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耀自从突破到太乙金仙中期后,修为进一步增强,体内的五行精气与天地法则融为一体,已然接近一种空前的境界。
然而,他深知,自己离最终的“大罗金仙”境界尚有一段距离,而这一距离的拉开,正是他当前修炼中的关键问题。
在经历了五行与日月星等法则的融合之后,青耀明白,自己并不能仅仅依靠已知的法则来突破,而是需要寻找一条全新的道路。
于是,他又开始回溯自己所获得的先天传承,试图从中寻找突破瓶颈的线索。
青耀进入了深度的冥想状态,神识沉浸在传承的记忆中。
他的意识逐渐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模糊却异常真实的先天记忆。
在传承的记忆中,青耀看见了无数种道法流派,逐一呈现,仿佛每一种法则都承载着不尽的奥秘。
然而,唯一让他感到深刻的是,先天传承并没有明确告诉他如何突破大罗金仙的具体路径,而是通过一道隐约的符号引导着他。
那符号逐渐清晰,像是三颗璀璨的光点,冥冥中透着无穷的智慧。
青耀明白了,这正是“大罗金仙”的关卡所在。
所谓三花聚顶,便是指,突破到大罗金仙时,必须凝聚三花——天花、地花、人花,三者的融合,才是达到大罗金仙之境的关键。
“天花对应神,地花对应气,人花对应精。”
青耀心中默念,脑海中浮现出三种符号,每一种符号都散发着光芒,且彼此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依存。
青耀开始参悟这些符号的意义。
他很快意识到,三花的凝聚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要求修炼者突破自己原有的法则,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存在。
特别是对于大罗金仙的修炼者来说,最为关键的便是“跳出命运长河,收束自己的时间线。”
这是一个全新的思维。
青耀深知,命运长河是流转于天地之间的时空网络,所有的修炼者,无论是人仙、地仙,还是金仙,都不可避免地处于其中。
而大罗金仙所需的境界,正是能够跳脱出这条命运长河,完全自如地掌控自己的命运与时间。
“我的修炼方法……或许应当从这一点入手。”
青耀深吸一口气,逐渐感受着自己周围的天地气息,轻轻调整自己的呼吸与气息,开始尝试与自己的时间线产生联系。
他的神识深入其中,试图触及那无形的时间河流。
青耀不再急于掌控时间,而是尝试着去理解它。
他将自己看作一颗微小的存在,置身于漫长的时间长河之中,静静地观察着,尝试着去感受时间的流动与变化。
渐渐地,青耀感受到了一丝微弱的波动,仿佛自己与时间之间的某个节点产生了共鸣。
他的意识不再是局限于过去和现在,而是变得如同一条自由流动的线,随时都可以跳跃到任何时刻。
那种束缚感与限制感,似乎在此刻被彻底打破。
“如果能够跳出命运长河,便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轨迹,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青耀心中闪过这一念头,瞬间明白了突破大罗金仙的真正奥秘。
而此时,青耀意识到,虽然他已经获得了三花的奥秘,突破大罗金仙的方式也逐渐清晰,但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参悟自己所选择的法则。
这一法则,正是他走向大道的关键。
“选择的法则……便是我要走的道。”
青耀感受到体内五行之气的流转,他的眼前仿佛有一条蜿蜒的道路,通往那广袤无垠的天际。
那条道路的尽头,并非某个遥远的彼岸,而是一片浩瀚的苍穹,那里充满了无数的可能与机遇。
“我选择的,是世界之道。”
青耀的心中默默道。
他一直知道,自己与星辰大道并无太深的因缘,妖族与天庭的力量纠葛,他并不想将自己的命运与其紧紧相连。
与其被这些因果所束缚,不如选择一种更加宽广、更加深远的道路——世界之道。
世界之道,不仅仅是对自然力量的掌控,还是对宇宙法则的理解。
它要求修炼者超越个人的局限,洞察天地之间的一切,甚至在此过程中突破时空的束缚,掌握无尽的力量。
青耀渐渐进入了一种深层的感悟状态。
他开始思考,如何在自己所选的世界之道中,找到与三花凝聚、跳出命运长河相契合的法则。
他的神识飞速地流转,不断回溯着自己的过往,回顾着每一次的突破,每一次的顿悟,渐渐形成了一种深邃的世界观。
此时,他对“世界之道”的理解已不再是单纯的感悟,而是一种深切的领悟。
他感受到自己身处其中,仿佛这片天地万象,所有的星辰,风水,五行,甚至人类、妖族、天庭的存在,皆是这一道法则的体现。
“法则与命运,原来如此。”
青耀脑海中一片清明,他知道,自己要做的,并非抗拒命运,而是将自己的时间线与命运长河的洪流完美结合,让自己的道路与天地大道无缝对接。
经过一番长时间的修炼与参悟,青耀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修炼方法,他的修行从此不再受限于常规的路径。
他不仅要突破大罗金仙的境界,更要在这条世界之道上,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不仅仅是一个修为的突破,更是灵魂的升华,是对天地法则的彻底理解与运用。
而这一切,都依赖于三花的凝聚、命运的超越与世界之道的选择。
“三花聚顶,跳出命运长河,参悟自身法则,才是突破的真正奥秘。”
青耀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无尽的光芒,心中已然确定了突破的方向。
