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列宁社会主义民主观的时代场景和思想来源

马克思认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1]列宁也经常引用歌德的话告诫世人:“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长青的。”[2]这充分说明社会历史条件在理论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理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历史发展相协调。列宁社会主义民主观正是列宁立足于俄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对俄国民主的历史回应和实践凝结。同样,这一思想体系也是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综合发展的结果。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历史发展,首先需要廓清列宁社会主义民主观的思想来源和时代场景。具体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理论、俄国民粹派的民主认知、第二国际民主组织形式及其主要理论家民主理念共同构成了列宁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思想来源;俄国社会面临的时代主题,历史传统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碰撞,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向垄断资本过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共同构成了列宁社会主义民主观的时代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