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黑工

睡梦中,郑直突然听到了一阵叫喊声和破门的声音。

紧接着他就被人从宿舍的硬板床上拖了下来,并让他双手抱头趴在地上。

来到莫斯科1个月,这是郑直第6次被人用枪指着脑袋。

......

2016年10月,莫斯科。

天不亮的时候,柳布利诺大市场再一次被俄罗斯内务局的特警扫荡了一遍。

超过100名特警穿着全套的黑色制服,冲锋枪配盾牌,在短短3分钟内就已经控制了整个柳布利诺大市场。

“干嫩娘的毛子!”

跟郑直一起被拖下来趴在地上的,还有他的室友兼同事张浩。

“别冲动浩哥,”郑直的半边脸紧紧地贴在地上,“他们有枪!”

“他娘滴!”张浩一边挣扎着,一边骂骂咧咧,“这帮毛子,欺负人欺负到头上咧!”

站着巡视的特警看被搜身的张浩还有不服气的样子,嘴上还骂骂咧咧的,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于是他抬起一条腿,照着张浩的后脑勺便狠狠踩了下去。

一声闷哼之后,张浩便老实了。

而郑直则是双手抱头乖乖地趴在地上,等着特警搜身结束,枪口抬了抬,才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瞅了一眼特警。

“警察先生辛苦了,”被人用枪口指着,郑直仿佛没事人一样,笑着从兜里抽出半盒皱巴巴的利群,“要不要来一根?这是天朝的烟,俄罗斯买不到的。”

几个特警互相对视了一眼,没人说话。

给他搜身的特警上前一步,从郑直手里拿过烟盒,抽出了一根。

“火!”郑直满脸笑容,又从兜里摸出了一个打火机,给拉下了战术面罩的特警点上,“今天这么早?”

特警深深吸了一口,吐出了一个烟圈。

“放心吧,不是来抓你们这些非法劳工的。”

郑直基本上没听懂他在说什么,但是看表情和动作,似乎跟他没什么关系,一颗心也放到了肚子里。

毕竟像他们这样在柳布利诺大市场工作的绝大多数天朝劳工,其实都是没有正规工作签证的“黑户”。

这在大市场里面很正常,位于莫斯科东南方的柳布利诺大市场汇聚了天朝人、中亚人、高加索人等各个国家的生意人和灰产,货物批发、洗钱换汇、走私运输等等.....,光是批发的摊位加起来就超过了上千个,这里什么样的人都有。

在俄罗斯想要办工作签证,时间久、配额少、花销还高,很多老板们都会选择从国内雇佣或者哄骗一些人,拿着旅游签证或者学生签证在这里打工。

郑直就拿的是学生签证。

“好了,我们要走了,”抽烟的特警好像从耳麦里听到了什么,将半截烟头扔在地上来回踩了踩,“你这个烟不错,挺有劲的。”

说罢,他随手把剩下的半包烟揣到兜里,重新拉上面罩,离开了这间板房。

“浩哥,”特警离开后,郑直把张浩从地上拉了起来,“你没事吧?”

“没什么事,草他奶奶的毛子,”张浩捂着后脑勺,“就是有点头晕......”

“来,歇会儿,”郑直把张浩扶到小床上,“你跟特警队置什么气啊唉......”

从被踢翻的热水壶里倒了一杯热水,放在张浩的床头。

来了莫斯科以后郑直才知道,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个地方可以从10月份开始一直是冬天,持续到来年5月才会逐渐入春。

上周莫斯科下了今年冬季的第一场雪,集装箱改造的宿舍根本无法维持基本的保暖。

每天睡觉前郑直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烧一壶热水,然后填充满4个热水袋,塞到秋衣和毛衣之间。

“但是这才刚10月中旬......”郑直打开了床头小灯,捧起了一本《走遍俄罗斯》,一边背单词一边想,“不知道能不能在这边买一个电暖气......”

