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前
宋祁,字子京,小字选哥,封常山郡开国侯,谥景文。
《神道碑》:“谥曰‘景文’。……公讳祁,字子京。”《宋史》本传:“祁字子京……久之,学士承旨张方平言祁法应得谥,谥曰景文。”王得臣《麈史》卷中“神授”条:“乡人传元宪母梦朱衣人畀一大珠,受而怀之,既寤,犹觉暖。已而,生元宪。后又梦前朱衣人携《文选》一部与之,遂生景文,故小字‘选哥’。”
《文集》卷三八《谢覃恩转给事中表》:“伏奉制命,授臣给事中,依前充职,进封常山郡开国侯,加食邑五百户,散官、勋如故者。”
《宋文鉴》卷三七刘敞《翰林学士给事中知制诰欧阳修可礼部侍郎端明殿学士吏部侍郎宋祁可尚书左丞礼部郎中知制诰范镇可吏部郎中刑部郎中知制诰王畴可右司郎中三司度支判官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宋敏求可工部员外郎并依旧职任》:“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龙图阁学士、朝请大夫、守尚书吏部侍郎、充集贤殿修撰、知郑州、上柱国、常山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宋祁创立统纪,裁成大体。……祁可特授守尚书左丞、依前集贤殿修撰,充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龙图阁学士,散官、差遣、勋、封、食实封、赐如故,仍放朝谢。”
祁与兄庠人称“二宋”,以大小别之。
《宋史》本传:“人呼曰‘二宋’,以大小别之。”《麈史》卷中:“二公文学词艺冠世,天下谓‘二宋’。”
郡望广平,祖籍开封雍丘,后徙安州安陆。
《神道碑》:“公讳祁,字子京。其先,周武王封微子于宋,因以为氏,望于广平。”《元宪碑》:“公讳庠,字公序。开封雍丘人。”《麈史》卷中“度量”条:“宋元宪,继母乃吾里朱氏也,与仲氏景文以未第,因依外门,就学安陆。”《舆地纪胜》卷七七《德安府》“宋庠宋祁”条:“父玘,为应山令,侨寓安陆,今城中锦标坊即其居止。”
高祖绅,唐昭宗时为御史中丞,以言得罪,贬州司马。家于开封雍丘,生有四子。
《元宪碑》:“自其高祖绅,尝为唐御史中丞,其后三世仕不显。”《神道碑》:“至公之高祖绅,唐昭宗时为御史中丞,以言得罪,遂家于开封之雍丘。生四子,以伯仲叔季列东南西北四院,公之系实出西院。”《文集》卷六二《荆南府君行状》:“府君事唐昭宗,位至御史中丞,坐法贬州司马。”按:关于宋绅之事迹,王瑞来《二宋年谱》言:“绅之事,至庠、祁时已不可详考,故祁撰《新唐书》只字未及,且于《荆南府君行状》中叙家世难以回避处,仅含糊言之。”(1)
曾祖骈,历事后唐、后晋、后汉,多为剧邑,后汉时任兖州乾封县令。宋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傅、太师,封齐国公。清尚素节。娶王氏,丁氏。王氏追封为齐国太夫人,丁氏追封为魏国太夫人。
《神道碑》:“曾祖骈,汉兖州乾封令。……自曾祖而下并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开齐、楚、秦三国为公。曾祖妣王氏、丁氏。”《元宪碑》:“曾祖骈,为汉兖州乾封县令。……自公显,曾祖而下皆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齐、楚、秦三国公。曾祖妣王氏,继丁氏。”《文集》卷六二《荆南府君行状》:“乾封府君事后唐,历晋、汉,多为剧邑。清尚素节,乡品亡二。”
