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小纪录片

“做高端画框?定制?”

小王师傅听得一脸愁容,他觉得现在和绣工们合作挺好的,一个框能赚百来块钱呢,一天顺利点能成十几个,不错了。

反倒老王师傅在一旁捋着胡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罗先生说得有道理,我们一直守着传统市场,倒没往这方面想过。只是这高端画框对我们来说算是个新鲜玩意,要做起来恐怕还得费不少心。”

“爸?真要做?”

“试一试不是坏事,当初我们试着做木框不也做的挺好吗?”

“对的对的!可以试试。”万俊辉插话说。

他的意志更鉴定,他是真不想一直做木工了,搞得现在呼吸肺里都是痒痒的,说不定就得了什么尘肺病之类的。

天天在这样的环境,即使带着口罩也不保险啊。

真能把这件事办成,那先不提收入会不会暴涨,光是环境的变化就足够让他欣喜,以前制银器铜器的多好啊,说出去也体面。

现在完完全全成木匠了。

另外一个徒弟感觉快四十了,他揣着手,表情木讷老实,只有罗秉文看过去的时候他会露出憨厚的笑容。

看来是没什么意见的,只是听师傅怎么说,他怎么做。

罗秉文听他们聊了会儿,发现几人的讨论有点歪了,就说道:“其实并不需要改变什么,你们以前怎么做的,现在就怎么做,只是尺寸可能要变一下。”

现在的画都是国际标准尺寸,和以前的老画不一样了。

罗秉文也只是随便提了个意见,师徒几人讨论的时候,他还在欣赏这个房间里面的藏品。

这些画框不但有镶金带银的,也有木制和铜制的,突出一个百搭。

似乎就是按照画的种类来选择用什么画框。

这和罗秉文的理念是一致的。

罗秉文目光移向一幅铜框画,这幅画夹在两描银的画框中间,很显眼。

它描绘的是纳西族盛大的祭祀场景,画面中人物很多,神态各异,而且各个都生动逼真,也不知道是哪位师傅画的,最少也得是个和罗秉文一样的4级画家。

铜框是最适合这幅画的,古朴的色调与画作的厚重相得益彰,仿佛将那段古老的历史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罗秉文决定了,以后自己的每一幅画完成,都和这家工坊联系一下,直接定制画框。

用料高级,手艺扎实,很难让人不喜欢。

这样的老工匠也不知道在全国有多少,反正在网上确实是很难找到的。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师傅都空有一身手艺,但在如今的时代,不懂得该如何用手艺赚钱。

于是大隐隐于市。

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手艺到底有多好,估计好多藏在市井里面的大师们还以为自己学艺不精,世界上比他厉害的人多得很呢。

来之前他就有长期定制的想法,只是现在更坚定了。

罗秉文想新建一个小号专门来记录这一类旅行中遇到的故事,主打哔站,毕竟长视频在抖音本就不吃香,没必要浪费这份精力。

某音还是发旅行中的各类作品。

于是回头说道:“我给你们拍个小纪录片吧?可以吗?”

“哈?”

“就是我也玩自媒体,录一个你们的制作流程,当然,肯定是不涉密的那种,视频完成后会先给你们看的。”

依旧是万俊辉最先反应过来,他年轻,知道罗秉文要做什么,也知道怎么和师傅师兄去沟通,于是这个提议很快就通过了。

罗秉文在丽江买了个索尼相机,一连几天都在这工坊里待着。

大概用了四天,他觉得素材也拍得差不多了,这才留在酒店,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这个新的哔站小号用的是他手绘的一张头像,只要见过他现实里的样子,或者出镜的视频,肯定一眼就能认出这是罗秉文本人。

名字取“罗秉文漫行游记”。

他先将这几天在工坊拍摄的素材进行分类。

几位师傅人也特别好,知道罗秉文要拍一部小短片,专门全流程做了一遍纳西传统银器,从选材到制作,丝毫没有向罗秉文隐瞒的意思。

按老王师傅的说法,他巴不得有人能学会这些技术。

本来现在会的人就不错,来学的人也不多,他很担心未来某一天自己的手艺会失传。

这些素材里有老王师傅精心挑选银料时专注的眼神,到小王师傅在高温下捶打银器时四溅的火花。从万俊辉细致雕刻铜框上东巴图案的专注神情,一件件精美作品在他们手中逐渐成型的全过程。

罗秉文开始剪辑,将匠人们制作工艺的细节一一展现。

为了突出传统技艺的魅力,他特意放慢了一些关键步骤的画面,如银器在炭火中逐渐变红变软,师傅们精准地在银器上錾刻花纹。

背景音乐也是精心挑选的纳西族民间乐曲,让观众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还不需要付版权费。

中间穿插了自己与匠人们的对话。

老王师傅讲述自己家族传承银器制作手艺时的自豪与感慨,小王师傅对坚守传统技艺的坚定信念,万俊辉对未来创新发展的期待。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有一种关于梦想和传承的感觉。

他越剪辑越兴奋。

感觉这部短片能爆啊。

都有点想把丽江的奖励拿了,把自媒体升到三级。

但还是忍住了。

经过两天的精心剪辑,这部时长约20分钟的小纪录片终于完成。罗秉文仔细地检查了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台词,确保没有任何疏漏。

随后,他带着几分忐忑的将视频发送给了工坊的师傅们,毕竟这是他们首次以纪录片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罗秉文希望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完成一部作品】

【是否要进行评分】

“不不不!”

罗秉文连连摆手,两级的职业能获得的积分特别少,以后无论去到什么地方,能用画来结算就一定得用画。

但系统的提示也让他放心了许多。

至少系统已经认可他了。

没过多久,万俊辉就打来电话,声音中满是兴奋:“罗哥,视频我们看了,太棒了!把我们想表达的,还有我们这手艺的魅力都展现出来了。”

罗秉文听后,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你们满意就行,这样一说我就放心了。”

得到匠人们的肯定后,罗秉文登录“罗秉文漫行手册”这个新账号,上传了这部纪录片,取名:《纳西银器匠:岁月锤炼的指尖传承》

并配上一段文案介绍:

“在漫行的旅途中,我遇到了这样一群非遗人。他们在喧嚣的时代中坚守着古老的纳西族传统银器制作技艺,用双手赋予金属灵魂。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传统技艺的坚守与传承。”

本来他只想用这个账号发点旅行中遇到的,有意思的但又不想发到大号上的事情,但现在觉得,全国应该都有很多这样的匠人吧?

或者有趣的非遗传统。

如果能都记录下来,也算是个很有特色的账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