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节激活历史:包明德文艺评论选
- 包明德
- 2822字
- 2025-04-24 18:15:43
二
习近平同志在“10·15”的讲话中,也提出深刻的警策:“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9]这段话,具有很强的概括性、针对性、文学性和指导性。
通俗文艺,原本的含义是指适合广大群众的趣味和需要,容易被群众接受和理解的读物。例如,民间故事、民歌、鼓词、道情、英雄传奇、公案侠义和讽刺小品等,都可以称为通俗文学。优秀的通俗文艺在内容上,有的写行侠仗义,慷慨对歌;有的写忧国忧民,喋血殉身;有的写“哪里不平哪有我”;还有很多是描写纯洁美好爱情的。因而,通俗文学历来为我国人民大众所喜爱,并且以其特有的魅力撞击大众的心扉,滋润着人民的心田。
然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作品,将低俗假乎通俗之名以行。这类作品形象怪诞,价值迷离,内容多是恐怖、色情、贪欲和暴力的展示。这使得某些文艺创作和演出,在相当层面上形成“内容空心化、情趣低俗化、过度娱乐化、价值立场失守、社会责任担当弱化、道德教化功能萎缩、审美涵养稀释”的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由是复杂的,但主要有三点:
第一,西方现代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的影响。新时期以来的一段时间内,西方文艺思潮洪水般涌入我国,由于鉴别选择能力的缺失,使得它的负面作用一度压过了积极影响。正如有的学者所概括的:“在80年代方法论的建构性与90年代学界的消解性思想中,已经在思维上和价值上有了很大的不同。90年代的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价值消解性,不再是那种整体的向前发展的神圣性话语,而是解构性话语充斥文坛,如法国的解构思想家福柯、拉康、德里达、罗兰·巴特,‘耶鲁四人帮’,成为了时代的精神主角。他们的‘消解’、‘颠覆’、‘反抗’、‘边缘’等话语,成为现世的流行语的写作策略或叙事圈套。”[10]这股风在我国文坛酿成消解崇高,亵渎神圣,颠覆经典,戏说历史,嘲弄英雄的创作风气。这对社会,特别是对青少年价值信仰、理想品德教育和人格建构的消极影响,已经引起社会公众的担忧和焦虑。
第二,过度商业化及拜金主义的冲击。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化市场得到渐次的发展,文化产业也随之快速崛起。我国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培育的指导思想一直是明确的。那就是不仅承载着经济目标,而且必须承担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保的多重目标,而且始终强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具体实施中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当的偏颇。这主要体现在文化市场及文化产业的过度商业化和与此相关的拜金主义思潮的泛滥,冲击了文艺创作的正常状态和健康发展。正是在文艺商家和媒体广告或隐或现的勾连、谋划与操作中拼命追求商业利益,一切向钱看,助长了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催生了大批质量低劣的媚俗的产品,使得“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比较匮乏,压抑了社会效益的张扬。在这股风潮中,有的文艺工作者,放弃自己的社会担当和艺术担当,迎合市场需要,按照商家或媒体的意图去写,去编,去跳,去唱。甚至作品的名称,场景的描写,人物的对话,都按着市场需要去安排,使得作品充斥着商业化的痕迹,丧失了对文艺的主体精神和思想艺术的追求。本来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在这样的揉搓中,再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了。“娱乐至死,失语至死,工业至死,票房至死”,有人这样来表示对我国电影前景的担忧,还是不无道理,是值得省思的。
第三,文艺批评的失语和弱化。早在1842年,恩格斯就批评过在文艺评论中存在的不良风气。他在《评亚历山大·荣克的“德国现代文学讲义”》时指出:“他谈到‘现代’文学,马上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大吹大擂阿谀奉承起来。简直是没有一个人没有写过好作品,没有一个人没有杰出的创作,没有一个人没有某种文学成就。这种永无止境的恭维奉承,这种调和主义的妄图,以及扮演文学上的淫媒和掮客的热情,是令人无法容忍的。”[11]类似亚历山大·荣克的这种文学批评的学风,在当下还是存在的。这表现在文学史的写作、教材编写与课堂设计、文学评奖、作品研讨会和撰写评论文章等各个领域,不能实事求是,无原则的恭维捧场,既不批评质量差的作品也不善于发现好的作品,这样的确不利于读者的阅读欣赏也无益于作者总结经验,提升写作水平。还有更甚者,有的评论,脱离文本,玩弄名词概念,说一些作者和读者都听不懂的话,这非但不能正确地引导读者阅读欣赏,培育审美修养,反而制造阅读障碍,以致让人感到厌倦。文艺批评,作为车之一轮,鸟之一翼,对于整体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因而,当下文艺创作中出现的问题,文艺批评工作者应该敢于负起相应的责任。
大家都知道,在19世纪,大英帝国是很强大的,同时这个国家的文化意识也很强。在他们眼里,莎士比亚比一些殖民地还宝贵。莎翁也确实扮靓了英国的历史文化,提升了英国的形象,增强了英国的软实力。美国在20世纪称霸,也不是光靠军事和经济的强势。他们通过好莱坞电影,百老汇的娱乐,还有肯德基、麦当劳以及服装玩具等,把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渗透到地球的各个角落,以增强美国的影响力。直到不久前,奥巴马还不无自豪地自夸“好莱坞的电影使美国显得与众不同”。看到了这些,我们会更加体会到习近平同志“10·15”讲话的战略高度和深远意义。他说“历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有地位有影响,不是穷兵黩武,不是对外扩张,而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大感召力”。他还语重心长地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化成天下,谁与争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温暖人,振奋人,鼓舞人。他的讲话继承和创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个讲话将指引广大作家、艺术家和批评家,站在我国文艺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扬帆远航,担当起时代的责任与使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唱新歌,谱新曲,把中国的文艺事业推向新的发展和繁荣。
[原载《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题目有改动)]
[1]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news.xinhuanet.com。
[2]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3] 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4]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9页。
[5]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6] 陆贵山:《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理论与实践》,《陆贵山论集》(马列文论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1页。
[7] 陆贵山:《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理论与实践》,《陆贵山论集》(马列文论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1页。
[8] 梁一儒:《民族审美心理学概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4页。
[9]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news.xinhuanet.com。
[10] 王岳川:《文艺方法论与本体论研究的学术史考察》,金元浦编《多元对话时代的文艺学建设》,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11] 恩格斯:《评亚历山大·荣克的“德国现代文学讲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