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关西凉州军处置

这个时候的曹操,大概还是心向汉室、有志恢复的。虎贲中郎将、城门校尉先后向朝廷使者投诚,王允也没有太过热切。

作为曾经附从过董卓的掌军重臣,这两人肯定是要被撤换掉的。以比二千石闲职安置,即足够酬答他们这番投诚之功。

羽林骑那边还没有回应,王允并不怎么担心。这一军布置在城外七里的封坛,他又派遣了屯骑、长水二营护送使者前往,往来都需要一些时间。

然而很快有斥骑来报,说有一支军队即将抵达南城们外,似乎就是羽林骑和屯骑、长水诸营。

王允略感愕然。

他传令让羽林骑就地弃械,由屯骑、长水二营看管,只允许光禄勋卿、羽林中郎将随使者前来未央宫。这会怎么全部都来了?

都到了这个时候,光禄勋卿宣璠和麾下的羽林中郎将,难道还敢抗命不成?

王允领着未央宫卫士,匆匆往南城门方向而去。

来到城门之外,却见执金吾从骑、执戟在前引导,羽林骑前后为扈从,正护卫着天子的乘舆。

又有屯骑、越骑、长水诸营护卫周匝,而留守的步兵、射声二营,乃至城门校尉下属部众,则尽数拜倒在两旁,口称“天子万年”!

这是天子到了!

王允连忙赶上前去,在乘舆侧边躬身向天子问安。

“朕一切安好。倒是幸苦了司徒公,”刘协沉声问道,“奋武中郎将何在?”

“去了太师府那边,想来正清理府中的贼臣甲士、扈从等。”王允回答道,又问天子为何聚集这么多军士前来。

“有奋武中郎将麾下校尉宋宪,领数百骑军包围宣曲宫,又带着甲士擅闯正殿,于朕面前亮出兵刃,已经被当场格杀。”刘协简单说道。

王允大感惊愕。

率军包围天子之宫,又于驾前露刃,这可是之前跋扈如董璜都没干过的事情!

而这未央宫中,还有三四千并州军在,也难怪天子会聚兵前来。

他思索片刻,急切的向天子说道:“臣敢以性命担保,奋武中郎将绝无谋反之意!”

“朕自然明白,”刘协点了点头,“然并州军曾在雒阳犯下诸多恶行,惯于肆无忌惮,朝廷当有防范才是。如今可先勒令其返回营地,以免肆虐未央宫,乃至整个长安。”

王允连声称是,派人去往太师府召吕布前来。又有从子王凌上前,代天子向他详细叙述宣曲宫和越骑营两边的事情经过。

这次前往宣曲宫,天子动身得早,没有惊动蔡邕、王盖等侍臣,只是派人让他们各自在家中休沐,无须前往未央宫,以免被卷入宫中的乱局。

结果倒是王凌这个从子颇有表现,让王允欣慰不已。

不一会儿,吕布赶到南城门外,神采飞扬的向王允问好,又在乘舆之前向天子拱手而拜。

王允把他拉到侧边,说了宋宪在宣曲宫的事情。

“怪不得那厮主动请命,原是想趁机报复大贵人!”吕布恍然,满口同意了王允所请,“是某约束不严,也难怪天子有所疑虑……某这就召集军士,令他们返回平乐观!”

他这会把貂蝉侍女纳入宅中,正是满心感激王允的时候;甚至对于大贵人董白,他也怀着几分感激。

幸亏大贵人谨慎,没有同意带貂蝉回宫!不然的话,他难道去找天子要人么?

刘协心中微微摇头。这吕布也是个不讲究的,先问王允,再来拜见,拜见时还直愣愣的挡在乘舆前方。真要计较起来,至少是个君前失仪的罪过。

不过,像他这样的人,倒是不难收服,也不用跟他太过计较。

待到并州军退出,刘协以羽林骑陈兵夹道为扈从,与王允一同返回了宣室东配殿。

尚书台的尚书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选部尚书郎赵戬等,很快带着天子的玺绶、符节前来,向天子奉上,计有玺六、铜符五、竹使符十。

