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何雨柱死活不愿意去跟程芳解释,他这第一次相亲只能以失败告终。
何雨水气的三天没跟他说话。
许大茂也因为郭富贵向何雨柱“告密”的事,两人碰面时对郭富贵没什么好脸色。
郭富贵则是无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说的就是许大茂这样的人。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着。
冬去春来,时光如梭。
这天,95号院不少妇女聚集在前院,不时的看向垂花门处。
“咦!回来了。”
秦淮茹眼尖,看到有人回来喊道。
只见郭富贵、何雨柱、贾东旭三人联袂回来。
“怎么样东旭?过了没?”
何雨水也道:“傻哥你呢?”
何雨柱和贾东旭齐齐摇了摇头,脸色都有些不好。
“淮茹,图纸上有几个字我认错了。”贾东旭有些懊悔,这个月他为了考四级钳工天天磨练技术,偏偏忽略了文化方面的事,早知道就拿点礼物找一大爷请教一下了。
何雨水是疑惑的看着傻哥,富贵哥哥不是平时教过傻哥一些手法吗?怎么连个七级炊事员都拿不下。
何雨柱一脸晦气:“今儿主考的那个人是个傻缺,明明自己水平不怎么样,非说我做的有问题。”
郭富贵则是捂着额头,今儿何雨柱考核时菜做的不错,那考核人员明显已经打算给他过了,只是想显摆一下权威,强行挑了个小毛病找找存在感,没想到何雨柱当场就跟人家骂起来了。
最后当然是给他成绩改成不合格了。
何雨水看傻哥和郭富贵的表情,也大概猜出是什么原因了,不由的感到心累,自己的傻哥哥怎么年龄越大越浑了?
还是富贵哥哥有本事,可惜轧钢厂最多只能考到六级。
郭富贵打圆场道:“今儿考核除了那些考低级工的,很多人都没过,一大爷和二大爷也没升级。”
去年第一次定级,标准放的很宽,今年明显严了许多,尤其是中、高级工的坎儿,中级工开始就要求会看图纸了,一下子卡死了不少文化低的工人。
薛素梅和二大妈有些失望,尤其是薛素梅,易中海要是升级成功就是八级工了,那地位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说话间易中海和刘海中一前一后的回来。
“都站在这干嘛?饭点儿都到了,赶紧各自回家做饭吧!”
刘海中黑着脸喊道。
众人不敢触他霉头,各自回家。
易中海倒是神色不悲不喜,他自己知道自己水平,反而庆幸还好去年考了七级,要是让他今年再考一次,还真不一定能成功。
贾东旭两口子回到家时,贾张氏正在追着棒梗喂饭,棒梗本来还在屋里绕着桌子跑,看到父亲回来赶紧乖乖的坐回椅子上。
“妈,您可不能这么惯着棒梗,大人们都没回来呢,就让他一个人先吃饭。”贾东旭一脸严肃。
“行了行了!”贾张氏不耐烦道:“你小时候不也是这样?”
“今儿考核过了没?”
贾东旭叹息道:“没过,还是三级工。”
贾张氏闻言有点失望,但还是安慰儿子:“三级就三级吧,48块钱一个月咱们也够花了。”
“奶奶,我要吃肉!”棒梗喊道,还偷偷观察了一下父亲的脸色。
贾东旭叹了一口气,谁不想吃肉呢,别看他现在每个月48的工资,可也就勉强够一家人开销罢了。
“呕!”
秦淮茹闻着桌上的饭味儿突然就捂住了嘴。
贾东旭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贾张氏却一脸喜色:“淮茹,你不会又有了吧?”
秦淮茹小声道:“我这个月的那个还没来。”
“哎呦!我一会吃完饭得赶紧给老贾上柱香,告诉他我们老贾家又要添丁了。”贾张氏嘴巴咧到了后脑勺。
“妈!现在可不兴这个啊,小心被邻居看到举报喽。”贾东旭也不知道现在心情是该喜还是该愁了,喜的是他又要有孩子了,愁的是再添一张嘴,吃饭问题该怎么解决。
“东旭,从明儿开始你每天再多带点菜回来,最好隔三岔五的再割点肉,给淮茹好好补补,她现在可是双身子的人了,马虎不得。”贾张氏道,提起肉她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贾张氏现在饭量越来越大,定量根本不够吃,又患病需要吃止疼药,一个人一月的花销都要顶两个人了,棒梗现在开始挑食了,这个不吃那个不吃的,他狠下心打了两次也没用。
“妈,我想拜一大爷当师傅,我感觉凭我自己的水平怕是永远考不上四级钳工。”
贾东旭犹豫片刻,提议道。
秦淮茹眼睛一亮,拜一大爷当师傅,不光在厂里有一大爷指导技术进步更快,一大爷工资那么高贾家还能跟着沾点光。
“不行!”贾张氏一口拒绝:“易中海那是绝户,绝户你懂吗?以后要给他们两口子养老送终的。”
贾东旭道:“妈,一大爷现在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工资那么高我给一大爷两口子养老又不亏。”
贾张氏依然坚定的摇头道:“东旭啊,你还年轻,看不清人,易中海这人掌控欲太强,我们最好少跟他掺和。”
说完她又看向秦淮茹:“淮茹呀,我听说这两年乡下日子越过越好了,还成立了那什么高级社,你没事回娘家看看呗。”
贾东旭好奇道:“妈你是怎么知道的?咱们乡下也没亲戚,平时也不见你出门。”
贾张氏撇撇嘴:“还不得刘胖子家的,大字不识一个,天天在水池洗衣服时就跟我们卖弄,显得她多聪明似的。”
这话说的倒瞎说,全院二十户人家,就刘海中天天爱看报纸,明明就个初小文化,当了二大爷后有事没事就关心国家大事,慢慢的二大妈也变得喜欢在邻居面前卖弄了。
“妈说的没错,媳妇儿,我听说这两年乡下人富裕的很,很多钱多的花不掉,跑到城里买自行车收音机的。”贾东旭满脸羡慕。
秦淮茹心说以前你们生怕我往娘家拿东西,只让我过年时回去一次,现在见乡下人富裕了又让我回去打秋风,我哪有脸回去要东西?
“妈、东旭,我过年时回去看过了,下乡富裕的人家是有,都是那些家里劳动力多分地多的,我娘家地少,这两年日子也就过得比以前强一点点而已。”
母子俩人见秦淮茹这么说只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