胡宿《文恭集》卷二一有《集贤相宋庠曾祖骈皇赠太傅可赠太师制》。制曰:“敕:朕考慎才杰,缉熙政谋。得《诗·雅》岩岩之瞻,属以时柄;用《春秋》尊尊之谊,褒厥曾门。所以崇立辅之仪,厚追远之典。具官某曾祖某,履和含正,厚德秉彝。服展季之小官,恬弗以怪;韫次公之远业,郁未及伸。庆乃垂于后昆,时则生于上哲。屏藩左右,冯赖谟谋。向总几庭,已峻褒先之典;今升宰路,益疏进等之恩。贲宠维师,增荣私庙。往修一卣之告,尚歆八命之章。”胡宿《文恭集》卷二一有《集贤相宋庠曾祖母王氏可追封齐国太夫人曾祖母丁氏可追封魏国太夫人制》。制曰:“敕:夫孝必务于本,礼不忘其先。朕选栋材之隆,任以台宰;图曾世之懿,峻厥仪品。虽褒贤之礼优,亦本祖之义著。具官某曾祖母某氏,贤明异禀,法训躬行。修祭职于采蘩,承其先祖;泣报囚于丹笔,裕乃后昆。时惟哲孙,都我茂宰,前陪枢幄之论,追用密章之褒。名爵既新,汤沐宜巨,进胙东齐之壤,升优全魏之名。滋宠营魂,尚识恩礼。”
祖耀(913—960),任后周寿州霍丘县令。通王霸之术,曾随周世宗征淮南。宋时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封楚国公。娶贾氏。贾氏追封为楚国太夫人。
《神道碑》:“祖耀,周寿州霍丘令。……自曾祖而下并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开齐、楚、秦三国为公。……祖妣贾氏。”《元宪碑》:“祖耀,后周寿州霍丘县令。……自公显,曾祖而下皆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齐、楚、秦三国公。……祖妣贾氏。”《文集》卷六二《荆南府君行状》:“霍丘府君弱冠秀发,通王霸之术。是时诸侯据藩岳,招豪英,因感艰运,濡足当世,由是连应沧、魏、兖、冀之辟。周世宗用兵淮上,铺敦罙入。府君自田里献书行在,陈灭吴之策。世宗奇其材,拜真令。随王师东下而安辑之,淮人忘亡。遭内忧去官。宋受禅,铨符追集,调蔡州团练判官,谢病不行。俄而易箦,年四十八。”
胡宿《文恭集》卷二一有《集贤相宋庠祖(矅)[耀]累赠太师可特赠中书令制》。制曰:“敕:朕选有德相大政,惟是名数之重,进都岩廊;则宜爵命之加,并崇祖庙。示庆源之所本,亦褒典之攸先。具官某祖某,蹈道淳深,诒谋清白。浚都之贤好善,世则有闻;太丘之德可师,位曾未达。遗恩在物,留庆钟孙。挺生时栋之材,进膺衮路之拜,用乂于我,实惟尔先。迈种之美所滋,裕后之祥乃茂。昔枢柄之云总,已贲维师;今鼎席之是居,益兼右相。褒荣偕峻,庆灵弗诬,歆此纳书,保尔显阀。”胡宿《文恭集》卷二一有《集贤相宋庠祖母贾氏可特追封楚国太夫人制》。制曰:“敕:亮天工者政之先,尊人本者义之率。惟国爵之重,弥大于孙谋;则家庙之荣,益延于祖配。所以厚民风而昭国体也。以尔具官某祖母某氏,贤有至行,穆著柔风。作合名门,尽虔共中馈之美;交修善道,得辅佐君子之宜。覆育垂慈,燕诒著庆,惟孙经哲,若时奋庸。进增汤赋之名,升荐密章之刻。句吴已宠,全楚用荒,尚歆告第之荣,益右充闾之美。”
按:关于宋耀生卒年,《荆南府君行状》曰:“宋受禅,铨符追集,调蔡州团练判官,谢病不行。俄而易箦,年四十八。”北宋建立在建隆元年(960)正月,宋耀卒于是年,由此逆推知约生于后梁乾化三年(913)。
父玘(949?—1017),又名珣,行五。早孤,依母贾氏,以孝闻邑中,与隐士邢敦游。年四十始游京师,太宗端拱二年,明经及第,释褐为宁州襄乐主簿。历江州司理参军、常州掾、光州录事参军、安州应山令、终荆南节度使推官。天禧元年卒。宋时追赠太子中允,再赠屯田员外郎,更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封秦国公,更封荣国公,进封郑国公。治《春秋》三家,长于《左氏》,治狱有阴德。娶王氏、高氏、后王氏、钟氏、朱氏。庠、祁即钟氏所生。