“小郑,”张浩披着毯子,一边哼哼着一边翻过身来看着苦读的郑直,“你是真中嘞,白天上着班,晚上还要学毛子的鸟语。”

“不学咋办啊,总不能在这边卸货卸一辈子,”郑直回头看着侧躺在床上的张浩,“浩哥你也学点俄语呗。”

“哎哟我不中,我不中!”张浩连连摆手,“俺要是那块料,早就考上大学咧!”

“再说了,李经理不也没把护照给俺们,”他叹了口气,“学了又怎么样,又出不去。”

来到莫斯科后,郑直的护照就交由李经理“保管”了,这一个月他吃住都在宿舍这一片区域。

“哎,小郑——”张浩突然压低嗓子,“俺一直都没敢问,你说你一个娃娃,咋跑来俄罗斯干这营生咧?”

“缺钱呗,”郑直头也不抬,“不缺钱谁干这个啊。”

要不是家里还欠着巨额债务,追债的都追上门了,他也不至于跑到俄罗斯来上学。

“哎,也是,”张浩捂着脑袋躺了回去,“俺先歇会儿......”

早上六点,风像刀子一样往脸上削,莫斯科的天依旧漆黑的像墨一般。

到货了。

郑直拉开了第一节集装箱的门,一股冷气扑面而来。

“苏卡不列,”郑直看着眼前的景象,下意识骂了一句,“这他妈不得累死我......”

集装箱里面全是一捆一捆打包好的棉被,白布捆扎,个头大,堆得满满当当,一点缝隙也没有。

这些棉被看着软,实际上湿气重、压得紧,一包少说四五十斤。最难的是不好抓,像抱着一团滑不溜手的东西,还得从高处一捆捆扒下来,再一趟趟运出去。

郑直踩着箱底搭起的梯子往上爬,他把第一捆棉被扛下来时,整个身子一沉,脚下还踩着不稳的边角。没地方借力,只能靠腰和膝盖顶着。

“可以不,小郑?”调度员看到这一幕,开口问道,“今天一个人来不来得及?下午过还有下一趟车哦。”

只搬了一捆,郑直的额头就已经开始出汗。

“能......能来得及。”他微微喘着气道,“别......不用再找人。”

卸一箱货的价格是2000卢布,多一个人来干活儿,钱就会被分一半。

在2016年,莫斯科一个普通人的收入大约在5-8万卢布,兑天朝元的比例差不多是1:10,2000卢布可以换200元左右,如果是黑市的话差不多能多换25%。

调度员点点头,没有多说,拿出本子在登记表上记了两笔,又转头去安排下一节车厢的准备工作。

郑直不停地搬、抬、放下,再搬、再抬、再放下,胳膊和脊背渐渐失去了知觉,足足干了2个多小时,直到天边已经出现了红霞的时候,他才刚刚卸了一半。

“呼......”他的身躯发出一阵阵白色的蒸汽,“上午一定完成,王哥。”

“要得,”调度员看到点点头,朝本子上记了一笔,“你这个月好生辛苦嗦,卸了70多箱。”

“年轻嘛就多干点,而且我之前高中也一直健身的,”郑直微微喘着粗气,“这个月我应该能拿到15万卢布吧?”

“哎呀,”调度员确是有些面露难色,“这个怕是有些难噻。”

“为什么啊?”郑直不解地说道,“2000卢布一箱,我卸了70多箱啊?”

“但是你还有住宿费、伙食费这些没算进去,”调度员掰着手指头一件一件给郑直数道,“这些算下来也得个7-8万卢布了,我也莫得办法,李总规定的。”

郑直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调度员,在他刚来的时候李三江可没有说过这些,而且每天吃饭都是工地上的大锅饭、住在铁皮板房里,怎么就要一个月7-8万卢布了?

郑直表情涨红,刚想说什么,突然一缕阳光照到了他的脸上!

紧接着,一道声音在他的脑海中响起。

【每日情报系统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