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蒋琬和刘禅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诸葛瞻的身上,心中有那么一丝期盼。
诸葛瞻也微微一簇,他是来劝诫北伐,如今却要成了谋局之人了吗?
“真是难搞!”
诸葛瞻心中满是嘀咕,脑袋的思绪也飞快的转着,想要从中想到解救之法。
身为诸葛之子,自己的命运,早就已经和蜀汉绑在一起了。
这也是在自救。
蜀汉有蜀汉的烂漫,值得诸葛瞻鞠躬尽瘁。
君不见,为将者,姜维、关彝、张遵、诸葛尚以身殉国,马革裹尸,保卫之蜀汉最后的防线。
君不见,为王者,刘谌以血染太庙,给予了蜀汉最后的颜面。
君不见,为君者,刘禅忍辱而降,给予了蜀汉最后的仁慈。
他们每一个人,都做到了,自己该做的。
为将者,念国土疆域。
为王者,思社稷安危。
为君者,怀黎民百姓。
这样的家国,这样的英杰,如何不让人心生向往呢。
“当下之势,绝对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动兵势!”
与两人的交流后,使得诸葛瞻更为清楚当今蜀汉之势了。
“但不是北伐,而是伐吴。”
诸葛瞻压低了声音说道。
柿子应该挑软了的捏。
刘禅、蒋琬二人心中皆是一跳,其想法,还真是与他人想法的格格不入。
“不可,东吴乃是盟友,曹魏势大,只有吴蜀联合才能抗衡之!”
一边的蒋琬,则是轻摇头,伐吴,又不是没有讨论过。
这样不符合利益所求。
他们内斗,更会让魏国坐收渔利,那样两国灭亡的更快。
现在的吴蜀,就是在灭国之危下,才不得不摒弃前嫌,抱团取暖。
“不然,与吴合盟,只不过是同床异梦,难道先生还不曾体会到吗?”
诸葛瞻反驳道,与东吴合作,就是在给自己找不自在。
其实也是局势使然,三方相互制约,谁也不想谁做大。
自有自强,此才能破敌。
“而且,东吴如何可谓之为盟友呢,依思远愚见,更应伐东吴之。”
“汉贼不两立,孙氏历代深受皇恩,孙权占据江东,枉顾汉室,立国称帝,篡夺国柄,实乃大贼,我蜀汉承载汉室之志,怎么可与汉贼合盟呢?”
诸葛瞻涛涛不绝。
刘禅静立当场,这就是实事。
曹丕如何说,也有汉献帝的禅让。
刘备有衣诏带,有汉室宗亲之名。
他孙权有什么,他有脸。
也只有他才会称自己为大帝,在历史书籍上,是不被承认的,只是吴王而已。
“加上东吴,白衣渡江,背信弃义,才使得我蜀汉沦为如此之势。”
话已经讲到这个份上,还不赞同伐吴吗?
诸葛瞻言毕,静静的看着阿斗。
难不成,这位真的就没有一点血性了吗?
父亲、二叔和三叔,都因东吴而死。
刘禅脸色铁青,眼中带着怒火,显然是已经要压不住了。
与东吴,不止是有国仇,还是有家恨。
与魏国,那只能说是国仇。
但是最后,那一股怒气,还是深深被刘禅压了回去。
大局为重,不可私情。
不然,先帝刘备就是榜样。
要不是他冲动伐吴,也不会兵败身死。
“江东多杰瑞,又占据长江天险,伐之,必不能在短时间之内攻破,启时曹魏,就会领兵来伐,那便是腹背受敌。”
刘禅又变得了心平气和,若是意气用事,怕是早就和吴国掐架起来了。
说着,他的目光又投向了诸葛瞻。
无奈而已。
若是有曹魏之势,第一个灭的就是东吴。
“灭东吴虽难,但想要取荆州之地,却是容易,我蜀汉若有二州之地,实力也必定翻上一翻,不至于处于最弱之势。”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但是却能最大程度的进行矛盾转移。
刘禅沉默了。
蒋琬也是不语。
如此的话,是要改变所有的布局。
牵一发而动全身。
吴蜀好不容易缓解的关系,也会一下降至冰点以下。
对于此事,哪怕是刘禅也不敢轻易做决定。
就算是他觉得可行了,也是要与诸葛亮说明白。
不然,又要搬出先帝来压自己了。
刘禅深吸一口气,十分为难的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此时站在一边的蒋琬却突然开口道:“陛下,此事怕是要尽快决断,不出所料的话,明天朝议,丞相就会提及北伐之事。”
刘禅也猛然回想起了什么来,今日早上,可才向自己提交的出师表。
而且,自己也是同意北伐了。
明天的朝议,就是走个过场罢了。
在诸葛亮那三寸不烂之舌的攻势下,任何的反驳,都是无济于事。
但是,现在一听诸葛瞻的进言,也是别有一番道理。
还好快了一步。
不然,劝都劝不住了。
诸葛瞻心中不由的感到庆幸。
刘禅也差不多意动了,只要再加一把火,就能阻止北伐成功了。
“对,北伐在即,不得耽搁!明天朝议,就论伐魏和伐吴之利弊。”
刘禅点了点头,两者只能选其一。
时间紧,任务重。
“陛下,伐吴之事,万不可在朝堂上而议,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否则不成矣。”
“陛下试想一下,如果我蜀汉一早就知道东吴包藏祸心,加以兵力防备,荆州会有失吗?”
诸葛瞻立即说道。
兵法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东吴也正是利用了关羽还在与曹魏大战,兵力后移的情况下,才得以攻下了荆州。
若是早有防备之心,白衣渡江,也只能攻打下等个郡,而不会致使整个荆州易主。
闻言,刘禅和蒋琬也已同会意。
诸葛瞻是要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
只见刘禅来回度步,思虑着可行性。
慢慢的,他走向了皇椅,一把座在了上面。
突然,眼睛一瞪,别有一番气势。
日积月累下,还是有了上位者之势。
“来人,宣诸葛丞相入宫议事。”
这一刻,刘禅也已然有了决定。
殿外。
两名内侍躬身,向后退去。
刘禅端坐于龙椅之上,威严的目光,变得柔和了很多。
“丞相于军中,处理军务,也不知道何时才至,思远、蒋长史,就随朕一起用餐吧。”
这哪里敢拒绝啊。
不知道是讲了一天,还是正在长身体的缘故,诸葛瞻是觉得很饿了。
“多谢陛下!”
诸葛瞻、蒋琬都一起答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