《文集》卷六二《荆南府君行状》:“先府君蚤孤,事母贾夫人至谨。诸兄以宦学,远或千里,近或数年乃还。唯府君朝夕瞻省,以孝闻邑中。里人刑敦盘桓遁世,罕通谢问,独以府君为益者之友。治《春秋》三家,长《左氏》。……年四十,亲友劝以仕,始游京师。太宗端拱二年明经及第,为宁州襄乐主簿。时四方饟道数棘,外台郑文宝檄府君行部中,董索输护,如令而办,大见褒识。代还,调江州司理参军。慨然叹曰:‘是不足为仁耶?位无大小,顾力行何如耳。’因精思于讯鞫爰书之间。属邑尉邢积捕疑盗数十人,锻锢周密,移之郡狱。太守李朝以证左明具,即俾论死。府君疑有枉状,因微挺囚械,物色以问之,囚对不仇,乃自白于朝。朝弗察,府君即申牒:‘大狱四十日,所以防冤诬,尽情实。今旬甲未浃,不敢如教。’朝大怒。居数日,邻州获真盗,自首于官,传檄株送。朝执书惭且骇曰:‘掾其神乎!’……居官八年,弗得代。时故贰卿文定赵公以美俗使江表,廉其淹恤,疾置言状。是冬,集吏部,复掾常州。三考皆最。掌狱凡十年,所蔽数千,无一諈诿者。……俄为光州录事参军、安州应山令、江陵府从事。……居六官,更三十载,结考十七,讫无玷漏。而间关栖迟,终不获迁。力与命其相戾也。雅性强记,暗诵诸经及梁《昭明文选》,以教授诸子。遇家人嗃嗃严厉,虽盛暑必正冠束带。居常讽梵书,日十数过,以为常。……天禧元年,调都下,疾终于僦庑,实六月二十九日。……五合姓,曰高氏,曰二王氏,继以钟氏,最后朱氏。……天圣五年郊祀,诏书一追赠府君为太子中允。……明道东耕,再赠屯田员外郎。……景祐二年,圜丘礼成,进加今赠。”荆南府君即父宋玘,终荆南节度推官。
《神道碑》:“父玘,终荆南节度使推官。……至公之兄弟遂大显。自曾祖而下并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开齐、楚、秦三国为公。……妣王氏、高氏、王氏、钟氏、朱氏。”《元宪碑》:“父玘,端拱二年以明经及第,治狱有阴德,终荆南节度推官。”
《文集》卷六二《叔父府君行状》:“同祖兄六人,曰玮,终安州云梦令;曰琚,曰璩,曰现,皆文行孝友,不及仕途;曰珣,终江陵府节度推官,赠工部郎中;曰昱,举进士。”文中所列六人加宋位合七人与《荆南府君行状》所列七人仅“珣”一人名字不同,又江陵府节度推官即荆南节度推官,颇疑珣乃玘之别名,待考。
胡宿《文恭集》卷二一有《集贤相宋庠父玘累赠中书令兼尚书令追封荣国公可进封郑国公制》。制曰:“敕:相王室者德之盛,尊考庙者孝之隆。惟庆源之深长,则灵气之回复。时乃冢嗣,柄吾大钧,属当赞策之辰,爰举纳书之典,恩礼须究,名数乃宜。具官某父某,位不配才,性惟合道。诚心恕物,仁何止于放麛;阴德在民,庆乃昌于纳驷。挺生良器,用乂本朝。向总率于繁机,已进褒于先烈。三师升冠,二令兼荣。今膺拜于文昌,益进疏于大国。遂荒原武,寔曰陪京。弥昭爵命之崇,滋厚烝彝之荐。尚歆祢室,益右庆门。”
胡宿《文恭集》卷二一有《集贤相宋庠母王氏可追封越国太夫人母高氏可追封汉国太夫人母王氏可追封秦国太夫人母朱氏可追封燕国太夫人制》。制曰:“敕:岩路延登,有国繄其弼亮;亲庙崇饰,故事著于追褒。谊惟继嫡之均,时乃宠灵之洽。具官某母某氏,柔明著范,淑哲含风。以门阀之华,来嫔盛德;因图史之训,居法宪言。存著善猷,没章遗懿,右乃哲嗣,践于中阶。妥当枚卜之初,弥积先慈之感,愍章前峻,胙典益加。考按舆地之图,进崇大国之号,用昭庆善,胥示恩荣。庶几原穸之灵,尚识治朝之渥。”
