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胡翊见过的民生疾苦,已经很多了。
越是靠近应天,路上的行人渐多,此时的朱元璋虽还只是个吴王,但民间已经称他作“朱皇帝”了。
去年小明王落水逢难,便是个兆头。
大明开国在即,灾民们知道消息,都往应天赶。
只因大家都知道,朱皇帝也是穷苦人出身,他做皇帝的大喜日子,又岂能在眼皮子底下饿死人?
灾民们是饥饿难耐,加上苦病折磨,但大都有手有脚。
与之相比,大明的军卒们吃的则是另一种苦。
正阳门外的大片荒地,被军户们开辟出来屯田,许多失去手脚的兵,四肢不全,也在地里劳作着。
覆灭张士诚的代价之一,便是这些参战受伤的军卒们。
这个时代,对于箭伤、创伤引发的感染,依旧无能为力,治好了是命,治不好则多半只能截肢,截肢的概率达到了七成。
胡翊在进城路上,看到十余辆运送伤兵的大车经过,缓缓驶入不远处的兵营。
看到那些发黑、肿胀,甚至是坏死的伤口,以及军卒们虚弱又痛苦的呻吟声,胡翊心中生出阵阵无力感。
用中医治疗外伤,很难。
这些在现代只需酒精消毒就能解决的简单小伤,但在明朝,却是致命的。
胡翊救不了的人有很多,这其中还包括他自己。
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一直在思考自救之策,他想过用挽救马皇后、太子朱标和朱雄英的性命,来博得朱元璋的好感。
但这三人的死,都发生在胡惟庸案之后,在这之前他就已经作为胡惟庸的九族,被诛杀掉了。
除此之外,这个时间段,胡翊唯一能想到的招儿,便是挽救开国功勋常遇春的性命……
他想了许多事,真正踏入医途,更加体会到伤病苦痛给人带来的影响。
进城排起的长队终于轮到自己了,胡父轻拍了胡翊一下,进城。
踏在城内平坦的地砖上,看着两旁的宽阔街道,和路上的行人,四周不时有叫卖声音、顾客讨价还价软磨硬泡的争吵声音传来,街边飘来馄饨和烙饼的香味,烟火气顿时就浓了许多。
城里城外,就好似两个世界。
不久后,胡翊见到了自己的这位叔父大人。
黝黑的皮肤,清瘦的面孔,几缕胡须垂下,仅看面相,胡惟庸绝对是个忠厚正直的好官。
这位叔父大人身穿的官衣,虽没有补丁,却也颜色褪淡,一看就是清洗过多次的旧衣裳了。
胡惟庸暂住的地方不大,只是简单的一座小院落,入门就是待客厅。
这位日后的大明奸相,胡翊还是第一次见,即使在前身的记忆里,他的样子都很模糊了。
“大哥,快请上座。”
长兄如父,胡惟庸请兄长坐在主位,倒上几杯茶水。
聊天间,得知叔父刚刚升官到正四品,做了太常少卿。
胡显和胡翊一起恭贺。
胡惟庸很高兴,对于胡令仪这个奶声奶气的小可爱更是欢喜,赏了兄妹三人见面礼。
给胡令仪的是两件玩具和几枚大钱。
胡惟庸拿出几本医书,交到胡翊手里说道:
“你爹信中提到你在钻研医学,这几本医书,是我请太医院的人誊抄的秘本,或许对你有益。”
胡翊接过医书翻看几页,知道这书对自己有大用,立即欣喜的谢过叔父。
给胡翊的这份见面礼已经很好了,不过胡显作为嫡长子,对他的偏爱自然更多,胡惟庸为他准备了一个大包袱,里面全都是礼物。
胡令仪看到大哥的礼物,比自己和二哥的加起来还多,孩童心性,立即天真的脱口发问道:
“叔父偏心,大哥的礼物为什么比仪儿和二哥加起来都多?”
胡惟庸一顿,脸上的尴尬一闪即逝,胡翊则是立即捂住这小祖宗的嘴,弹了她一个脑瓜崩。
胡显激动极了,不久后叔父的儿子胡承佑回来,堂亲相见,胡显又多了个玩伴。
胡惟庸办事周到,这院子的一半早已经腾出来,早就为哥哥一家打扫好了。
“大哥,你们先暂住在此地,如今主公即将称帝,功臣们都赶往应天,馆驿人满为患,等到开国后论功行赏,咱们有了封赏和府宅,再搬离此处。”
言罢,胡惟庸又转过来握住胡显的手,极为亲昵说道:
“你先逛逛应天城,过几日我得空,带你和你爹去各位大人家中认认门,他们都有功劳在身,开国之后会在六部各处担任要职,多与他们走动走动,终究不是什么坏事。”
随后又吩咐管家道:
“胡忠,你多带翊儿和令仪四处逛逛,熟悉一下环境,有什么需求尽量满足,不要吝惜钱财。”
这一次的会面,让胡翊对叔父的印象是极好的。
方方面面都安排周到,引得一家人都在称道。
至于区别对待他和胡显,胡翊很清楚,大哥是嫡长子。
自己和妹妹是侧室所生,且娘亲已不在人世,古人嫡庶有别,他能够理解。
只是,指望胡令仪的小脑袋瓜理解这些,是不可能的。
直到逛街时,这小丫头还是一脸气鼓鼓的样子,在为胡翊叫着屈。
“叔父就是偏心,二哥明明这么好。”
胡翊又敲了妹妹一个脑瓜崩,“这件事以后不许再提。”
“偏要提!”胡令仪不满道,“我有气!”
胡翊威胁道,“再提,以后不给你烤肉吃啦。”
听到此话,胡令仪才一脸如临大敌的模样,小脑瓜如同小鸡啄米般点头不止道:
“不提了不提了,哥哥,以后不许扣仪儿的烤肉。”
“乖,二哥请你吃糖葫芦。”
胡令仪手里攥着糖葫芦,骑在胡翊脖子上,这一刻幸福的差点晕过去。
见胡翊安抚好了妹妹,胡父来到胡翊面前,问他道:
“过几日你叔父要带着我们忙了,你空下来,打算做点什么?”
胡翊的目光看向城外。
胡父心中了然道,“出城行医吗?”
“我就知道。”
这样一个儿子,脾气秉性都是上乘之选,可却无半点向上攀爬之意。
不过也好,胡父虽然盼子成龙,但能够安身立命,稳稳当当的过完一生,何尝不是一种福气?
取出了二两银子,胡父把银子交到胡翊手上,嘱咐道:
“省着点花,当爹的可不甚富裕。”
胡翊点了点头,把这二两银子握在掌心,又从自己钱袋中倒出二十两,将这二十二两交到老爹的手里,也嘱咐道:
“爹,随叔父前去认门,总要些开销,别舍不得花,虽然儿子也不甚富裕,总不能叫老爹落了脸面。”
胡父哭笑不得,看着胡翊这个庶子,儿子攒的钱比爹都多,这事儿找谁说理去?
胡显一脸懵逼,二弟都挣钱了?
还能挣这么多?
忽然有一种自己是废物的感觉……
翌日,清晨。
早集才刚开,胡翊便让管家胡忠帮忙,在正阳门外的城墙根,支上了一张桌子。
旁边竖着一根幡,上头写着:
“义诊,凡保家卫国者、逃难穷苦者、重病无力负担者,免费看病,药材赠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