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 古全和(第三册):象牙塔之梦
- 傅希春
- 1989字
- 2025-04-14 11:05:02
当天夜里,古全和久久不能入睡,总想去铁路食堂西餐厅学徒的事。他不想离开学校,可是家里的生活实在困难,他应该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他不愿意当厨子,不愿意伺候老毛子,然而铁路职工有乘车免票等很多特殊福利,去铁路食堂他可以凭免票回老家看望舅舅和舅母,把娘从劳役般的苦日子里解脱出来。他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中进入梦乡,梦见自己跌落进黑咕隆咚的无底深渊,虽经他拼力挣扎,仍然不得升到地面,又梦见考试答不出试题,名落孙山,在悔恨中惊醒。
秀姑不明白,她的儿子为什么不像他的那些同伴儿那样讲究吃喝穿戴而去做工做生意挣钱,而是痴迷在念书的事情上,她想念书对于有些人一定是一种比吃喝玩乐更有意思的事。
古全和的书念得也的确很苦。他们家一年吃3斤豆油,三两斤肉,偶尔吃一次不值钱的鲫鱼拐子,平时一连几天吃不上一顿熟菜,一天三顿就是靠老咸菜、自制的豆酱和大葱、大蒜下饭。古全和家住宋家屯镇,他在二里沟小学念高小和解放初在市立一中念书的时候,他都是每天早晚各吃一顿饭。早饭在早5点半以前,晚饭在晚6点以后,午间只能饿肚子,直到他们家搬到大白楼,他一天才能吃上3顿饭。他连学校里规定要用的作业本儿和笔记本儿都买不起。他用的作业本儿全是自家裁制装订的,他小的时候,由他爹给他裁制,后来是他自己制作。每个学期开学前他都要花一两天的时间自制各科的作业本儿和笔记本儿。冬天古全和也只能穿一双老百姓叫作“水袜子”的并不很保暖的棉胶鞋过冬。他童年下乡背粮时留下的冻疮年年复发,可是他从没去医院治疗过,也没想过要到医院去就诊。每天早晨起床时,经常要鼓足勇气,忍着剧痛,把肿胀溃烂的双脚硬塞进鞋里;晚上又得要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把粘在鞋上的伤脚生生地从鞋上撕下来。这一切他都已经习惯了,并不觉得多么苦。他从来不注意别人穿什么、吃什么、用什么,而去和别人比,也不关心别人怎样看待自己。他觉得他的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他甚至喜欢寒冷的冬天,说冬天头脑清楚,有利于学习。他从没有因为要忍受这样的艰难痛苦而想过离开学校。只要能念书,他什么痛苦都愿意忍受。他喜欢学校。学校里的人们不分贫富贵贱,身份地位。学校里的多数老师和同学,都不看你穿得怎样,吃得怎样,家里是不是有钱有势,而是看你的学问和人品。在学校里才让他感到有平等,有尊严。他从没有因为自己家贫和衣帽不整而自惭形秽,也不认为自己的爹娘没有文化、没有钱而不如别人的父母。每当有人问到他爹的职业,他都会坦然地告诉对方,说他爹是铁匠,或是皮匠。这也是古世才看重儿子的地方。他学习努力,考试成绩好,尊敬老师,爱护同学,办事公道,能打能斗,敢于主持正义,因此老师器重他,同学们选他当学生头儿。而这一切却并不为学校以外的人们所普遍看重。在校外,人们奉行的是“敬衣不敬才”的规矩,是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在山东庄,人们事实上也并不看重他的学习。他们赞扬他学习好,是和夸他的弹弓打得准一样的。只有他爹、狗儿家婶婶、刘书成叔叔、葛永德哥哥,和已故的郑祥麟叔叔看重他的学习。而现在连这样的学习生活也要和他分手了!他怎么能不噩梦连连呢?他第一次感到世界不公平。有些公子哥儿和小姐妹子有书念而不知道用心!而他却要因为贫穷而辍学!
寒暑假和星期天,古全和经常跟着他娘到铁道北的国家粮库去拣黄豆,深知那里劳动的艰苦。想到他娘两眼直直地盯着面前麻麻点点的黄豆,拇指和食指像鸡啄米似地把一粒粒合乎老毛子的标准的黄豆,从成片的黄豆里捡起来,丢进筛子里,累得眉头紧皱,直不起腰,手指常常抽筋儿的那痛苦的样子,他心里就难受,骂老毛子不是玩意儿,这件事也影响到他对共产党和新社会的态度,古全和他叔叔在世的时候,经常和他爹谈论老毛子,在他们的谈论中,老毛子和日本鬼子没有区别。他爹告诉他说,老毛子屠杀了东三省无数的中国人,把许多中国人发配到俄国的中亚地区去当苦力,强占了中国比东三省还大的大片的国土,还曾图谋侵吞中国的东三省,把她变成他们的“黄俄罗斯”,爱国的中国人没有不恨老毛子的。在东北光复的那些日子里,古全和亲眼目睹了老毛子疯狂掠夺东北的机器、粮食、布匹、木材、纸张等各种物资,苏联红军士兵抢劫中国人的财物,强奸中国妇女的恶行也多有传闻。古全和从懂事儿的时候起就讨厌老毛子,怨恨中国政府无能,容忍自己的人民这样任人驱使。他不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可恶的老毛子搅和在一起,为什么要听老毛子摆布,为什么称落后野蛮的老毛子为“老大哥”!他爹说,霍爷爷说过,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头号儿大国的时代,世界上还没有这个老毛子国,老毛子国是在中国的宋朝和元朝以后才开始成为一个国家的。
古全和感觉他大学是念不成了。从现在到大学,中间隔着初中和高中,算起来,即使他像这样念下去,他高中毕业时该有23岁,而念大学还得四五年,他怎么能再拖累爹娘这么多年呢?看起来他连初中也念不完了!想到他将离开学校,他感到自己的前途一片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