按:江陵府从事即荆南节度推官,前者是泛称,后者是具体称谓。江陵府即荆南,五代时又称南平。《宋史》卷八八《地理志四》:“江陵府,次府,江陵郡,荆南节度。”从事,节度使、观察使幕职官总称。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幕职官”条:“节度使、观察使各置判官、推官一人,及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一人。”“从事、州从事。源于唐时使府幕职官泛称部从事、从事。”同书“从事郎”条:“简称从事。……《宋史·选举志》4:‘凡选人官阶为七等,其四曰防御、团练、军事推官,军、监判官,即后来从事郎。’”(2)故可用“从事”称“节度推官”。又《荆南府君行状》在叙述“江陵府从事”之后云“居六官更三十载”,而后卒,则是以江陵府从事为其父终官。而《元宪碑》《神道碑》均言父玘终荆南节度推官,可知江陵府从事即指荆南节度推官。
关于宋玘生卒年,《荆南府君行状》曰:“年四十,亲友劝以仕,始游京师。太宗端拱二年明经及第。”《元宪碑》曰:“端拱二年以明经及第。”由端拱二年逆推,则最迟生于后汉乾祐二年(949)。《荆南府君行状》:“天禧元年,调都下,疾终于僦庑。”知卒于天禧元年(1017)。
母钟氏,出身显贵,后追封晋国太夫人。
《元宪碑》:“公实钟夫人所生。”《文集》卷六二《荆南府君行状》:“郊、祁,钟出也。”胡宿《文恭集》卷二一《集贤相宋庠母钟氏可追封晋国太夫人制》:“敕:任天下之重,国以贤为本;稽内治之则,母以子而贵。况存著慈范,而挺生杰才,时则相予,庆缘裕后。宜举追褒之典,用旌贤善之风。具官某母某氏,出高华之门,蹈柔嘉之则,来仪名阀,承训大家。间于两社之占,实生哲辅;徙乃三邻之学,遂跻大儒。属当肇位之升,倬冠烝髦之首。粤从枢筦,入正台阶。载崇陪幄之联,弥动累茵之感。褒章前峻,淑德益宜。进胙参墟之封,增昭亲庙之懿。厥灵不泯,兹渥是歆。”
继母朱氏,安陆人。
《文集》卷六二《荆南府君行状》:“五合姓,曰高氏,曰二王氏,继以钟氏,最后朱氏。”《麈史》卷中“度量”条:“宋元宪,继母乃吾里朱氏也,与仲氏景文以未第,因依外门,就学安陆。”
按:钟氏、朱氏二人非亡继关系。《宋史》卷四七八《舒元传》:“舒元,颍州沈丘人。少倜傥好学,与道士杨讷讲习于嵩阳,通《左氏》及《公》《穀》二传。与讷同诣河中谒李守贞,与语奇之,俱馆于门下。守贞谋叛,遣元与讷间道乞师江南。江南遣大将军皇甫晖等率众数万次沭阳,为之声援。会守贞败,元与讷留江南。元易姓朱,杨讷更姓名为李平。……宋初,从平李重进,改沂州防御使。为滑州巡检使,与节帅不协,诬奏元为同产妹婿宋玘请求。事得释。诏元复姓舒氏。开宝五年,为白波兵马都监。太平兴国二年,卒,年五十五,特赠武泰军节度。”据《舒元传》,其为妹婿请求官职一事当在开宝五年(972)之前,此时宋玘尚不满三十岁,已娶朱氏。朱氏卒于天圣八年(1030),宋庠、宋祁兄弟为钟氏所出,分别生于至道二年(996)和咸平元年(998),疑钟氏与朱氏二夫人尝同在,二人当非亡继关系。王瑞来《二宋年谱》亦认为钟、朱二夫人“非为亡继关系”(3)。
舅舒元(923—977),因战乱易姓为朱。卒于太平兴国二年。
《宋史》卷四七八《舒元传》:“舒元,颍州沈丘人。……会守贞败,元与讷留江南。元易姓朱。……为滑州巡检使,与节帅不协,诬奏元为同产妹婿宋玘请求。事得释。诏元复姓舒氏。开宝五年,为白波兵马都监。太平兴国二年,卒,年五十五,特赠武泰军节度。”舒元尝易姓朱,其同产妹朱氏为宋玘夫人。
舅朱氏。行四,曾掾英州。
