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智库的中国观研究
- 张莉著 柳斌杰 陈昌凤主编
- 4092字
- 2025-04-27 17:10:35
第二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互联互通建设主要官方进程
“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加强中国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与沿线国家开展经济合作,达成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欧洲被纳入“一带一路”的合作框架下。虽然,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很多欧洲国家都表示出兴趣,不少国家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但是,欧方的正式官方回应发生于2015年。2015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布鲁塞尔参加第十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时,中欧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决定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同欧洲投资计划发展战略对接,组建中欧共同投资基金、互联互通平台等,进一步确立了中欧务实合作的新框架。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表示,“我担任欧委会主席后推出了3150亿欧元投资计划。根据这一计划,我们将持续投资互联互通设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对中国自身有益,欧盟也将凭借与亚洲动力强劲的经济体更加紧密的联系而受益”(帅蓉、闫磊,2015)。2015年9月28日,第五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北京举行,马凯副总理和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卡泰宁共同主持对话。双方围绕“从战略高度推进双向投资、便利双边贸易”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就“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投资计划对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和数字经济合作等达成广泛共识,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容克投资计划对接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双方同意成立工作组,就设立中欧共同投资基金的具体方案进行研究,签署了《关于建立中欧互联互通平台的谅解备忘录》。双方还探讨了国际产能合作意向。欧方鼓励中方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深化合作,愿按照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现有章程和程序启动中方成员资格的相关谈判工作(中国经济网,2015)。2015年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不少欧洲国家也表现出极大热情,尤其是西欧的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中欧的波兰,东欧的罗马尼亚等国,这些国家的积极加入,加强了中国和欧洲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金融基础。
2016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捷克。这是习近平首次以国家主席身份访问中东欧国家,也是中捷两国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是中欧关系的一大盛事。这次访问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16+1”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对接。
欧方也将互联互通纳入其中欧合作的重点范围。2016年6月22日欧盟发布的《欧盟对华新战略要素》政策文件中指出,“中欧互联互通平台是双方建立的一个重要的政策论坛,旨在让欧盟的政策和项目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产生协同作用”。文件强调,这个平台将推动双方的基础设施合作,包括融资、互操作性和物流。2016年6月29日,中欧互联互通平台第一次主席会议在北京召开。中方代表团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率领,并由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铁路局、民航局、铁路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等的人员组成。欧方代表团由欧方主席、欧盟交通委员布尔茨率领,并由欧盟委员会交通总司、欧盟驻华代表团、欧洲对外行动署等的人员组成。会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同志、欧盟驻华代表团大使史伟先生共同主持。会上,工作组汇报平台前期工作进展及未来合作建议,并提交工作机制和示范项目优先行动清单请双方主席审议。会后,双方主席签署会议纪要。双方将按照议定事项,继续深入推进中欧互联互通合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6a)。
根据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欧盟委员会《中欧互联互通平台第一次主席会议会议纪要》要求,2016年11月24日至25日,中欧互联互通平台投融资合作专家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欧互联互通平台投融资事务专家组中方牵头单位国家开发银行承办。来自中欧双方政府及企业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方参会单位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铁路局、民航局等中央部委,浙江、湖北、重庆、新疆等地方发展改革部门,铁路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等企业;欧方参会单位包括欧盟交通总司、对外联络署、驻华代表团、欧洲投资银行,以及21个欧盟成员国驻华使馆。国家开发银行丁向群副行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郑剑副司长、欧盟交通总司欧瓦提副司长、欧洲投资银行沃尔什副总司长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会上,双方就各自的融资政策、模式及潜在合作机制进行了充分交流,并重点围绕中欧互联互通平台示范项目优先行动清单展开讨论,详细介绍了项目概况、当前进展、融资模式等情况,研究探讨了融资支持政策及下一步合作机会。双方一致认为,这次会议高效务实,取得了丰富成果,是落实中欧双方领导人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泛欧交通网络”对接的实际举措,将为深入推进中欧互联互通合作更加细化、实化创造良好条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6b)。
2017年5月,欧盟对外行动署网站公布“一带一路”相关信息,表示欧盟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希望在此基础上与中国开展合作。
