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黄家,暴露的风险

“黄家,黄家!”许北诚将手中茶盏狠狠砸到地面,语气中满是暴躁,“我堂堂父母官,做事还要看黄家的脸色不成?”

杯子破碎声惊得在场所有人噤若寒蝉,少数几个机灵的更是小心翼翼往窗外望去。

只可惜许北诚没这个魄力,甩杯仅是泄愤,而非号令。

一阵难堪的寂寞。

看着许北诚愈发难看的脸色,富户中有人打圆场道:“大人,这水患已停,我等受灾也是颇为严重,要不这样?”

“我们每家每户凑足五百贯,换成粮食供大人赈济灾民?”

此言一出,诸多富户也是应和道:“是啊大人,赈灾救民,我等也是民啊,这大水过后我们哪儿来的多余钱粮。”

若不是城北四十文一斗的粮食无限量供应,说不定许北诚当真信了他们的话。

这已经是灾前翻了三番的价钱……

许北诚痛苦的闭上双眼,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本官牵头,所有人都要捐。”

“这不是赈灾,是为了防灾。”

“淮河水位还在上涨,观星司传来消息,近日更有连绵大雨。”

“韶关坝要撑不住了。”

许北诚声音中带着些许恳求,他泛着血丝的双眼扫过在场所有人。

话音刚落,富户们眼中都是闪出些许微光。

他们也不管什么撑得住撑不住,往年水患都是这样来的,只当是县令圈钱的意思。

但是第一句话,他们是将话外意思听得明明白白,许北诚伸展的手掌来回翻动一遍,则是定下了份额。

‘县令牵头,大户出钱,引得百姓纳捐,所得钱粮五五分账。’

“大人所言当真?”

“胡闹,大人乃朝廷命官,岂会出尔反尔。”

酒楼中喧闹一阵,再度归于沉寂。

许北诚只觉得殷切看向自己的眼神中,满是绿莹莹的光泽,他沉重的点了点头,手掌上青筋绽出。

与虎谋皮,也好过百姓尽数流离失所。

若是能捐出五千贯来,他有信心在雨水到来前加固韶关坝,只要能守住,接下来的赈灾之事至少能活下大半灾民。

“城西白家,认捐……”

已是有按耐不住的富户开口认捐,但话音未落,紧闭的房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

没等许北诚开口,门便是被推开,一个穿着白衣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黄老爷。”

“黄老爷。”

临近门口的富户连忙站起身来行礼,其余人也皆是恭敬问候,就连许北诚也是将目光投向来者。

门外,两个身穿官服的衙役被家丁挤到一旁,虽是手持兵器但却垂下头一言不发。

黄庆丰脸上挂着温吞笑意,拍了拍起身富户的肩膀,又抱拳朝远处人答礼,慢慢悠悠好一阵,才是走到许北诚面前,用脚轻轻碾碎地下的瓷片。

“小人刚从扬州回来,听闻知县召集全县富户,马不停蹄便来了,还望知县恕罪。”

许北诚一言不发注视着黄庆丰的双眼,最后先行移开视线,摆了摆手,示意他入座。

黄庆丰刚坐下,一旁富户便小心翼翼将发生了什么一一告知,而许北诚没有半点反应。

直到黄庆丰重新开启话题,对许北诚由衷赞叹:“大人心怀民生,我等自然竭力相助,想必郭大人得知这个消息,也会欣慰的。”

“既然如此,那我黄家商行认捐五百贯,皆按市价换成粮食,送到县衙。”

随着黄庆丰声音落下,在场所有富户皆是响应,踊跃纳捐。

但看着眼前这一幕,许北诚却是颓然坐下,始终一言不发。

黄庆丰的到来,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至于捐来的钱,不过这群抱团富户之间左手倒右手,他先前设想的百姓富户五五平摊,已是成了虚妄。

就在这热闹的时候,门外又是传来敲门声。

每叩三下,便停止动作耐心等候屋内主人回话。

“砰砰砰。”

“砰砰砰。”

窗户上人影交错,没有半点多余声响。

热闹的气氛为之一顿。

许北诚强撑着精神,在敲门声再度响起的时候,喊了一声:“请进。”

甲胄轻响,在所有人敬畏的视线中,两个骑士推开房门,扛着一个半人高的箱子入内,其后,一个穿着月白长袍的年轻公子踱步入内,脸上满是温润笑意。

“许知县,本官得知此地纳捐,不请自来,还望恕罪。”

沈易话是这么说,但眼神始终盘旋于端坐在富户中央的黄庆丰身上。

“钦差大人。”许北诚连忙上前行礼。

听到这个名称,所有富户皆是神色一滞,就连黄庆丰也是变了脸色。

“屋内如此热闹,可是到了纳捐环节,我为何没见到纸笔?”沈易视线看向桌子,并没有见到负责誊抄捐款名单的官吏,不由好奇问道。

许北诚脸色一暗:“钦差大人来的正是时候,刚要开始。”

他总不能说这环节已经略过,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甚好,甚好。”沈易满意点了点头,示意骑士把箱子放到场地中央,随后开口道,“本官不忍扬州苦难,将积蓄尽数送来,只为百姓安居乐业。”

“既然才刚刚开始,那就本官来记这纳捐名单吧,还望诸位踊跃捐款,共度时艰。”

相同的话,在不同人嘴巴里说出,自然有着不同的效力。

“本官认捐一千贯,接下来开始吧。”摆放好纸笔,沈易先是把唐劭名讳写上,随后看向正对富户。

黄庆丰脸色恢复之前模样,他一副稳重模样带头认捐。

“黄家商行认捐九百贯。”

“城西白家认捐五百贯。”

“刘家酒楼认捐五百贯。”

各个富户像是被老虎追赶一般,只待沈易写完上一个人,便紧接着开口,生怕落到旁人后面,给钦差大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是,高邮县盘根错节,为首的黄家更是能和郭宏波郭转运使攀上关系。

在这个低头,县令未必能抄家,但钦差……

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先斩后奏是钦差最基本,也是最危险的权力。

待所有人名字皆被记下后,沈易伸了伸腰杆,望着在场所有人,尤其是黄庆丰,由衷感叹一声:“这高邮县,当真是人杰地灵啊。”

他认出了黄庆丰的眼睛,这是他还是山贼时,所遇到的一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