宋庠《元宪集》卷三《送外门朱秀才见访都下却归安陆旧隐》诗自注云:“予昔侨居安陆,小圃正在翁宅之南。”据宋庠《送英州理掾朱舅》(《元宪集》卷三)、宋祁《送四舅朱掾赴英州》(《文集》卷一九),知舅排行第四,曾为英州理掾。宋庠另有与朱舅诗《和朱舅暮春积雨》(《元宪集》卷一一),宋祁另有与朱舅诗二首文一篇,即《文集》卷一九诗《喜同朱舅秀才小饮》、《文集》卷二〇诗《舅氏自寿阳由京师归安陆》、《拾遗》卷一五文《送英州理掾诗序》。
伯父玮,终安州云梦令。
《文集》卷六二《荆南府君行状》:“同母昆弟七人:长曰玮,终安州云梦令。”《文集》卷六二《叔父府君行状》:“同祖兄六人:曰玮,终安州云梦令。”
伯父琚、璩、现,三人咸先父玘而殁,文行孝友,不及仕途。
《文集》卷六二《荆南府君行状》:“同母昆弟七人:长曰玮,终安州云梦令;次曰琚,曰璩,曰现,咸先殁。”
《文集》卷六二《叔父府君行状》:“同祖兄六人:曰玮,终安州云梦令;曰琚,曰璩,曰现,皆文行孝友,不及仕途。”
叔父昱,举进士,早逝。
《文集》卷六二《荆南府君行状》:“弟曰昱,举进士,早世。”
叔父位(?—1018),少孤,喜游侠,重然诺,通戴氏《礼记》及《周》《仪》。端拱元年明经释褐,补陇州陇安簿。历虔州石城簿,耀州观察推官,静安军节度推官,大理丞、出宰大名府朝城县,太子右赞善大夫、宰河南登封,殿中丞,通判麟州,判镇戎军,终国子博士。天禧二年卒。天资强济,于法令尤邃,有吏才,曾为寇准所赏。与父玘容貌克肖。娶王氏,继娶孙氏。子郁。
《文集》卷六二《叔父府君行状》:“府君少孤,逮冠,喜游侠,重然诺。……通《戴氏礼》及《周》《仪》二书。太宗端拱元年以明经释褐,补陇州陇安簿。再调虔州石城簿。代还,以结课尤异,迁耀州观察推官。……又调静安军节度推官。……冬,进改大理丞、出宰大名府朝城县。以建封之庆,就改太子右赞善大夫,仍赐五品服,移宰河南之登封,……列进殿中丞,俄而通判麟州,又移镇戎军。天禧初,有司稽劳,转国子博士。……以天禧二年某年月日启手足于京师。前夫人王氏,后夫人孙氏封长安县君,皆前卒。子一人,曰郁。……府君天资强济,于法令尤邃,前后操吏治,详民慝。文牍倥偬,群虑眩而不解,府君一见皆唾掌立决,情得奸露,人人厌伏。故所莅之政,旬未浃而声已驰矣,使轺郡将,争为荐宠。忠愍寇公抚全魏,闻朝城之政,恨知君晚。……与江陵府君华颠从官,比诸昆最寿,而姿宇风韵,纤微克肖,虽近亲昵友,或不之辨。”
按:宋位之生年,《叔父府君行状》曰:“比诸昆最寿。”则位寿高于玘。位卒于天禧二年(1018),即玘卒天禧元年六月之明年,又称位为“叔”,则位生年在玘之后。较玘晚卒一年,而年寿高于玘,且生于玘之后,则位当于生于乾祐二年(949)玘生之后或乾祐三年(950),而据《荆南府君行状》《叔父府君行状》,玘与位同母,且他们之间还有同母兄弟昱,则其母二年生三子。十月怀胎方得生育,此种生育之状显然不合常理,疑有误。宋位之生年,待考。
兄邡,后王氏所出,早夭。
《文集》卷六二《荆南府君行状》:“三子,长曰邡,早夭。仲曰郊,季曰祁。邡,后王氏出也。”
兄庠(996—1066),字公序。初名郊,字伯庠。至道二年生于江州,治平三年卒于京师。封莒国公,徙郑国公。谥元宪。子五人,充国,尚书都官郎中;均国,国子博士;其他三子早卒。女一人,封寿安县君,嫁太子右赞善大夫庞元中。孙八人。
《元宪碑》:“治平三年四月辛丑,司空致仕郑国公薨于京师。……其年封莒国公。……英宗即位,以为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加检校太师徙封郑国公。……享年七十一。……公初名郊。在翰林时,有指公姓名傅以他说者,仁宗以语公,公因请更之。”《宋史》卷二八四《宋庠传》:“宋庠字公序……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宋庠卒于治平三年,享年七十一,知其生于至道二年。
