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游幕学者的年龄结构

统计游幕学者的年龄,有赖于史料对游幕学者生卒年的记载。据《乾嘉时期游幕学者简表》的相关资料,乾嘉时期的游幕学者中,生年或卒年不详,或生卒年皆不详者共120 人,生卒年明确者有260 人,平均年龄约为67 岁。人数最多的年龄段是 61—70 岁,有 77 人,占全部已知年龄人数的29.6%;其次是71—80 岁,有61 人,占已知年龄人数的23.5%;这两个年龄段(61—80 岁)的游幕学者共有 138 人,占已知年龄人数的一半以上(53.1%),是乾嘉时期游幕学者的主体;60 岁以下的有73 人,81 岁以上的有49 人,分别占已知年龄人数的28.1%和18.8%。[7]

表1.2 乾嘉时期游幕学者的年龄结构

为更直观地呈现乾嘉时期游幕学者的年龄分布,将表1.2中的数据图示如图1.2所示。

图1.2 乾嘉时期游幕学者的年龄结构

古时有“三寿”之说,即上寿、中寿、下寿,泛指高寿。三寿所指主要有以下几说:(1)《左传·昭公三年》 “三老”孔颖达疏:“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2)《庄子·盗跖》: “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3)《论衡·正说》: “上寿九十,中寿八十,下寿七十。”(4)《淮南子·原道训》: “凡人中寿七十岁。”(5)《吕氏春秋·安死》: “人之寿,久之不过百,中寿不过六十。”[8]清初学者魏禧曾言:“人生一世间,享上寿者不过百岁,中寿者亦不过七八十岁,除老少二十年,而即此五六十年中,必读书二十载,出游二十载,著书二十载,方不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者也。”[9]

目前统计乾嘉时期游幕学者的平均年龄是67岁,基本上属于高寿之下寿。同时,乾嘉时期游幕学者的年龄存在巨大差异,既有未享下寿者(有73人的年龄在60岁以下,有6人在40岁以下),也有享上寿者(有49人超过80岁)。游幕学者享年长短的差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与游幕学者的自身健康状况有直接关系,也与其功名高低、性情如何、家境是否富足、有无其他治生手段、有无仕宦经历等密切相关,需要我们结合每个游幕学者上述各个方面的情况及其入幕时的年龄、游幕时长等进行细致入微的具体分析,而这也正是我们下面要逐一进行分析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