天子六玺,用于诏令、封赏、赐书等,各有对应的适用;铜符第一至第五,用于调动中外之兵;竹使符第一至第十,可征调天下州郡的物质和人力。

这些玺绶、符节,乃是皇权的象征。尚书台把这些还给天子,即是由天子亲政的意思。

刘协微微有些失神。愣了片刻,他令人召王凌上殿,以他担任六百石符节令,为符节台之长,主天子符节事。

随后,刘协与王允、士孙瑞稍稍商议,确定下几项紧急的任命。

以左中郎将伏完为光禄勋卿,主三署郎及羽林骑、虎贲郎两部扈从;又以侍中王盖为羽林中郎将,越骑司马张辽为虎贲中郎将。

以侍中赵温为卫尉卿,主宫门卫士、宫中巡檄卫士等。

以尚书杨瓒为城门校尉,主长安城各城门守军。

以太常卿种拂之子、益州刺史种邵为北军中侯,监护北军五营。

这些都是和长安城中的宫卫、城卫军权相关的职务,都需要换上亲信可靠之人,迅速把所有武力都掌握在天子的手中。

接下来是对各立功人员的封赏。

所谓“赏不逾时”,只有即时颁下赏赐,才好安抚住立功的重臣、将吏等,而后结束整个政变事态,回归日常秩序。

刘协正容对王允说道:“司徒公功勋卓著,当晋为太傅,录尚书事!”

王允一愣,连忙出言推辞:“汉室制度,太傅之职,仅设置于天子成年之前。陛下如今已经亲政,下个月又将加元服,用太傅何为?”

“这不还有一个月么?”刘协笑道,“朕年浅识薄,纵然提前元服亲政,今后亦少不了太傅的善导,君其勿辞。”

王允明白,这是天子对他的看重和致谢。

太傅这职务,位在三公之上,不仅地位极其尊崇,拥有录尚书事的实权,而且在任命之后,除非其人过世或谋大逆,否则都不会解职。

不像三公,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会被有司以灾异奏免。例如太尉、司空二职,这两年都换过了好几遍。

甚至连王允这个司徒,如果不是董卓离不开他,一直维护其地位,早就因君臣不正、人道不和、国多盗贼、下怨其上等诸多灾异,被有司奏免无数次了。

天子是厚道人啊!趁着加元服之前,特意为他作了这番安排。

一旁的尚书仆射士孙瑞也劝道:“陛下敬重长者,体恤功臣,司徒公何必谦辞呢?”

“老臣就愧领了,”王允下拜道,“谢过陛下!”

刘协笑着颔首,吩咐待命的黄门侍郎钟繇,即刻起草封拜太傅的诏令。

其次是奋武中郎将吕布。刘协略一思索,向二人征求意见道:“朕欲以吕布为奋武将军,位特进,增封两千五百户,晋封县侯。再赐钱二百万、缣帛一千匹,田宅若干,两位以为如何?”

由中郎将而至将军,这是很正常的晋封;位特进,意思就是班次仅在三公之下,高于九卿,是一项难得的荣耀。

其余的县侯、金帛、田宅之赏,那更是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这些封赏固然丰厚,也给了很高的地位,实际上却没有太大的权力。

王允原本准备让吕布并录尚书事,参与中枢决策。

但想到他素来有些不知所谓的性情,以及前一会在乘舆之前的失礼表现,王允不得不承认,天子的这番处置更好一些。

他进一步请求道:“老臣请以自己的温侯之爵,转封于吕布。”

刘协明白他的用意,当即点了点头:“温侯之爵乃是董卓所表,又与董氏族人同一奏疏,如今太傅拨乱反正,自是不宜再用。尚书台当另择大县,增户转封。”

尚书仆射士孙瑞躬身领命。

如今王允不在,他便为尚书台之长。刘协也录其参赞之功,准备晋封为尚书令。

另有吕布的乡人李肃,领朱爵卫士诛杀董卓,首先刺伤其臂,封比二千石骑都尉,食邑五百户,为都乡侯。

有并州军前校尉高顺,以前营攻破南城门,占领城门、宫门之间的复道,接应吕布入阵招抚北军诸营,赐名号为陷阵校尉,食邑三百户,为都亭侯……

封赏完毕,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乃是如何对付董卓旧部凉州军的反扑,乃至将其剿灭。

