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新式火枪
- 大明:朕真不想做皇帝啊
- 再丛中笑
- 2044字
- 2025-04-16 23:13:02
陈厚,杭敬两人几乎将整个登州走了一遍,倒是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地方。
那就是位于登州北部的常山群岛,只是这个地方距离蓬莱实在是太近了,离宁海州的宁海卫也太近了。
其实朱祁钰原本在地图上便看中了这个地方,长山群岛大大小小几十座,全都是适合开盐场的地方。
而且这些小岛都是荒岛,上面或许会有一些海盗停泊,但是大明百姓是没有的。
而且由于小岛特殊的地理环境,四面环海,这让消息泄露的风险天然便降到了最低。
这一切条件都太适合朱祁钰将这里开发成盐场了,只是有一点不好,距离蓬莱太近了,也离宁海卫,登州卫太近了。
只不过现如今情况却已经明了了,登州卫,宁海卫指挥使都被白莲教牢牢的攥在手里,有这两位帮忙打掩护,朱祁钰就算是在他们眼前开盐场,估计也没什么事。
白莲教提供的人手也很快到位,盐场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当然,由于小岛特殊的地理环境,任何消息都没有泄露出来。
当然了,蓬莱百姓也感觉到了些异常,毕竟有几千人就在离他们不远处,他们当然能感觉到不对。
五千人,纵使是吃喝也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消耗,更别提还有建设盐场的各种消耗了。
不过朱祁钰倒也不怕毕竟朱祁钰便将王府的选址选择在了王府城外,别人看见只会以为是运输材料建造王府。
其实对于一般的王爷来说,王府一定要建造在城里,毕竟城里才繁华不是?
只是对于朱祁钰来说,讲究却没有这么多了,毕竟在朱祁钰眼中,这只是个短期住的地方,时间不用太长,他就会风风光光的回到京城。
不过城中百姓可不这么认为,只认为朱祁钰不愧是王爷,每天运输那么多材料只为了建造一座王府,当真是奢侈。
而且更是一致认为朱祁钰不将王府建在蓬莱城内,是因为嫌弃蓬莱城太小了,要想建下王府,恐怕将整个蓬莱城的地盘都算上也不够。
这样一来,倒是也没有什么人怀疑朱祁钰是在另外建造什么,只觉得王爷不愧是阔气,竟然要将王府建造的比蓬莱城还大。
虽说建盐场是一本万利的事情,花费也不算太多,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五千人光是吃喝也要耗费不少钱,更别说那些材料了。
岛上是可以防止消息外泄,但是一些岛上没有的建材却需要用船运送上去,这么一套下来朱祁钰也花了不少钱,但是和预估的收入来比的话,恐怕就不算什么了。
一切都在走上正轨,但是李德全这边就不怎么样了。
朱祁钰安顿下来之后,便将李德全弄回来了,毕竟研发火枪才是大事,建造王府,那就是纯粹的面子工程,为了让小岛上的盐场不被发现罢了。
虽然那边确实需要一个监工,但是李德全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再加上裴琰受了一点小伤好的差不多了,朱祁钰便将裴琰直接给打发去做监工了。
将李德全给弄了回来,李德全也很快开始了研究。
小规模制造火枪需要的工具不太复杂,大概就是铁匠的那一套工具。
再加上朱祁钰给的图纸也已经很成熟了,最开始的制造还真没有遇到多大困难。
最基本的枪管,原来的制造工艺其实就已经很成熟了,只是需要在其中加上膛线。
给枪管刻上膛线的方法也很简单,便是用一方形的冲子直接顺着枪管内壁冲进去就是了。
只是以现如今的技术,要解决后膛枪密闭性的问题还是有些难,但朱祁钰却又不想退让。
毕竟前膛枪和后膛枪的装填速度不可同日而语。
日后要是打那些草原鞑子,用射速缓慢的前膛枪可不成。
虽然用了纸壳定装子弹火枪的射速会有一定提升,也不过就是从原来的基础之上提高了一两倍而已。
要想真正的稳妥,保证到时候一定能将也先打回草原上去,那就一定要有后膛枪。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后膛枪的密闭性始终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问题。
用最纯粹的铁制零件结合,大明现如今的技术还没有到那种程度,铁制零件的结合达不到朱祁钰的要求。
简单来说,就是会漏气。
那将一边换成木制的也不太行,虽然比铁制的好多了,但是木头天然无法抵御火药燃烧时产生的高温。
用不了几枪,用作和枪管接触的木制密闭零件就会报废。
不过不得不说,李德全是个人才,李德全几乎试验了所有能找得到的材料,最后才定下了铁蒙铜皮的解决方法。
纯铁虽然有硬度,但是会漏气,纯铜的接触虽然比铁好了不少,但是实际上却有些柔软,有点不太耐用,有些时候可能连发几十枪便会漏气。
但是采用铁蒙铜皮这个方案,制造出来的火枪闭气机构不仅能够很好的闭住气,而且试验了几百枪也依然坚挺,没有任何漏气的现象出现。
朱祁钰将试验了几百发子弹的新式火枪拿在手中,心中也颇为激动。
毕竟这是他真正给这个世界带来的进步,如果没有他的话,这种火枪恐怕到八国联军侵华时依旧不会出现。
而现在是大明正统十一年十一月,公元1446年。
而八国联军侵华是多少年?
公元1900年,也就是说朱祁钰造出了领先这个世界四百多年的产物。
这一切都是因为朱祁钰带来的改变,无论是谁看到这种改变也都会感触不已吧?
李德全也兴奋异常:“王爷!这火枪搭配上咱们制造的纸壳子弹,射速快了不知道多少。
原先的火枪二三十息兴许才能射一发子弹,而咱们造出来这火枪,我估计熟悉的人可以一息一发子弹!”
朱祁钰此时也满意的点了点头,当初他将李德全收入麾下或许是他做的最为正确的选择之一。
这样的火枪,别说是将鞑子打回草原了,就算是将整个世界打下来都不在话下。
只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么犀利的火枪,一个月能生产几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