突破至太乙金仙中期的青耀并未急于突破大罗金仙,而是开始着眼于自己的神通和未来修行中的不可预见之事。
洪荒大陆的险恶环境,充满了无数强敌和变数,他深知,即便是身处太乙金仙的境界,也有可能在某些时候遭遇无法承受的致命打击。
因此,如何保全自己,并为未来的修行保留后路,成为了青耀必须考虑的问题。
青耀深知,大罗金仙的境界不仅仅是修为上的突破,更是命运、法则与时间的掌控。
若仅仅依靠修为和灵力的积累,恐怕无法应对洪荒中的各种突如其来的危机。
因此,他通过自己的传承和领悟,设计了一个名为“元神种子与精血之术”的复生手段。
这个复生手段的核心是通过将一小部分元神与精血保留在特定的地点——洞府深处的一个隐秘空间内,并通过阵法将其与天地灵气相连接,形成一个独立的小世界。
这块小世界的灵气来源自天地间的五行精气和星辰之光,同时通过五行与精气的循环运转,保证了元神种子和精血的存在。
“若有一天我的元神遭到重创,或是肉身被毁,这些元神种子与精血就能在灵气的滋养下复生。”
青耀自语,目光微微沉思。
这些元神种子并非单纯地存放,而是通过特殊的法阵,与外界气息连接,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自动吸收天地灵气,维持其活性。
甚至在青耀遭遇重大灾难时,这些元神与精血会在一段时间后恢复,并通过道场的阵法复生,从而让青耀重生。
这个复生机制并非绝对无敌,但它至少能确保青耀在面对强敌或危险时,有一定的生还几率。
而且,若青耀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那些元神和精血依旧能保持原状,待其复原后再重新投入修行。
“此乃预防之法,容我在洪荒大陆上游历时,安下后手,避无可避。”
青耀心中暗道,随后他将这些复生的元神与精血种子隐藏于洞府的最深处,严密布置了十重禁制,确保外人无法轻易接触。
除了复生手段,青耀还意识到,自己在这片浩渺的洪荒大陆上,必须拥有足够的应变能力。
若只是依赖五行大阵与腾云驾雾,这些神通虽然强大,却远远不足以应对真正的危机。
因此,他开始思考,如何使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命并迅速脱身。
通过对五行与天地之气的感悟,青耀创造了一套强大的“逃遁神通”,名为“五行大遁”。
此神通的关键,是利用天地间五行之气与星辰之力,运用空间之道制造无形的遁光。
在启动神通时,青耀可以调动体内的五行精气,将自己隐匿在五行之气的流转中,甚至突破空间障碍,短时间内迅速消失在敌人的视线之外。
“五行大遁,空间流转之间,天地间的缝隙便是我走路之地。”
青耀轻声自语,随着他的思绪,体内的五行之气开始流转,他的身影瞬间消失在空气中,连一丝气息也未曾留下。
五行大遁不仅能使青耀隐匿行踪,还能打破空间局限,将他从任何危险中脱身,甚至能穿越障碍,进入虚空。
“这五行大遁若能融合星辰之力,便能在星空之中自由穿行,极为隐秘。”
青耀想到这里,心中一动,他立即开始运转体内的星辰之力,将五行大遁的空间流转与星辰的轨迹结合。
霎时间,青耀仿佛化为一道星光,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天地之间,连虚空的波动都未曾引起。
这个神通不仅提升了青耀的生存能力,也让他在面对追击时,能够迅速逃脱。
五行大遁结合星辰之力后,青耀的踪迹变得更加难以捉摸,任何想要追踪他的人,都会失去方向感,甚至连大罗金仙级别的存在,也难以察觉他藏匿的地点。
除了逃遁之外,青耀还知道,在某些情况下,仅仅依靠遁光是不够的。
他需要一种更加极致的隐匿能力,能够在敌人面前消失,甚至让天地法则无法察觉。
青耀在这一点上花费了更多心力,通过对天地法则的深入理解,他创造了“正立无影”这一隐匿神通。
正立无影并非简单的隐身术,而是让自己的存在彻底消失在天地之间,仿佛化为虚无,连天地的感知法则也无法发现。
这一神通的运作原理,是通过调动自身与天地的气息完全融合,让自己在短时间内脱离空间和时间的桎梏。
启动神通时,青耀的气息、法力、甚至意识都与周围的天地融为一体,隐匿无踪,天地不知,神识无法察觉。
“正立无影,我便是天地一部分。”
青耀默默运转神通,身形在一瞬间消失无踪。
他的存在被完全掩盖,连天地间的风云也不再反应,他彻底成为了虚无。
这种状态持续一段时间,青耀可以在任何不利的环境中利用它逃脱,甚至让敌人无法察觉自己任何的一丝痕迹。
这一神通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并非单纯的隐身,而是让自己与天地融为一体,从根本上“消失”在世间,直到他再次选择显现出来。
复生手段和神通的创建,虽然让青耀具备了强大的生存能力,但他并未因此满足。通过这段时间的修炼,他愈发意识到,洪荒大陆的广阔与深邃,他需要更大的舞台来磨砺自己,提升自己的法则感悟,真正迎接大罗金仙的突破。
“复生手段和神通虽已完善,但我仍需寻找更多的机缘和挑战。”
青耀深知,自己的修为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要真正突破大罗金仙,除了法力的积累外,更需要对天地法则、对自己所走之道的彻底领悟。
洪荒大陆上有无数未知的挑战与机缘,或许,在这些机缘中,他能发现突破的契机,找到属于自己的法则,最终迈入大罗金仙的层次。
青耀轻轻一挥手,激活了洞府中的阵法,打开了通往外界的门户。
他整理好心境,收起洞府中的一切禁制,迈出了这座洞府的门,走向更广阔的洪荒大陆。
“接下来,便是寻求的机缘了。”青耀心中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