛老了,本就是可以上报宰杀的,偏偏他来举报!”

张方平也是点头附和:“先看看那条牛舌有没有在他家搜出来吧,找到证据才好说话,那么一大块肉,怕是舍不得丢弃。”

包拯自是不希望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愿意放过坏人:

“若是全都被他给吃了,全无证据,那可就不好办了。”

宋煊知道包拯断案有一套,顺着他这个思路回答:

“你说的有道理,他要是一天吃掉两斤牛肉,算他厉害。”

“只是俺暂时也想不出什么新的法子,只能待到那农夫被带来之后,还需演戏,诈一诈这个举报之人,掌握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