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皇城内外人心惶惶,朝堂之上群臣激愤。锴镇国,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君王,如今却被新欢迷了心智。
那新入宫的美人,柔媚浅笑间尽是蛊惑之力,在她的软语央求下,锴镇国不顾江山社稷,执意要带五万铁骑奔赴颓英山避暑。
群臣闻之,纷纷进宫劝谏。兵部尚书李普颤颤巍巍地跪地叩首,血泪俱下:“陛下,如今边疆烽火未熄,大同兵事告急,国内又有天灾,农事待兴,五万骑兵关乎国运,怎可轻动啊!”言未尽,已泣不成声。
年少有为的新晋御史范淹冲亦挺身而出,言辞恳切:“陛下,京城乃国之本命。一旦离京,朝纲必乱,奸佞恐趁虚而入,望陛下收回成命!”殿内诸臣,或痛心疾首,或义愤填膺,皆望君王回心转意,庄重严穆的朝堂俨然成了一锅乱的粥。
“放肆!好,你说,谁是奸臣!”锴镇国怒吼道。
无人作答。
“三十大板!”锦衣卫将范冲淹拖下。
锴镇国却端坐龙椅之上,面沉如水,目光扫过群臣,心中虽有一丝动摇,可转头看见新欢那娇柔委屈模样,瞬间心软。未几,他大手一挥,下令整军出发。五万铁骑扬尘而去,满天飞尘遮住了百姓的眼睛,也遮住了夏朝的未来,京城百姓侧目,忧心忡忡。
待到颓英山,避暑的行宫里夜夜笙歌,珍馐美馔流水般供上。而京中诸事,果如群臣所料,乱象渐生。此时的锴镇国却仍沉浸在温柔乡,不思归期。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不过月余,他竟听信新欢枕边风,决意禅位于李氏。
消息传出,举国震惊。那一日,禅位大典上,锴镇国身着常服,亲手将玉玺交与李唐。台下群臣,有惊愕、有愤怒、有绝望,却无力回天。山河倾危,只在君王一念之间,自此,王朝步入风雨飘摇,前路未卜。
然江山易主,曙光初现。
那场朝野震动的变故后,锴镇国远遁颓英山,在温柔乡中沉沦,将万里河山弃之不顾,禅位诏书一下,李氏就此扛起这千疮百孔的江山。
初登大宝的李氏,面对的是朝堂上的乱象丛生。官员们心怀鬼胎,党同伐异者有之,尸位素餐者亦有之,边疆战报和各地灾情奏表纷至沓来,亟待处理。
但李氏毫无惧意,他自幼饱读诗书,胸有治国韬略。
每日破晓之前,李氏便身着朝服,端坐在龙椅之上开启朝会。面对接踵而至的难题,他沉稳应对。商讨赈灾事宜时,户部尚书面露难色,称府库空虚难以支撑。
李氏目光如炬,立刻责令彻查各地贪腐,借贪腐资金,筹够物资,又巧妙调配物资,调用南方富庶之地的余粮驰援灾区,解了燃眉之急。
边疆告急,敌军屡屡挑衅。各将们起初对这位新主心存疑虑,然而李氏亲自奔赴军营,检阅士兵,鼓舞士气,还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尽显英雄本色。他大胆启用青年才俊,这些将领蒙其赏识重用,冲锋陷阵,奋勇杀敌。
不久边疆形势渐趋稳定,北方狼族被全歼。
朝堂之上,他明察秋毫,严惩奸佞,提拔贤能。那些在锴镇国时期靠阿谀奉承上位的小人纷纷倒台;而有真才实学、一心报国的臣子得以重用。
数月过去,政令通达,百姓安居乐业,国库也慢慢充实起来。
尤其是那些上谏锴镇国的忠臣,纷纷被提拔重用。
民间传颂着李氏的贤明,起初对他即位心怀不满的人,也渐渐改变了态度。
虽历经波折动荡,但在李氏的精心治理下,王朝仿若熬过寒冬的枯木,重焕生机,朝着繁荣昌盛稳步前行,让人不禁感叹,这场风云变幻,竟成了江山重振的转机。
世人逐渐将那个昏庸的皇帝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