2017年6月1日上午,中欧互联互通平台第二次主席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受中方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与欧盟交通委员维尔勒塔·布尔茨女士共同主持会议并致辞,中方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民航局、铁路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驻欧盟使团和欧方欧盟委员会交通总司、欧洲对外行动署、欧洲投资银行及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双方工作组在项目清单、政策法规、技术规范以及项目投融资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并就加强战略政策对接、推动示范项目实施以及深化中欧班列、绿色低碳交通、通关便利化、标准和技术规范等多方面合作达成共识。会后,双方签署了会议纪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7)。
2017年6月,中欧领导人第十九次会晤,双方同意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投资计划对接,欢迎签署《丝路基金和欧洲投资基金促进共同投资框架谅解备忘录》。
2018年7月15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和欧盟委员会交通事务委员布尔茨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欧互联互通平台第三次主席会议。会议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胡祖才副主任和欧盟交通总司巴克兰副总司长共同主持。中方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铁路局、民航局、铁路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驻欧盟使团和欧方欧盟委员会交通事务委员办公室、欧盟交通总司、欧盟驻华代表团等有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审议了《中欧互联互通平台近期行动方案》,并就深化战略规划对接、谋划运输通道、提升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质量、发展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积极稳妥推动示范项目等多方面合作达成共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8)。
2018年7月16日,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后中欧发表联合声明。声明表示,双方将继续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倡议对接,包括欧洲投资计划以及扩大的泛欧运输网络,并通过兼容的海陆空运输、能源和数字网络促进“硬联通”和“软联通”。双方强调,该领域合作应改善亚欧互联互通在经济、社会、财政、金融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双方欢迎中欧互联互通平台取得的进展,以及第三届主席会议、第三次互联互通专家组会议和投融资合作专家组第三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双方将与欧盟成员国和利益攸关方协商,加快实施商定的试点项目。双方将落实中欧互联互通平台第三届主席会议确定的《中欧互联互通平台近期行动方案》,制订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推进中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018年9月,欧盟发布《连接欧亚战略》,强调互联互通建设的规则性、广泛性和可持续性(European Commission,2018)。这一战略被西方媒体称为欧洲版的“一带一路”(Peel,2018)。该战略的出台既显示出欧盟对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建设领域巨大市场机遇的兴趣,也展现出欧盟通过“规则”和“标准”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表明中欧“一带一路”建设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此外,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宣布,2017年5月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2017年5月14—15日,中国政府在北京举办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8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等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高峰论坛。主题设定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议题总体以“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线,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支撑、人文交流、生态环保和海洋合作等重要领域进行讨论。2019年4月25—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共40位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圆桌峰会,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的主题,就推进互联互通、加强政策对接以及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并通过了联合公报。众多欧洲国家领导人和代表都积极参加了这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建设在欧洲有北线和南线两条布局。北线以欧亚大陆桥为主要通行线路,从中国内陆省份和西部出发,经中国新疆、中亚、俄罗斯到欧洲。中欧班列(中国开往欧洲的快速货物班列)主要开在这一线路,如“义新欧”(义乌—西班牙)、“渝新欧”(重庆—德国杜伊斯堡)、“汉新欧”(武汉—捷克布拉格)、“长满欧”(长春—满洲里—德国施瓦茨海德)等。南线主要为海运路线,从中国南部沿海城市出发经地中海到达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Port of Piraeus)。比雷埃夫斯港位于希腊阿提卡大区的比雷埃夫斯市,距离雅典9千米,是希腊最大的港口、欧洲十大集装箱码头之一,又被称为“欧洲的南大门”。通过比雷埃夫斯港,中国货轮不用从印度洋绕行非洲好望角向北,再从西非海岸抵达欧洲,而是可以直接经过红海、苏伊士运河达到比雷埃夫斯港后,由铁路直接运送到欧洲内陆各地。这条海运航线可使中国货物抵达欧洲的海运过程缩短至少一周时间。比雷埃夫斯港建设也成为中国与希腊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
虽然中欧“一带一路”合作和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而且除了中东欧国家,西欧的意大利和南欧的希腊也正式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欧方一直有着不和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