《文集》卷二〇《庞秘校掾九江兼归汝南迎侍》诗尾自注:“先君昔掾九江,予与伯氏皆生于廨舍。”九江即江州。
《元宪碑》:“子男五人:充国,尚书都官郎中;均国,国子博士;其三人早卒。女一人,封寿安县君,嫁太子右赞善大夫庞元中。孙八人。”
按:关于宋庠的谥号,《元宪碑》:“谥曰元宪。”《宋史》卷二八四《宋庠传》:“谥元献。”《宋史新编》同。《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六:“宋庠,郑国元献公。”《(嘉靖)应山县志》卷下:“宋司空郑国公宋元献公。”晏殊,谥元献。殊至和二年卒,先于宋庠十一年。范镇《神道碑》、王得臣《麈史》、陆游《老学庵笔记》、蔡绦《西清诗话》等皆称宋庠谥“元宪”,又四库馆臣辑宋庠文集题为《元宪集》。盖“元献”与“元宪”音同,又宋庠与晏殊交往密切,后人由此而混淆。今从《元宪碑》。
妹三人,一适谢煜,一适胡昕,一适李公佐。
《文集》卷一一《送蒙城簿谢煜先辈》题下原注:“案:谢妻即祁女弟。”
《文集》卷六〇《胡府君墓志铭》:“昕为光禄寺丞、开府兵曹参军,余之女弟实归之。”
宋庠《元宪集》卷五《李公佐归汉东》题下自注:“予之妹婿。”
从兄弟郁,叔父位之子,以族父之荫入仕,曾为荣州录事参军。
《文集》卷六二《叔父府君行状》:“子一人,曰郁,以族父之荫,今为荣州录事参军。”
夫人刘氏,封彭城郡君。
《神道碑》:“娶刘氏,彭城郡君。”
子十五人。依次为定国、不及名、靖国、彦国、惠国、辅国、奉国、祚国、顺国、佑国、亮国、保国、嗣国、俊国、广国。
《神道碑》:“子男十五人:定国,进士及第,终太常博士;次不及名;靖国;彦国,国子博士;惠国,尚书虞部员外郎;辅国;奉国;祚国,太子右赞善大夫;顺国,大理寺丞;佑国,终秘书省正字;亮国;保国,大理评事;嗣国;俊国;广国,太常寺太祝。嗣国早亡。”《碑》言“十五人”,而实列出有名者十四人,又有“不及名”者一人。《宋景文公笔记》卷下《右铭》:“若等兄弟十四人。”又明指为十四人,《右铭》作于祁卒前不久,当可信。聚珍本《景文集》唐庚序曰:“元符二年,其子衮臣为利路转运判官,予典狱益昌,始得尚书所为文,读之粲然。”则祁有子为“衮臣”,然其名不合取名之常例,颇疑“衮臣”为字。待考。
定国,进士及第,嘉祐三年为著作佐郎、签书判官厅事,终太常博士。
《长编》卷一八八:嘉祐三年“十一月辛未,太常博士、秘阁校理、知滨州王起,著作佐郎、签书判官厅事宋定国,各追一官勒停”。《神道碑》:“定国,进士及第,终太常博士。”
靖国,熙宁四年前后为将作监丞,八年前后为国子博士、同知宗正丞,十年以前为开封府推官,此后知密州。尝与欧阳修交往。
《长编》卷二二七:熙宁四年“诏将作监丞宋靖国、权发遣户部判官吕嘉问相度以闻”。《长编》卷二六六:熙宁八年“国子博士、同知宗正丞宋靖国,内侍高品卢世永降一官”。《长编》卷二八四:熙宁十年“庚子,诏国子博士、开封府推官宋靖国知密州。以御史知杂蔡确言靖国人物庸下,众所轻鄙,因缘附托,久官京师,乞别与一闲慢差遣故也”。明王祎《大事记续编》卷四二:“宋庠《纪年通谱》,欧阳修语宋靖国曰:‘魏武定元年当在大统九年,不当在八年。’”
彦国,尝官国子博士、大理寺丞,夫人为参知政事程戡女。
《神道碑》:“彦国,国子博士。”《乐全集》卷三六《程公神道碑铭》:“七女,适供奉官郭承则,殿中丞崔良孺,大理寺丞宋彦国,虞部员外郎文恭祖,侍禁、閤门祗候王咸允,杭州节度掌书记孙贲,濮州推官李恂。”
惠国,尝官尚书虞部员外郎。
《神道碑》:“惠国,尚书虞部员外郎。”
辅国,尝官太常寺奉礼郎。
