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孔子说:雍,你现在能力可以成就一番事业。雍问桑伯子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人很简单。雍说:思想慬慎行动简单,对待别人,不是很好?要是思想简单行动也简单,那就太简单了?孔子说:雍说的对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哀公问孔子:你那些弟子谁最爱学习?孔子说:应该是颜回,他不迁怒于别人,同样的事不会犯两次错,不幸过早过世了!到现在我还没有见过像他这样的人。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华(赤)要到齐国去,冉子为子华家中老母与孔子要点粮食。孔子说:给他一釜。冉子说少了点吧。孔子说:再给一庾。冉子私下给了五秉。孔子知道了说:赤到齐国,骑肥壮的大马,装好的衣服。我听说,君子救急不救穷,而你还救富。原思当总管,给报酬九百,原思认为给多了,推辞。孔子说:不要推辞,每个人报酬是根据职位来定的,你要这样就会打乱职场报酬!你要用不了可以分给你的邻居或亲朋好友。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孔子对雍说:犁田的牛也能生下祭祀的好牛,虽然有人不想用,但山神能舍得?主要是说一个人不要过分在乎自己的出生家庭。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子说:颜回可以长时间做到不违背仁义准则,而其他人只能做到短时间不违背。
季康子icon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康子问:仲由可以从政?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从政有什么困难?那赐可以从政?孔子说:赐通达事理,从政有什么困难?那求可以从政?孔子说:求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困难?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伯牛得了疾病,孔子去探望,隔着窗口握着伯牛的手(说明病情很严重,命不久矣)说:怎么会死呢,难道这就是命啊,你这样的人怎么会得这样病,你这样的的人怎么会得这样的病。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论贤德,那属颜回!住在简陋的房子,一天一箪食,一瓢饮,别人早就受不了,而他天天快乐的很。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冉求说:不是我不愿意学习你的道理,是我能力不够。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是他不坚持,中途而废,画地为牢,裏足不前。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的榜样,不要做小人的榜样。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游在武城做事。孔子说:你有那里发现人才?子游说:有一个澹台灭明的人,做事都是公事公办,从来不“走后门”。不是公事,从来不到我办公室。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孔子说:孟子反做事低调,不夸耀,撤退时他主动殿后,等都进入安全的地方时,他说:不是他勇敢,是马跑的慢。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孔子说:没有祝鮀的能言善辩,只有宋朝美貌,在如今的世上很难生存。主要是意思人要有真材实学,靠一时美貌是难以长久。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说:都知道进出屋都从门经过,为什么就没有人学习道?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显得粗俗,文化过剩就显得浮于表面,掩盖现实。文化与本质相当,才有发展。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人这一生就要正直,一生不正直的人只是侥幸,迟早会出事的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做任何事,知道怎么做的不如喜好做的,喜好做的不如以此为乐的人做的好。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说:智商还好的人,你可以与他谈论很深奥的理论知识;智商不好的人,就不要与他谈论很深奥的知识。道理就是因材施教。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对别人仁义,以鬼神恭敬但远离,这就是智慧。那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就是先付出后收获,这就是仁。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喜欢山,智慧喜欢动,仁德的喜欢静,智慧的人乐观,仁德的人长寿。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孔子说:齐国做一些改革,人文就接近鲁国,鲁国做一些改革,人文就接近仁德了。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孔子说:酒杯不像酒杯,酒杯啊!酒杯啊!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问:一个仁德的人有人告诉他有一个仁德的人在井里,他会不会也跳到里面?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可以在井外救他,不可跳到里面;你可以欺骗,不可以愚弄。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人搏学增加文化知识,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不判离道。
子见南子icon,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见南子(品行不端正),子路不高兴(平时教我们要仁义道德,你却与品行不端正的人打交道),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那就让老天惩罚我吧!老天惩罚我吧!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之道是道德的标准,已经到了极致了,人们缺乏这种标准已经很久了。
子贡icon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说:有一个人搏爱于民且能周济众人,怎么样?是否仁德?孔子说:不止用仁来表达?必须用圣德!尧舜都做不到。仁德的人,自己要立志也要帮助别人立志,自己要达到的事也要帮别人达到。就近取榜样,推己及人,这就是仁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