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于谦的纠结

朱冀闻言尴尬的笑了笑道。

“岳父,这事其实也不能怪我啊。

那余家庄可是整个京城除了皇宫之外,保密做的最好的地方了!

余家庄的人每天都在做什么,除了他们自己人,外人不可能打听得到。

而且,余家庄是周寿的地盘,我们就算想要派人过去打听,也得经过人家同意才行啊!”

这时,王保也上前一步替朱冀打圆场道。

“于少保,这事的确是怪不得朱指挥使。

毕竟,余家庄目前的管事,可是先前东厂的三档头,号称算无遗策的薛保衣。

有他守着余家庄,别说锦衣卫了,就连我们东厂也根本插手不进去。”

于谦先前的确是对朱冀挺失望的,但被王保这么一说,心里反倒松了一口气。

“算了,此时也不是说这些的事情。

告诉你们这些事情,主要是想让你们知道,即便到时候真的天下大乱,凭借周寿送我的这些大炮和开花弹,想要守住京城还是轻而易举的。”

“只不过,利用太上皇当做诱饵,将所有心怀不轨的人都给引诱出来,我还是觉得有些太过冒险的。”

“别的暂且不说,到时候若是真的打起来了,太上皇的安危,可就没人能保证的了了。”

虽然于谦说的不是很明白,可不管是朱冀还是人精的王保,立马就听出了他这话的另一番含义。

那就是,朱祁镇若是真的被当成诱饵,朱祁钰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可以光明正大弄死他的机会。

周寿给的办法的确是好办法,只需要牺牲一个本就该死的朱祁镇,就能给大明换来至少十年以上的安宁。

这笔买卖不管怎么看,都是十分的划算。

换做任何人来做这件事,在有必胜的把握的前提下,都不会毫不犹豫的将朱祁镇给卖了。

只可惜,执行这个任务的人是于谦这个有些迂腐的过了头的人。

他绝对不是那种为了胜利可以牺牲一切的人。

纵使他心里也觉得朱祁镇就应该死在土木堡惨败之时,可他依旧没办法说服自己,利用这种手段,帮朱祁钰除掉朱祁镇。

朱冀的性格和于谦很像,都是那种宁折不弯的人,自然也不会去选择这种不太光明的事情。

可王保不同,他此时的身份和地位,都是朱祁钰给与的,不管世道如何变化,他都会坚定不移的站在朱祁钰这边。

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别说使些阴招,弄死朱祁镇这个太上皇了。

就算是朱祁钰让他去亲手勒死朱祁镇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执行。

在见到于谦二人面露为难之色的时候,王保却是毫不犹豫的站出来说道。

“咱家知道于少保你们有些于心不忍,不愿意去做这种不太光明的事情。

既然你们不方便出手,那就让咱家这个阉人来好了。

反正,咱家自打坐上东厂厂公这个位置,就已经和好名声没什么关系。

咱家根本不在乎,身上再多背负一个罪孽。”

其实于谦心里本就没打算,让任何人来背负这个骂名。

因为,他还没决定好,到底要不要按照周寿说的那样去做。

可此时王保却主动跳出来要替众人背负这个骂名,属实是让他有些意外。

他苦笑着看着王保说道。

“王公公,咱们现在讨论的不是谁来背负骂名的问题,而是咱们到底该不该,利用太上皇来做这种事情的问题。”

“何必这么麻烦和纠结。

庆云候既然觉得这是个将所有心怀不轨之人一网打尽的机会,咱们就应该把握好这个机会才是。

难不成于少保你觉得,万一太上皇重登大宝,他会大方的放过你吗!”

这话一出,不光是于谦就连朱冀的表情也跟着变了。

他们先前考虑的是,该不该利用朱祁镇的问题,却忘了朱祁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虽然朱祁镇翻盘的可能性并不算高,可终究还是有可能的。

万一石亨等人的目的达到了,朱祁镇如愿的重新登上帝位,他于谦必然是第一个要被处死的人。

尽管于谦并不害怕死亡,可朱冀却并不想于谦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死在朱祁镇的手中。

而且,于谦若是死了,他这个于谦的女婿估计也要拉上陪葬。

他自己的生死倒是无所谓,可自己的妻儿老小又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他将于谦拉到了一个角落,眼中满是恳求的看着于谦说道。

“岳父,太上皇复辟的可能虽然小,但也并非绝对没有可能,若是他真的重新坐上那个位置,咱们父子俩可是一个都活不下来。

我虽然不害怕死,可您也要为您的女儿和外孙考虑一下吧。

若是真的到了那一天,太上皇也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这话就仿佛一根钢针一般,狠狠的扎进了于谦的内心。

于谦自问自己一生光明磊落,不惧怕任何威胁和艰苦,唯独有一件事是让他始终无法开怀,那就是没能给妻儿老小挣来一个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说出去可能都没人相信,他堂堂一个二品尚书,平日里居然还要妻子做些针线活来贴补家用。

自己的女儿更是因为营养不良,险些在生产的时候力竭而死。

虽然后来万贞儿任他做义父之后,余家和朱冀一下的生活得到了不少的改善。

可那毕竟是人家给与的,并不是他为家人赚来的。

每每想到这里,他的心就仿佛有一千只蚂蚁在不停的啃咬一样,让他十分的难受。

日子过得艰难些也就算了,毕竟他们吃喝还是的能保证的,总比那些连饭都吃不上的饥民要强得多。

可若是他们吃了一辈子的苦,最终还要被自己连累而死,那到了九泉之下,自己又该如何面对他们。

意识到这点后的于谦,人生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一生清廉忠贞,到底是对还是错。

他想起周寿曾经跟他说过的一句话。

这世上并不是非黑即白,不贪财的清官也有庸碌之辈,揽财无数的官员也有能臣干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