优先程度最高的乃是郿坞驻军,有中郎将胡轸、徐荣两部兵力,合计近两万人。他们守着董卓的郿坞本据,离长安仅有两百五十余里,若不能及时平定,很可能会反过来威胁长安。

以朝廷如今可动用的兵力,连并州军一起也仅有一万三千余。如果纯用武力攻伐,不一定能破得了郿坞。

前将军、司隶校尉赵谦的手中,倒是有刚刚平定白波贼的近两万步骑。可赵谦还在返回长安的路上,而且还另有安排,要对付华阴、渑池的董卓驻军。

王允对此早有一番考虑,当即建议道:

“陛下可发布赦令,除董卓之族外,其他将吏若及时反正,投效朝廷,皆可赦之。胡轸、徐荣二人,若能领部众来投,皆晋为将军。”

“御史中丞皇甫嵩,在凉州军中威望甚高;胡轸、徐荣所领部众,不少士卒都是他之前的旧部。陛下以之为将,再配合赦令,当可令相当一部分人降伏。”

“太傅之议甚善!”刘协从善如流,“朕以皇甫公为征西将军,领禁军、并州军合计万人,前往攻略郿坞。”

“若能降伏胡轸、徐荣,自是最好;即使不能,也能把凉州军挡在上林苑以西,勿使惊扰长安。待到前将军、司隶校尉赵公两万步骑返回,再一同合兵破敌。”

王允颔首认可。以皇甫嵩的威望和能力,完成这番任务不难。

其次是驻于弘农华阴县的段煨,驻于弘农渑池县的董越,各有万人左右。

对于这两部凉州军,王允也有过成算:

“段煨为前太尉、护羌校尉段颎从弟,甚有忠节,其子在陛下身边为郎官。陛下以董卓伏诛之事相谕,以封赏诏令相召,又有前将军、司隶校尉赵谦的两万步骑在侧,不难投效朝廷。”

“有段煨相投,再汇合赵公的步骑,则董越无能为也,早晚覆灭。”

刘协颔首道:“既如此,朕以段煨为宁辑将军。冀其归心衔命,宁辑麾下,不负朝廷之望……然则关东的牛辅所部,太傅可有筹谋么?”

牛辅是董卓麾下兵力最为强盛的一部,兵力高达四万。他本人又是董卓的女婿,在董卓旧部中的号召力,仅次于董卓、董旻二人。

如果他与董越汇合,直接向西攻击长安,哪怕有段煨所部投效,朝廷也非常难以抵挡。

“要对付牛辅,需借助关东州郡之力,”王允建议道,“有前河南尹朱儁,威望隆重,得徐、豫州郡长吏推崇。陛下可任其为将军,统合徐州、豫州乃至兖州的忠贞之臣,将牛辅部覆灭。”

然而这一次,刘协却没有认可,摇着头说道:

“关东推举朱儁,并非真心讨伐董卓,恢复朝廷,而是为了拉帮结派,互相争斗。朝廷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也不能任由他们以表奏窃取朝廷名爵。”

他太知道那帮人是什么成色了。

之前关东、河北的十余位州郡长吏,在酸枣、河内聚集上十万人,结果绝大多数都是置酒高会,裹足不前,直至散去。

对这些州郡长吏而言,在结束会盟的那一刻,任务即以完成。此后就能以对抗董卓为由,脱离朝廷的政令和约束,把治下变成各家自己的基业。

倒是没有任何州郡长吏职务的曹操,以及放弃长沙郡本据、北上参与战事的孙坚,认真的豁出性命,和董卓麾下部众打了几战……

王允也是无奈。

谁让关东、河北的原讨董盟军,当初的表现确实极差,如今还开始了大举内斗呢?

他思索了好一会,才继续说道:“关东、河北诸州郡长吏内斗,其事固然有之。然亦有长吏怀有匡扶朝廷之志向。”

“如东郡太守曹操,前长沙太守孙坚,都曾以劣势之军力,奋勇和董卓部众死战不休。陛下若能予其名分,当可为朝廷之助力。而曹操的上计掾,如今还在长安,正适合以大事相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