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三月初三,应天府。
春雷在铅灰色的云层里翻滚,雨丝裹着秦淮河的水腥气扑进客栈轩窗。陈远握着青瓷茶盏的手微微一颤,滚水溅在《洪武邸报》上,墨迹顿时洇开一团。报上“胡惟庸升任中书省参知政事“的朱批变得模糊不清,倒像团将凝未凝的血。
“公子仔细烫着!“书童阿福慌忙递上葛布,“殿试在即,可别伤了手。“
陈远盯着指尖红痕,恍惚想起三天前的雨夜。他在现代图书馆整理明史档案时,不过是伏案小憩,睁眼便成了这个进京赶考的苏州举子。铜镜里这张陌生面孔不过弱冠,却已深深刻着十年寒窗的疲惫——倒与他前世攻读博士学位时的神情相似。
“陈公子!“客栈掌柜叩响门扉,“宫里的黄门官来传话了。“
推开雕花木窗,雨幕中赫然立着八名锦衣力士。为首的太监面白无须,猩红曳撒下露出牛皮官靴的尖头:“奉太子谕,着苏州举子陈远即刻入宫觐见。“
陈远心头猛跳。按史书记载,此时朱标应随朱元璋北巡开封,怎会突然返京?阿福抖着手为他系上青色直裰时,瞥见力士腰间绣春刀柄上暗红的缠绳,像极了昨夜梦中马皇后咯在帕子上的血。
马车碾过御道金砖,陈远借着颠簸在袖中掐算:此刻距马皇后病薨尚有十四年,朱标离猝逝还有二十五个春秋。若能改变这二人的命运,或许能扭转靖难之变的乾坤...
“落轿——“
喝令声打断思绪。陈远抬头望见奉天殿鸱吻吞着雨雾,恍若黑龙探爪。丹墀前跪着三十余名举子,绯袍玉带的鸿胪寺卿正在唱名。他的位置在最末,恰能看见前排举子后颈的冷汗正顺着脊椎浸透襕衫。
“陛下驾到!“
金吾卫的甲胄撞击声如钱塘潮涌。朱元璋踏着虎步自屏风后转出,玄色十二章衮服衬得他眉骨愈显嶙峋。陈远伏地时瞥见那双织金云头履在眼前掠过,鞋帮上还沾着开封的红土——果然刚返京就来殿试。
“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帝王的声音似铁砧相击。
前头几个举子战战兢兢答了“重农““严刑“,朱元璋的眉头越锁越紧。当轮到陈远时,雨恰巧打穿殿顶明瓦,一束天光正照在他额前。
“民心如水,载舟覆舟皆在一念之间。“他听见自己的声音穿透雨幕,“陛下开国时颁《平周榜》赦免张士诚旧部,便是深谙此道。“
朱元璋指节叩在龙椅上的声响停了。陈远继续道:“然水能养鱼亦能溺人。今苏松赋税倍于他省,看似充盈国库,实则如竭泽而渔——臣闻嘉兴老农以血泪和土,塑成洪武通宝埋于祖坟,谓之'买命钱'。“
殿内死寂。陈远看见朱标从御座右侧微微倾身,杏黄常服上的四团龙纹在光影中明灭。这位史上最稳的太子,此刻不过二十出头,眼下的青影却已深如沟壑。
“好个买命钱!“朱元璋突然大笑,笑声震得殿梁积尘簌簌而落,“咱倒要看看你这后生有多大能耐。若皇后娘娘的头风症你能治,这'竭泽而渔'的账,咱再跟你慢慢算!“
陈远掌心掐出月牙状的血痕。他当然记得《明实录》记载:洪武元年马皇后因凤阳赈灾染疾,正是头风发作的开端。此刻距史书所载太医束手无策,还有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