《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二《前太常寺奉礼郎宋辅国等并旧官服阕制》:“敕某:尔以亲丧去位,日月既除。其来造朝,复就官次。终身之孝,可不勉哉!可。”据题可知辅国尝官太常寺奉礼郎。
奉国,尝官太常寺太祝,官至奉直大夫致仕,宣和元年春卒。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五苏颂《孙文懿公抃行状》:“女子四人,长适戎州僰道县尉蒲献卿,早亡;次适太子中舍彭敏行;次适尚书都官员外郎勾谌;次适太常寺太祝宋奉国。”
王瑞来《二宋年谱》:“官至奉直大夫致仕,宣和元年春卒。”(4)
祚国,尝官太子右赞善大夫。
《神道碑》:“祚国,太子右赞善大夫。”
顺国,尝知剡县,又官大理寺丞。
宋高似孙《剡录》卷一《古令长》“皇朝令题名”有“宋顺国”。《神道碑》:“顺国,大理寺丞。”
佑国,终秘书省正字。
《神道碑》:“佑国,终秘书省正字。”
保国,累官至监济南龙山镇,迁大理评事,熙宁八年坐江汝猷毁谤案,降散官,黄州安置。后尝任宣德郎、通直郎。元符元年除官,寻卒。与王安石交厚。崇宁三年入元祐党籍。
苏轼《仇池笔记》卷上“佛菩萨语”条:“济南龙山镇监税宋保国出其所集王荆公《华严解》。”《长编》卷二六八:熙宁八年“大理评事宋保国降散官,黄州安置”。《长编》卷五〇四:元符元年“三省检会元祐七年宣德郎宋保国奏请太皇太后行躬诣太庙之礼。诏故通直郎宋保国追毁出身已来文字除名”。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八有《答宋保国书》,又卷二七有交游诗《酬宋廷评请序经解》。《宋元学案》卷九八将宋保国列为“荆公学侣”。宋李心传《道命录》卷二《元祐党籍碑》列有宋保国。
俊国,尝官秘书省正字。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二《翰林学士丞旨宋祁遗表男俊国广国守秘书省正字令持服制》:“敕某等:尔考承密命于翰林,而不幸至于大故。眷怀旧德,甄序尔官。往其有成,祗服予采!可。”
广国,尝知剡县,太常寺太祝,秘书省正字。
宋高似孙《剡录》卷一《古令长》“皇朝令题名”有“宋广国”。《神道碑》:“广国,太常寺太祝。”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二《翰林学士丞旨宋祁遗表男俊国广国守秘书省正字令持服制》:“敕某等:尔考承密命于翰林,而不幸至于大故。眷怀旧德,甄序尔官。往其有成,祗服予采!可。”
孙十人。
《神道碑》:“孙十人:松年;延年,光禄寺丞;儋年,进士及第,试秘书省校书郎;羲年,试将作监主簿;昌年,未仕;姚年,太庙斋郎;颐年,大理评事;余尚幼。”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二《宋祁遗表孙松年延年颐年并守将作监主簿制》:“敕某等:贵臣之世,贤者之后,朕所不能忘也。故尔等皆在冲幼,而列于工官。兹所以佑序尔家,亦云至矣,尔所以保其禄位,可不勉哉!可。”
(1) 王瑞来《知人论世:宋代人物考述》,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27页。
(2)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年,第542、576页。
(3) 王瑞来《知人论世:宋代人物考述》,第129页。
(4) 王瑞来《知人论世:宋代人物考述》,第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