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想想赚钱的其他路子

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四点多,春日的夜来得早,天色渐晚,此刻的太阳已是窝至西边山头上,空气中的温度早已开始回落,一股清冷之感很快就会随着夜幕而降临。

赵风华终于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虽是周日,但他今天却已经足足在小课桌上“欲仙欲死”地写了近6个小时,收入不高,两百块左右。

要不是年龄够不上,赵风华都想搞个二手电瓶车跑跑外卖了。大地回春,只是白天送外卖的话,也不像冬日那般备受煎熬。最重要的是,送外卖可以在外面走动,让整个人身心都活跃起来,比起裹着棉袄枯坐室内不知道要舒服多少。

赵风华看了眼手机,郭乐在中午的时候,就发消息约他下午去打篮球,现在都这个点了,郭乐应该也从体育场那边回家了。

“唉,代写作业这个还是太耗费时间了,算下来时薪太低。”赵风华心里感叹。

但是他一时又没有其它的赚钱门路,而且即使想到好的赚钱路子,如果和学习无关,那都得经过父母同意才行,像前面提到的送外卖,父母肯定是不同意的,除了考虑到会耽误赵风华学习,最怕的还是交通事故这类意外情况发生。

虽是穷人家的孩子,但是赵风华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可不比其他家庭差,只能说物质条件上会差一些。

很快初三就要结束了,按照赵风华目前的成绩,进入市一中是没什么问题的。

市一中是市里最好的高中,可以说只要考上市一中,那等于是半条腿跨入了大学的门槛,毕竟每年80%+的一本院校录取率摆在那里,而最令人向往的是,除复读生外,清北名额每年也会出现三至四名,如此情况已经延续了近十年。

但是赵风华内心想的却是去实验中学,因为只要超过市一中的录取线,在实验中学就读,可以一次性获得实验中学提供的最低五万的入学奖励金,并且可以享受高中三年学费全免的待遇。

相比起公立的市一中,私立的实验中学可谓是差生云集,从这几年表现来看,它的录取分数线低于市一中近100分,而从实验中学毕业的学生,能考上大学就已经很不错了,能考上一本院校的,那都属于凤毛麟角。

这可能不是实验中学老师教学能力的问题,更多的原因在于招收的学生基础差,以及因此导致的整体学习氛围不行。

当然,每年也有少数优等生和赵风华想法一样,抱着拿奖金的目的,前往实验中学就学,但结果都不是很好,大部分都泯然众人了。实验中学估计也是想打破这一魔咒,所以优惠政策年年都在加码。

赵风华内心很想挑战试试,但也怕最后搞砸了,反而白白浪费三年时光。

三年时光,对于人的一生来说,长也不长短也不短,但是对于学生时代的赵风华来说,就是不能出差错的三年,一旦踏错,很可能后面会耗费更多时间才能弥补回来。

“如果我在实验中学待三年,然后再去市一中复读一年呢?”

赵风华脑中灵光一闪。如果复读一年的费用不是很多,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个方法赚一笔!

市一中的复读生高考战绩虽然不如本校首次参与高考的学生,但是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高中学校的。而在市一中复读的一年时间里,完全可以把高中三年的知识全部贯通,因为市一中复读班的老师,那可全是金牌教师啊!

赵风华为脑海里的这个天才想法激动不已。

关于市一中的复读费用,估计要联系班主任韩健新才能得到准确答案了。赵风华成绩好,与班主任韩健新也互加过联系方式,但是该怎么问韩健新这个问题,才能避免被他追根究底的“盘问”呢?

要是直接说出自己这个想法,那估计要被韩健新狠狠骂一顿,毕竟谁家班主任也不希望自己班培养出来的尖子生考去一个实力差的学校。

“有了,我就说我表哥让我帮忙问下。”

一个不存在的表哥,就这样被用来套班主任的话了。

“韩老师,打扰一下,我想请教一下您,在市一中复读一年的费用大概是多少您知道吗?我表哥他今年就要高考了,但是对高考没有信心,想着去市一中复读,想让我帮忙提前了解下这块情况,我也不了解这块,所以只能问问您了”

赵风华等了半晌,见韩健新没回复,不由有点不安,于是他带上手机锁上门,顺着游泳池旁边的楼梯一直走到地面。这个小区的绿化做得不错,常青树一年四季都泛着绿色的生机,而有些叫不上名字的花树,现如今也开始有长出小小的花骨朵来。

因为工具间没有天然气,考虑到消防安全,赵风华一家也很少使用电磁炉烧饭,平时基本上都是去小区外面不远处的社区老年食堂吃饭,那边伙食便宜,卫生条件也不错。

想着母亲应该也快要下班了,赵风华给母亲打了个电话,约好一起去食堂吃饭,便径直朝小区外走去。

父亲最早是在农贸市场里卖卖蔬菜的,前些年房地产景气,便歇了铺子,跟着几个老乡在工地上做事,那时活多得做不完,父亲本指望着在工地上干活赚一笔钱买套房子,但是房价涨得比他赚的快得多,如今又赶上房地产市场低迷,被建筑公司拖欠半年工资的他一时无事可做,靠着朋友介绍,才转行做起了送快递的工作。

在赵风华生活的这个小城市里,房价跌了不少,基本上都是高峰价位的七折了。如今父母首付已经攒够了,但是一想到要还那么多年的贷款,谨慎的父母觉得还是继续等等看,理由就是房子太多了,小城市根本没有那么多人,那么多烂尾的小区又重新建设起来,而新的小区还在规划。

父亲做过这一行,虽然是底层劳动者,但是明显他的话因此会更有权威,依他的话来说,还有得跌,先不急着背上房贷,手里的钱还是存银行靠谱,万一有个急事也能拿出来应应急。

赵风华对于这些事情并不上心,但他做梦都渴望在市里能有一套房子住,虽说老家有一套住宅,但是如今基本上都生活在市里,老家的住宅闲置多年,每次回家过年打扫卫生都要累死。如果在市里有一套房子,不仅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也会让人觉得在市里有了一个真正的归宿,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