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当代》杂志社的烦恼
- 文豪:跟着知青媳妇一起上北大
- 那那它是只女猫
- 2059字
- 2025-05-11 11:45:41
“800块?”
林向东这话一出,别说是一旁张着大嘴震惊曹方了,就连曹家宝这个师父也是有些吃惊不已。
要知道换成人民币可是1600块之多,普通人三五年不吃不喝的工资,就算是他这个全国闻名的大剧作家,想要赚那么多钱起码也得一年的时间。
“向东,一个轮椅哪里要这么贵?我记得一两百块钱就能买到一个不错的啊!还是人民币。”
曹家宝顿时提出了质疑。
“我要买的是德国进口的多功能轮椅,座椅是铝合金框架,底部带着便盆,抬脚和靠背都可以调节角度,可以直接在上面睡觉,轮胎还是实心的,不用担心户外被扎破的风险,这么多功能当然比咱们国内生产的基础款要贵。”
“呵呵!你说的这么好,我都想来一辆了。”
“但是即便如此,也要不了800块外汇券这么多吧?”
林向东闻言,也只能坦白道:
“要不说还是师父您慧眼如炬,这辆德国进口的多功能轮椅只需要500块外汇券,剩下的300块是我准备给媳妇和小姨子买两个随身听的钱。”
“500块外汇卷也有点多,我手里只有两百多一点,就这还是我多年积攒下来的哪!”
“师父,您不是认识很多大佬吗!要不找他们匀一匀?”
“好小子,我这还没有得到你这个徒弟的孝敬,就先让我这个师父先舍下老脸去帮着你求人,你真是打的好算盘啊!”
“要是换做其他事,我还真不一定答应你,但是我也不想看着一个双腿瘫痪的好苗子就这么遭罪。”
“只是,即便我舍下这张老脸去求人,但你也得有这么多对话的人民币才行啊!要知道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
听到师父曹家宝这么说,林向东顿时喜上眉梢。
在他看来,只要师父肯帮忙,事情基本上就已经差不多了。
一旁了解父亲的曹方也是一脸的震惊。
要知道到这父亲这种高度,很难为了什么事去求人,她都有些分不清这次父亲这么痛快的答应,是为了刚收的小徒弟,还是为了刚刚他口中那个双腿瘫痪的石铁生。
“师父,兑换钱的事您不用担心,我不是已经投稿《当代》杂志了吗?所以就准备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之内将剩余的十几万字写完,在讲习所的这一周,我已经趁着晚上的时间写了六七万字。”
也就是一个月之内写完剩余的二十万字。
要知道这可是被《当代》杂志定为主打作品的小说,能保质保量的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完成,在整个文学界都是不可想象的。
以至于林向东说完,曹家宝和曹方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
等反应过来后,都带着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向林向东,好像是第一天才认识他一般。
林向东也被两人异样眼神看得有些打寒蝉,感觉秋老虎都没有那么热了。
“师父,方姐,你们不要这么看着我好不!”
“其实,我脑子里已经有成熟的故事情节和内容,现在只是把它变成文字而已。”
林向东也知道自己这么做有些夸张,就开口解释道。
“嗯,既然你这有把握,那就去做吧!”
“我这边可以先帮着你和几个老朋友收着,500块外汇卷应该问题不大。”
“师父别啊!我还答应媳妇和小姨子要买随身听哪!反正您也已经啥下了这张老脸,就一次帮到底呗!”
“滚!舍老脸还要舍到底的!你可真是我的好徒弟。”
看着被自己骂走的徒弟,曹家宝也笑了。
“父亲,您真打算舍下这种老脸,去帮向东兑换外汇卷啊?”
“不打算舍老脸又怎么办?谁让我摊上了这么一个不省心的徒弟啊!”
“......”
曹方心说:您就嘴硬吧!这么宠着林向东,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现在他一想到林向东说一个月内写完二十万字的小说后续时,心中的震撼还久久都没办法散去。
心道:父亲这哪里是收了一个孙猴子啊!这就是收了一个妖孽。
再说林向东。
他知道师父曹家宝答应帮他凑给石铁生买轮椅的500块外汇卷就不会反悔,就是剩下给媳妇和小姨子买随身听的300块外汇卷,就不确定了。
没办法,只能事急从权,只能先可着石铁生的轮椅先来。
至于媳妇和小姨子的随身听,只能看天意了。
解决了外汇卷的林向东,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现在要做的便是尽快写完他手头的稿子,然后拿到《当代》杂志社交稿,拿稿费。
说到《当代》杂志社,他们也在为林向东稿费单的事发愁。
上周林向东来投稿的时候说过两天来拿稿费,现在却已经过去了一周都还没有来,这就让孟兆阳心里有些嘀咕不已。
稿费事小,关键是怕后续的文章林向东不能及时交稿。
因为林向东让他们保密,所以也不敢将稿费单邮寄到北大图书馆,只能干着急。
最终,还是负责林向东的编辑汪明杰想到了办法。
“主编,林作家现在不是正参加作协的青年作家班吗?我们可以直接去文学讲习所找他。”
“小汪,还是你们年轻人的脑袋灵活,今天是周末就算了,明天你上午就别来杂志社了,直接先跑一趟文学讲习所,看看林向东是什么情况。”
“好的主编。”
说完林向东的事后,紧接着他又想到其推荐的那一篇思想有问题的文章,如果要不是他身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的刊物主编,也知道一些上面的动向,这样的稿子他也不敢接。
但是现在,就像是林向东说的,今年确实不是发表这篇稿子的最佳时间,或许等到上面确定大方向后,再将尖锐的地方修改一番,明年或许就有机会发表了。
这毕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更是可以当杂志的主打作品,而作为主编的他当然不会这么轻易放过。
既然做了决定,就对着向外走的汪明杰说:
“小汪,你见到林向东的时候也给他捎句话,他推荐的那篇稿子我仔细看过了,决定采用,不久后就叫作者来京城改稿,发布时间暂时定在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