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漕挽纷华:明清以来临清城市空间研究
- 周嘉
- 2252字
- 2025-04-27 17:53:56
序
2014年5月,时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工作的张佩国教授推荐他即将毕业的博士周嘉跟我做博士后研究,尽管力有不逮,但佩国教授是我敬服的师兄,恭敬不如从命,便愉快地答应了,于是我成为周嘉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的合作导师。
临清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古老的大运河穿城而过。临清之名,取临近清河之意,清河是卫河的古称,源出河南省辉县苏门山百门泉,流经临清之域。临清自西汉初年设县,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明清之际,临清凭借京杭大运河漕运发达而迅速崛起,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一度成为华北首屈一指的商业城市。临清的繁华使之赢得良多赞誉,如“地居神京之臂,势扼九省之喉”,“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等等。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会通河临清段、临清运河钞关入选世界遗产名单。临清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再一次引起世人瞩目。也恰在此时,周嘉申请进入山东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他将研究计划定为明清临清城市史。后来,他又将问题意识进一步聚焦,对原计划修改完善后成功获批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漕挽纷华:明清以来临清城市空间研究》就是该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他数年辛苦努力付出的结晶。
源远流长的大运河不仅哺育了临清的发展,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城市形态、地方文化和社会性格。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就从运河兴衰、商业发展、地域文化等方面对临清历史有所探讨。20世纪80年代之后,学界的临清研究逐渐升温,专家学者甚为重视。城市规划名家傅崇兰教授为撰写《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于1981年5—6月到临清实地考察,写出了《临清明清史初稿》,认为临清虽然是明清时期州治所在地,但是州治之所的政治功能并没有削弱其商业地位,事实上临清是当时大运河沿岸控扼南北的工商业中心。紧随傅崇兰教授之后,历史地理学家杨正泰教授、明清经济史学家许檀教授、明史学家毛佩琦教授等关于临清的研究成果相继面世,他们或从地理条件变化分析明清时期临清的盛衰,或探讨明嘉靖至清乾隆临清商业最繁盛时期的状况,或论述临清在明代社会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学界研究均指向这样一种思考,即临清在明清两代的兴衰史反映了其内生性力量的不足,其一时之繁盛主要由于外部条件所促成,而更深层的问题意识则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探索与反思。
临清是大运河边港埠城市,曾是整个山东漕粮的主要集中地,明清时期曾经繁华一时,因此也引起海外学者的关注。清代王伦起义的主要战斗及清军的围剿即发生在这里,美国汉学家韩书瑞教授所著《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对此次起义事件进行了全景式书写,并对临清的诸多面相作了详细描述。书前插图引自乔治·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的“在大运河岸边的临清附近看到的景色”,该图以舍利宝塔为斜轴,南望临清城市,右眺大运河,宝塔后面可见临清城的城墙。韩书瑞教授指出,临清位于大运河与卫河的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上最为重要的贸易集散地和中心城市之一,担负全国范围的贸易角色,因物产丰富、易于进攻的战略位置,反叛者和政府都十分重视。韩书瑞教授还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军事、政治等力量的结构变化,为临清地方史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固的时空环境,这一点可见她从施坚雅教授关于明清时期中国的时空模式的思想中受益良多,后者是对中国城市史研究影响最大的美国学者。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临清进行深入研究,涉及城市经济、组织机构、历史事件、社会生活、族群关系、城市建筑、手工技艺、文化遗产等,于此不再一一叙说。
由上可见,应该说临清研究学术积淀比较深厚,以其为选题进行探讨,创新难度较大。但是,通读《漕挽纷华:明清以来临清城市空间研究》之后,我深感这是一本颇有创见的著作,在运河城市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占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如果按照类型学的划分,古代中国的城市多为行政中心,但也呈现出多样性,尤其在明清两代更是如此。在城市形成及其转型过程中,运河城市应当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文明发展形态。临清“因水而名”,“因河而城”,后又“因漕而兴”,是一座非常具有典型性的运河城市,其所发挥的城市职能也具有多元性,如军事、行政、经济、交通、宗教、文化、教育等职能。周嘉利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相融合的视域以及特定的文化脉络中,呈现临清这座运河城市的历史与结构。在时间节点的选择上,主要始自临清作为大运河城市中心的出现,考察其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近现代以来的转型逻辑。以“空间”作为切入点,探讨城市的结构体系、人们的社会实践等,从而加深了对于临清城市性、现代性等相关论题的理解。据我所知,周嘉这几年主要的科研精力便是做临清研究,他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临清进行人类学式的田野工作,应该是在临清调研时间最长的外地学者。在临清研究中,他力图既能“在档案馆中做田野工作”“在田野工作中做历史研究”,又能“在历史研究中做田野工作”,拜读书稿之后,我认为他基本上达到了该学术目标。
在做临清研究的过程中,周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相关学术论文,也获批了多项相关科研课题,我深深感佩他的学术努力和学术业绩,现在能看到他的成功之作,由衷地感到高兴。希望他能以此为新的契机,不断有学术上的新创造。最近,他兴奋地跟我汇报,他又有新的田野点和问题意识了,期待早日再次见到他新的力作。
是为序。
徐畅
2023年5月
于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