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归附大周,才是西疆的出路

在那时,湖城的汉人,也只是西疆诸多国家里的一个。

只是湖城的汉人非常团结,月国人在汉人那里没有讨到便宜。

在那时,大家只是认为汉人勤劳、团结,跟别的小国没什么区别。

后来归仁军返回大周,大周重新委派了西疆都护。

这下子西疆逐渐改变了。

大周强大的军队击败了月国,湖城逐渐成为西疆的中心。

接下来大周的军队打败了波旦,占据了西疆人觊觎已久的费干塞盆地。

这下子西疆各国更加的惴惴不安。

这时西疆人看到大周人,已经不敢得罪。

等到大周再次打败了北上的吐鲁人。

西疆各国彻底明白了,究竟谁才是这块区域的话事人。

大家这才回想起,在自己各国的史书里,曾记载的那个强大富庶的宗主国。

现在西疆各国不光不敢得罪大周人,甚至得好好伺候他们。

西疆各国要分摊费干塞盆地驻军的军费,他们也只能承受着。

阿姆的月国叛乱,也是在大周公使的推动下完成的。

但是没想到,大周居然直接抓走了胡晓春。

大周的西疆都护警告了阿姆一番,就率领士兵离开了月国。

次日,阿姆还在睡梦里,就听到宫殿外的喊杀声。

他拔刀站了起来,很快就发现月国王宫被包围了。

不满于阿姆洗劫百姓的暴行,月国王城的百姓再次带着武器杀出家门。

阿姆这一次感觉到了恐惧。

这些百姓的武器虽然不行,可是他们是不是大周支持的呢?

张伦昨天刚警告过自己……

阿姆害怕了。

他想起了被自己杀死的贵族。

阿姆立马带着手下,从王室的地道逃了出去。

月国王成再次易主。

这一次,没有阿姆这样的兵头。

月国各个地区全部选出了代表,组成了一个代表团。

经过一段日子的商议,这个代表团最后决定,维持阿姆当时提出的归附大周的请求。

不过月国人要求大周朝廷,允许他们拿走自己的财物。

并且要求大周同样给予他们土地居住。

这点要求当然得到了满足,整个月国开始了学习大周文字语言的活动。

驱逐了旧的贵族跟兵头,月国反倒安稳了下来。

这场席卷月国的叛乱,终于平定了。

不过阿姆被赶走,并不代表月国人就欢迎月国王了。

暂时居住在湖城的月国王,提出要返回月国王城。

这个请求当然被月国的代表团拒绝,月国不需要王了。

月国王有点黯然。

最后月国王决定带着女儿归顺大周。

张伦当然满足了他的请求。

朝廷给了月国王世袭的公爵位,并且给他在漠北化了一块小小的领地。

对于这个赏赐,月国王当然是十分的感恩。

西疆别的国家终于松了口气。

西疆各国的公使全被上级严厉的斥责。

几个试图煽动叛乱的公使,更是直接被谴回了大周。

西疆各国再度恢复了安宁。

不过尽管没有了大周公使,这些国家内,要求归附大周的声音愈演愈烈。

许多国王真的开始考虑,归附大周是不是更好的选择呢?

……

春上,是一名倭国工匠。

在倭国,工匠比商人的地位还要低。

倭国的法律,商人不可以穿丝绸的衣服。

但实际上,倭国的商人全会把上等的丝绸穿在里面,外面则裹着粗布衣裳。

现在伴随商人的地位增高,许多商人索性只绑一根麻布的布带,就代表了粗布衣裳。

倭国的大商贾,可以随意进出贵族的家。

有的商人甚至自己建造起豪宅来。

可是相比之下,倭国的工匠日子就很惨。

跟大周之前相同,工匠也是世袭的。

匠人家族代代都是匠人。

他们依附于领主,地位跟商人差不多。

可是匠人的收入,全是来源于领主的赏赐。

平时匠人还会被武士欺负。

春上没有名字,自幼继承父亲的姓氏。

大多数匠人都是没有姓名的。

从小,春上就在父亲的身边打杂,吃不饱饭,生活过得十分艰辛。

等长大了以后,春上又被卖给了另一名贵族。

这里的生活比从前更惨。

这名贵族对待春上这些匠人,好像对待奴隶似的。

要求他们不停地干活,却不肯给饭吃。

接着春上就被卖给了井川浩三。

一开始,他去井川浩三的工坊工作。

工厂的环境很恶劣,每天要在刺耳的机器轰鸣声里,工作十四个小时。

可是春上回忆起来,那是他这一生难得吃饱饭的时候。

春上在工坊工作,虽然仍然拿不到一分钱。

可是好歹可以填饱肚子了。

这也让春上有了一点希望。

但是很快,工坊的机器不再运作了。

机器被拆掉,送去了大周。

春上又开始了食不果腹的日子。

井川浩三也不会白养着这些匠人。

他索性弄了一些田地,让春上去耕种。

但是春上世代匠人,压根不会种田。

每天累得要死,依然吃不饱饭。

可是春上已经很感激了,井川浩三派了一些工匠去捕鱼。

那些工匠压根不会捕鱼,直接淹死了七八个。

而一次,春上也被驱赶上了前去大周的船。

他被井川浩三送去了大周。

经历了这些事后,春上反倒平静下来。

反正都是受苦,在哪里受苦有什么不同的。

春上的船抵达了江南府。

江南府现在的工坊严重缺乏人手。

江南原本就是和华江府齐名的丝绸之乡。

除了丝绸以外,江南府的贸易也非常发达。

现在江南府的工坊林立,人手严重不足。

城市发展,当然需要大量的工人。

但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立马进厂做工人的。

那些农民是没法直接做好流水线的工作的。

而且工坊需要遵守纪律,许多人都难以做到。

所以江南府的工坊一直都很缺人。

这一次,从倭国送来的工匠,一部分就安排去了江南府的工坊里。

这些安置倭国人的工坊,全都建在海边。

江南府专门围起来,把这些倭国人围在里面。

按照朝廷的意思,这些在大周工作满三年的倭国匠人。

可以申请参加大周话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