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败笔

铁皮桶内的柴火燃烧正旺,噼里啪啦迸出些许火星。

“我们炮兵队也要打主攻!”陆北固执说道。

在场众人看了他一眼,继续凑在一起商量战斗部署,他们默契的将炮兵队存在抹去,就连一贯争前锋的青年连支部书记程家默都懒得搭理他。

陆北认认真真看向张传福被火光映照着的脸:“我们炮兵队也要打主攻,认真的,我没开玩笑。”

张传福微微皱眉像是在思考,火光映照下的脸色还是瞧见有些病态,他的伤病还未彻底痊愈。他将目光在三团各连队主官脸上转了一圈,最后落在陆北脸上。

程家默哼哼道:“你要是觉得他们能扛着迫击炮冲锋,那就让那群新兵打主攻,训练半年好不容易有了一批合格炮兵,不是用来打冲锋的。”

“只是一门迫击炮,又不是一门山炮,带我们去吧。”陆北语气稍软了些。

沉默片刻。

张传福说:“炮兵队是三团反冬季大讨伐的底气,让你们休养生息加强训练,不是现在用的。我知道炮兵队这段时间训练成果斐然,正因为此才不能随意调动。”

语气近乎哀求,陆北说:“作为预备队也可以,带我们去吧。”

一旁的吕三思也想去:“团长,让我们炮兵队顶替警卫连担任预备队。”

这便是炮兵队长期以来很少参加作战的原因,他们是反冬季大讨伐的底气,长期的养精蓄锐是用来在最艰难的时刻,而不是现在。

在良久思考之后,张传福说:“炮兵队作预备队,一切行动听指挥。”

“是!”

决定作战计划后,团长张传福亲自前往军部向参谋长冯志刚汇报,请求批准。经过参谋长研究后,决定调军部警卫连参与战斗,由冯志刚亲自带队,临战指挥。

炮兵队的营房内稍显紧张,陆北拿着清单点齐军械库的武器弹药,每次作战之前和战斗结束后都要清点,这是他的责任之一。

天还在雾蒙蒙,寒风呼啸,像是有刀剑似的往脸上劈砍。

全副武装的炮兵队四十四名指战员倾巢出动,一具八十二毫米辽造迫击炮,四具日军八九式掷弹筒,十二支三八式步枪,七支辽十三式步枪,八支汉阳造,还有九支各式手枪,其余弹药均携带充足。

马厩里平时照料极好的马匹拉出来,仔细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陆北像个行走的武器库,背着一支三八式步枪,腰间则是一把张威山送给他的勃朗宁手枪,步枪子弹带、备用弹匣,还有帮火力组携带的掷弹筒榴弹包,屁股后面挂着一把大正十四年式刺刀。

“整理装具,检查武器弹药,各班长、组长检查一下战斗员。”吕三思巡视各班组,不断嘱咐他们。

“报告,火力支援组检查完毕。”

“一班检查完毕。”

“二班检查完毕。”

“三班检查完毕。”

检查完毕后,众人牵着携带作战物资的马匹离开营地。

顾大姐带着妇女团的同志站在路边送行,几乎每一位妇女团女战士眼窝发黑,那是她们连夜赶制御寒物资,附近山林的柳絮被她们拔光,双手都是缝制靰鞡鞋造成的口子。连夜不辞辛劳让她们的眼睛被松油熏的发红发肿,寒风一吹便止不住流泪。

与团部汇合成一队,青年连和其他两支连队早已经离开,先行一步做侦察工作。

穿着单薄的衣物,行进在密林中。

陆北不断从队伍前头走到队伍尾巴,帮助新兵调整他们的背具和武器,在行军路上教导他们该如何舒服省力,只需跟着前面那人的后背,不要东张西望。

“各班长组长多注意,把你们的兵带好,我不想再说第二次。”

陆北跑前跑后,嘴上虽然这样说,但身体却很实在,依旧不厌其烦的重复、重复又重复。

行军包上背着一具掷弹筒的宋三碰了碰吕三思,对他使劲挤眉弄眼。

“瞧,这位好汉也成老妈子了,你不打算帮他整队吗?”

吕三思看了眼:“今天帮一点,明天帮一点,万一有天我不在了,他什么都差一点。行军打仗这事,帮多了反而是坏事。

你怕是也不想跟着一个半吊子副连长打仗,那样会送命的。”

宋三继续往前走:“我觉得你在骂张连长。”

“你屁话真多,走的路。”

走了半晌,长长的队伍离开密林,映入眼帘的则是无穷无尽的三江平原,稍有起伏的低矮山丘显得有些可笑。

前方有骑兵而来,是青年连的传令兵,对方马术极佳,马还在跺脚卸去惯性,对方便嗖的一下跃下,来到冯志刚和张传福面前汇报。

汇报过后,传令兵策马而去,队伍继续前进。

在天还未亮之前众人便已经出发,经过数个小时的行军,抵达花栅子岗附近。众人离的远远地,那是一个是非之地,非调集重兵而不可攻陷的据点。

花栅子岗顾名思义,是一座山岗,岗上有日军强征民夫构筑的军营碉堡,是半永久工事,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出则可以用于进攻红地盘的桥头堡,入则可以扼守公路要地,叫抗联主力只能在荒原山林行军,实在是个难得兵家必争之地。

陆北用望远镜看了下,那处军营碉堡足足修了里外三层,上下五层。

说容易进攻也容易,半永久石砖工事,足足五层楼高,只需调重炮轰击片刻,便能将其拦腰斩断。这个设施以纯军事眼光来看简直是十足的败笔,但在缺乏重武器的抗联面前,优秀至极。

“心腹大患,之前赵军长调集各军主力打了一次,没攻占不说,还损失惨重。”

不知何时,参谋长冯志刚来到陆北身旁。

“团~~~参谋长。”话到嘴边,陆北急忙改口。

冯志刚温和一笑,轻轻拍了拍陆北的肩膀:“听说你在炮兵队组织训练搞的如火如荼,甚至打报告给团部,将三角战术队形推行到全军。”

“不是。”

“大大方方承认,你见多识广,只要是对抗日斗争有利,队伍上会支持的。”

放下望远镜,陆北解释道:“不是三角战术队形,是三三制,比起日军的三角战术队形有进一步改良提升。特别适合我军缺少火力支援的实际情况,与日军的三角战术队形不一样。

日军的三角战术队形太过于紧促,欺负欺负缺乏火力支援的我军尚可,一旦对方火力支援充足,便是毫无意义的中世纪线列排队枪毙······”

冯志刚挥挥手:“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你的报告我仔细看过,理论水平充足,军部正在讨论是否要全军推行,你这个教官是称职的。”

“尽人事,听天命。”陆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