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悲愤
- 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
- fu6AA7
- 2559字
- 2025-02-02 19:18:45
林祥身为崔易岭的妹夫,且是有求于人的妹夫,便派人火速回家,取来书房中早已备好的一个锦盒。随后,他前往望月阁,结清了他们包厢的账目,并额外挑选了几样精致的点心,与锦盒一同置于一个宽大的食盒之中。最后,他将这食盒交给了在望月阁包厢外等候崔易岭的小厮,嘱咐说这是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心意。...
小厮自然识得林祥,见状连忙进屋禀报。林祥并未阻拦,不多时,崔易岭便现身了。
他虽饮了些酒,但身上酒气并不浓重,面色如常,眼神清澈,显然并未醉酒。
“崔兄。”林祥率先开口。
“林侍讲。”崔易岭回应道。尽管他年长林祥一岁,但林祥已入朝为官,且其妹尚未与他完婚,因此崔易岭的称呼随了大众,不过态度上更显亲近。
作为读书人,虽说文无第一,但面对六元及第的状元郎,谁能不心生敬意与向往呢?“真是巧遇,不如一起喝几杯?”崔易岭诚邀道。
林祥却婉拒了:“不打扰你们的雅兴了,家中还有琐事需处理。”
一番推辞后,崔易岭注意到了留下的食盒。他打开一看,上层是各式点心,而下层则藏着一个锦盒。打开锦盒,只见里面躺着一条粉色珊瑚手串、两只蝴蝶发簪、三支形态各异的桃花流苏发钗,还有一包圆润的珍珠。更令他意外的是,锦盒底部还垫着一本书,他仔细一瞧,竟是一本前朝的游记手札,正是他妹妹平日里喜爱的杂书。
崔易岭心中暗自好笑,原来如此,难怪他会如此大方地结清账单,原来是有求于自己啊!
这种经历对崔易岭来说还是头一遭,毕竟他姐姐定亲出嫁时,他并未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不过,这种感觉并不坏,反而让他觉得林祥对自家妹妹颇为上心。
这顿饭,崔易岭吃得有些心不在焉。他将食盒带回,向众人讲述了事情经过。大家纷纷拿出点心品尝,自然是崔玥的份。
崔玥脸颊绯红,感觉脸上滚烫。她匆匆接过锦盒,小跑着回到了自己的屋子。众人的调侃目光让她羞赧不已。
回到屋内,她屏退众人,扑到床上,这才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锦盒。这份突如其来的礼物让她既惊喜又意外。她仔细端详着每一件首饰,然后坐到梳妆台前,逐一试戴。每一件都让她爱不释手,心中不禁疑惑:这些真的是他特意为自己挑选的吗?真好看!
崔玥并非没有更好的首饰,但这份礼物的意义却与众不同。这是她的未婚夫特意送给她的。而且,他还知道自己的喜好,特意送来了这本她从未看过的游记手札。她翻了几页,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脑海中一片混乱,脸上的笑容却始终未曾消失。突然,她想到了一个问题,脸上的笑容逐渐淡去:自己该送什么给他作为回礼呢?
崔玥陷入了甜蜜的“烦恼”之中。而另一边,崔易岭回到房间后,却发现妻子对他的态度突然变得冷淡了些。他心中疑惑不解,自己今日才放假回家,应该没做什么惹妻子生气的事吧?就连放假前也未曾有过啊?
他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妻子幽幽地开口:“当初我们定亲后,我好像从没收到过夫君特意送给我的东西。”
崔易岭顿时如芒在背,心中一阵慌乱。妻子看他沉默不语,又继续说道:“仔细想想,不止是定亲后,成亲后除了生辰之外,我也没收到过夫君的礼物呢。”说完,她轻轻叹了口气,整个人显得失落不已。
崔易岭:“……”
他万万没料到,刚拿妹妹开了个小玩笑,转眼间霉运就降临到了自己头上。“我懂了!”他心中暗道。
他急忙在心中盘算着手头剩余的银两,身为国子监的学生,即便成了家,收入也仅限于每月那份固定的月银,显然是不够用的。因此,父母时常会额外给些银两,以资助他购书、应酬。估摸着手里还有个几百两银子,买件像样的首饰应该足够了吧?不,一件怎么够,娘子要有,公主那边也不能落下。如此一算,手头竟显得有些拮据,这段时间得精打细算过日子了。
如此一来,崔易岭对林祥的情感变得复杂起来。未来的妹夫啊,你即将入朝为官,有了稳定的俸禄,那我可怎么办呢?
这日子还让不让人过了?!
林祥自然不知准大舅子的“苦闷”,他选择此时送礼,一是因为恰巧遇到了,二是因为他即将外任。...
近日,有位同知因家中父亲去世需守孝,职位空缺,需另选合适人选填补。
同知虽为正五品,在京城不算显赫,但在地方上却是知府的副手,若以现代视角来看,其地位相当于副市长,职责繁多,涵盖盐粮管理、防盗、江防、河工、水利、军籍清理、民族安抚等诸多方面。而此地的同知情况更为特殊,因四品知府病重,实则已是在“代理知府”之位,若非因守孝,那位同知是万般不愿离开的。
林祥这一去,短期内便无法再回京城,因此他得赶紧把礼物送出去。
回家后与林如海一提,林如海不禁眉头微蹙。
他自己当年探花及第,仕途顺畅,如今四十有余便已是正三品京官,而他儿子或许仕途更为顺畅。
年仅十七,外任便是正五品同知,若知府三年内不幸离世,儿子便能升至四品,那时才不过二十出头!
对于任职地点,林如海也颇为满意,既非富庶却危机四伏的江南,而是紧邻江南的霖海府。
此地既不属上府,也不属下府,气候宜人,无严寒瘴气之扰。
贾敏初时有些不舍,但听夫君说这地方不错,此时外任正是时机,便也释然,继而又感遗憾:“你这一去便是孤身赴任,都怪你,把婚期拖得这么晚,若是你现已成家,我也不必担心无人照料你。”
林如海认为此事无需再提,木已成舟,况且儿子以往四处奔波,也未见得照顾不好自己。
林如海唯一的担忧是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人手。
京城龙蛇混杂,又正值敏感时期,他们或许有所顾忌,未敢轻举妄动,但一旦儿子离京赴任,他们或许就会按捺不住。
这份忧虑,林如海并未在贾敏面前表露。
“你还年轻,缺乏经验,虽有些许历练,但终究未身处其位。我让景先生随你去帮衬一阵,还有宿夫子的长子,你也一并带去。”
景先生乃林如海幕僚之一,精通刑名、钱粮等事务,正是林祥当前亟需的人才。
宿夫子的长子虽为童生,科举无望后曾数度担任县令师爷,后因县令遭遇不测而返乡。林如海当初聘请宿夫子为黛玉授业,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只是林如海未曾料到,儿子竟这么快就要外任了:“你到任后行事切勿急躁,事缓则圆。有些事即便你再看不惯,也不可特立独行。”
诸如地方官员的三节两寿、京官的炭敬等习俗,林家岂会缺那点银子?
自然不缺。
但你若不收,上下同僚都会视你为异类。在这种环境下,你若还想有所作为,众人都会提防你,甚至想方设法排挤你,因为你不是他们中的一员,有可能将他们拉下马。既然如此,他们自然会先下手为强。
当然,这些潜规则可以置之不理,但其他方面,务必牢记不可越界。
收点银两无妨,但若贪得无厌、草菅人命,那便是另一回事了。
林祥闻言,无奈笑道:“父亲,您觉得我像是那种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