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黄老之学弟子要借一百万两
- 朕如此昏庸,怎么成了星主
- 爱吃草的羊
- 2034字
- 2025-02-04 17:20:37
“这……”
小魏子的表情有点迟疑。
毕竟他的政治思想水平,比起李天,压根不值一提。
让他去勘破官僚们错综复杂的官场政治斗争,也许他还勉强做到。
可让他去推演一个从封建王朝走向近代,满是社会变革的国家在将来会走向何方。
这种可以让一个社会学家都头疼的工作。
对小魏子这个依附于皇帝存在的封建宦官而言,绝对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所以,他的心里,仍然有着对那些官僚豪绅对抗皇权举动的不满。
但陛下已经下令,命他不准插手此事。
无奈,小魏子只好遵从李天的命令。
然而,对于李天说的,那些工商业主可以斗得过豪绅地主的话。
他还是觉得难以置信。
虽然随着大周工商业的飞速发展。
那些工商业主的确势头很猛。
可豪绅地主毕竟是在中原和皇帝共天下了将近上千年的群体。
他们在各地树大根深,要不是“钱洪泽繁荣”那会,大周各地修了许多下乡的土路。
皇权,甚至不会对乡下有任何影响。
但即便是现在。
因为“钱洪泽繁荣”所修的下乡土路,确实让调查员下乡拥有基础。
可是,想跟那些豪绅斗争,工商业主,调查员,是不是还嫩了些?
李天要是知道小魏子的疑问,一定会笑出声来。
因为,李天之所以自信工商业主一定不会逊色于封建地主。
皆因他知道。
当文明的资产阶级在经历了股市从诞生到成长最终崩盘而出现的金融风暴后。
已经学会用股市开展动员的工商业主们,早已不是从前那些任人宰割的封建商人。
这个资产阶级群体,已经成年了!
……
长乐街。
醉云楼的顶楼。
宋子玉看着楼下比之前少了很多的受灾股民,露出了一抹微笑。
他对在包厢里办公的陶海彦说道:“近期的局势,好像有点微妙啊!豪绅们对付调查员的办法,你听说了吗?”
“破釜沉舟,化整为零吗?”陶海彦笑了笑。
他说道:“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富有想象的想法。”
此话一出,宋子玉笑了。
他知道,在陶海彦的词库里。
十分大胆,富有创意,这两个词汇全是拿来骂人的。
显然,陶海彦并不觉得这种操作有多厉害。
他如果是调查员的话,一抬手就可以解决这群想跟自己玩花样的豪绅地主。
但是,他没兴趣把时间浪费在那上面。
看着陶海彦毫不在意的模样。
宋子玉突然说道:“你可以借我点钱吗,我想做个生意。”
“生意?”陶海彦好奇:“原来你还会做生意的啊?”
“别这样说!”宋子玉笑道:“我这也是想证实我的一个想法。”
陶海彦闻言,问道:“你要多少?”
虽然宋子玉和陶海彦全是黄老之学的成员。
可他们的侧重点并不同。
陶海彦比较擅长用黄老之学学到的知识,识别大势,并用商业手段在每场饕提盛宴里分一杯羹。
而宋子玉并不擅长经商那一套。
与之相对的,他在黄老之学的理论构建上,却比陶海彦强许多。
在上学那会,宋子玉就经常举一反三,给他们师傅留下了天资聪颖的印象。
但是陶海彦也知道。
就是这样一个在理论中天资聪颖的人,经商却一塌糊涂。
倒不是说宋子玉不会做生意。
只是他这人不怎么注重物质。
以至于做生意经常做到一半,脑子里冒出什么奇思妙想,便会去尝试一下。
即便他事先就预测了这个尝试,会导致他的生意最终崩盘。
可他受好奇的趋势,为了看自己的设想是如何崩盘的,也会牺牲手里的生意去尝试。
所以,陶海彦清楚,自己要是真的借钱给宋子玉,那一定是要不回来的。
不过现在的陶海彦,在股市上已经套取了大量财富。
且不说他套现股票直接获得的收益。
光是他凭借原始的做空手段,得到的那些甚至逃过了户部官僚和同行,甚至于御史台调查的收益,就非常可观了。
所以,看在师出同门的份上,他也不介意把钱喂狗。
听到陶海彦这么大方。
宋子玉也没客气。
他伸出一根手指,说道:“不用多,一百万两就好!”
“一百万两?”听到宋子玉狮子大开口,陶海彦差点被呛住。
他在进入股市以前,也就五百万两身价。
要不是出于股市的原因,宋子玉这一借,可要借走他五分之一的身价了。
就这样,他还说不多?
好像看出了陶海彦眼神里的质疑。
宋子玉笑着说道:“放心吧!我要的不是你的现银。”
“你可以给我拿些股票。”
“这些股票只要在股市最高涨时,价值一百万两就好。”
“但是我有一个请求,就是这些股票代表的产业,必须还在继续生产,且股票占比在可以和这些产业的主人搭得上话的前提下,种类越多越好。”
陶海彦闻言,明白了。
这宋子玉,是想拿股票做钩子,去串联某些工商业主,进行什么谋划啊!
对于宋子玉的阴谋,在忙着帮李天分忧的陶海彦并不感兴趣。
他只是对旁边的婢女说道:“带他去账房,按他的要求,给他拿一百万两股票。”
婢女闻言点点头,对陶海彦行了一礼后,便带着宋子玉离开包厢。
很快,宋子玉拿到了他所说的一百万两股票。
这些股票涉及四十九家遍布大周的产业。
他手里的股票占比,在这些产业里占据了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八不等。
这个占比,尽管还很难动摇这些产业的发展。
可是,跟这些产业的主人讲话,宋子玉还是能办到的。
于是他问陶海彦身边的那名婢女:“这些产业的幕后主人,全在京都吗?”
这婢女跟了陶海彦很久,一直在帮陶海彦打理产业。
她知道宋子玉和陶海彦师出同门,关系不俗,当然不敢怠慢。
回忆了一下宋子玉刚才拿去的股票,还有相关产业主人的动向。
婢女回答道:“有一些人担心自家股价再次出现问题,产业会被人低价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