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华洋筹赈会辛酉旱赈湘西研究
- 曹景文
- 2376字
- 2025-04-28 17:34:50
绪言
民国辛酉湖南旱荒灾重,急需赈援。湖南辛酉旱灾地域之广,灾民之多,灾重之深,堪居民国时期灾荒前列。中西南三路[1]75县,就有60县受旱成灾,其中西路占有20余,且整体灾情最重。西路湘西各灾县,在注重内部挖潜自救的同时,积极争取包括湖南华洋筹赈会(以下简称“华洋会”)、全国及各省慈善组织、国外在华慈善组织等,以及旅居省外湘人等在内的团体和个人的大力援助,以图纾解旱荒。
1921年6月组织成立的华洋会,属于义赈机构,在洋干事们把持下主持辛酉赈务,直到1923年初收束[2],标志着“湖南赈务由传统全面向近代化过渡”[3]。1922年9月,湖南防灾协会成立,开始逐步取代华洋会,履行湖南赈务职能。
华洋会倾其全力,义务筹维辛酉旱荒,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全省尤其是中南两路灾轻县份的灾荒。以熊希龄为首的华洋会,致力服务于辛酉赈务。建章立制,规范辛酉赈务;协调湖南华洋会与全国华洋会及北京赈务处之关系,为湖南争取赈济之公平对待;协调省内政府、军队、议会、地方灾县、各公团等对旱荒赈务的支持与理解,筹划赈务顺利运行;千方百计募集善款,解省(县)赈灾,尤其是作用于赈路之日本泰平公司[4]械款、米盐公股款和美国华北赈灾余款,费力尤多;会议勘灾定等,力图管住米粮出省,承担维护米禁之司法审判职能。凡此种种,华洋各六干事,为湖南灾黎,可说是费心尽力,赈济灾轻县份效果明显好过灾重西路县份。
华洋会施赈反而招致不满,军阀却混战加剧旱荒,颇具讽刺意味,不过倒也是民初社会的常态。在旱荒勘灾定等上,把持赈务的洋干事们偏据注重湘西烟苗情事的洋牧师报告,客观上出现了中南两路灾重与西路烟苗情事的双重标准,致使灾重西路县份反倒降等受赈甚至赈款粮被扣或停发,引起地方极大不满。西路与因罹受兵燹匪祸或旱荒之中南两路一道,质问华洋会施赈不公;加以赈路资金来源于省款和美款,工赈路线图方案与潭宝首修段的择定,使义务筹维赈务的干事会尤其是洋干事们饱受非议,被迫改革赈务相妥协。更甚者,军阀割据时代的赵恒惕政府,其关注重点并非普罗大众的生死前途,以至于辛酉年旱荒灾重时,发动湘鄂战争,以图扩充势力。战争耗资百万,进一步削弱了民众的御灾能力,加剧旱荒整体严重程度,致使华洋会赈济效果大打折扣。民初湖南社会病态可见一斑。
湘西病态,其源头乃在兵匪毒灾及其摧残下濒于破产的教育,加剧了其整体深度贫困的发展。辛酉旱荒,湘西受灾并不比中路的新化安化宝庆桃花坪等为重,其受赈也较中南两路为多,但赈济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乃在于社会病源较为特殊,即军阀割据时代的湖南西陲边地,连年兵燹,军队坐食勒派,无日不有;苛捐杂税,尤重于他路;湘西匪患,史上留名;鸦片成为请客送礼的上等物,反映出荒废耕种之湘西烟苗种植尤早尤多,毒灾成形久已;民智落后与教育濒于破产背景下,湘西十县教育促进之谋划,实乃绝望中之最后挣扎,然于川军熊克武入湘时戛然而止。社会失范使民国湘西积重难返,辛酉旱荒不过使其整体深度贫困更为外显而已。
湘西的整体深度贫困,在脱贫攻坚决胜的今天,已经顺利摘帽。湘西历史上的整体深度贫困,非一己一地之力所能消除;唯待统一强大的中央政权的建立、完善的制度顶层设计、中央对贫困地区大力扶持的落地,以及湘西地方文教事业的大力发展与民众脱贫内生动力的迸发。今时不同往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自习近平总书记于湘西花垣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以来,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与各方合力支持下,发动从各维度精准施策的脱贫攻坚战役,整体深度贫困日久的武陵山连片特困区,脱贫摘帽工作已经完成,已取得历史性的决胜。
学界既有湘西辛酉旱荒研究,主要集中在华洋会赈务的整体概述,以及个别著述对湘西荒赈与地方自救的零星介绍;然而,对湘西报荒请赈、华洋会筹募辛酉旱荒善款、施赈路界争议的探讨,为数不多;而从社会病态层面来分析湘西辛酉灾重的根源,尚不多见。见林者难见树,见树者不见林的瑕疵,当是本书予以着力避免的重点。因此,以灾荒史、社会史、外交史等为视角,通过广泛收集诸多有关湘西辛酉旱荒的中外文史料文献,将辛酉旱荒放在当时国际国内复杂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宏观背景下考察,在微观上着力阐析各方对旱荒及其赈济的考量与选择,厘清部分史实,尤其是从施赈之“他者”与受赈之“我者”的互动层面,试图还原华洋会旱赈湘西的历史真实。以蚍蜉之力,吹毛求疵式地在前人既有丰硕研究的基础上,希冀于学术进步有微小补益,诚乃幸事。
[1] “路界”一词源于清末湖南办理新型高等教育时,为便利各县学生就近入学,按地区分设中、西、南三路师范学堂。中路师范设长沙,辖长沙、岳州、宝庆;西路师范设常德,辖常德、澧州、辰州;南路师范设衡阳,辖衡州、永州、郴州。(参见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8页。)华洋会委定灾情区域调查员时,援以中西南三路划分。南路县份有衡山、衡阳、永兴、耒阳、安仁、酃县、常宁、桂阳、新田、嘉禾、临武、蓝山、宁远、祁阳、零陵、东安、道县、永明、郴县、宜章、资兴、汝城、桂东,中路县份有长沙、湘潭、浏阳、醴陵、攸县、茶陵、宁乡、益阳、湘乡、宝庆、新化、安化、新宁、城步、武冈、湘阴、岳阳、平江、临湘,西路县份主要包括常德、桃源、汉寿、澧县、石门、临澧、华容、安乡、汉寿、慈利、南县、沅江、会同、通道、黔阳、晃县、靖州、大庸、桑植、沅陵、辰溪、溆浦、芷江、麻阳、泸溪、永顺、古丈、保靖、龙山、乾城、凤凰、永绥。
[2] 华洋会赈务职责本应于1922年10月收束,但因泰平械款、米盐公股款等的交涉和领取,一开始就以华洋会的名义进行,外加辛酉赈务扫尾工作未全部完成。因此,一直拖到1923年才最终收束。
[3] 郑自军:《湖南辛酉大旱(1921年)及赈务研究》,《历史教学》2002年第5期。
[4] 泰平公司即泰平组合,民初国人常称之为太平公司;为与同时期长沙美商太平公司相区分,除史料原文用“太平”一词之外,其余一律取用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