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刚上班。
李萍将包包放在桌上,还没来得及去洗杯子倒水。
就看见王姐笑眯眯地走了过来,手中还拿着那一叠《乡村教师》第一章的稿纸。
“小李,这稿子写得不错啊!”
她笑眯眯地将稿纸还给了李萍,笑容中带着欣赏。
“这真是你儿子写的?”
“是啊王姐,他昨天给我的时候上边墨迹都还没干呢。”
见老同事夸奖起了自己的儿子,李萍的心里比她夸自己都还要高兴。
“那可真不得了,还不知道小李你儿子有这本事!怎么,他是要给咱们杂志投稿吗?虽然说已经很久没收到乡土文学了,但应该也还有老读者喜欢看这种题材的……”
王姐还没说完,李萍的脸上就堆起了戏谑的笑。
只看了第一章就是这样的。
她昨天也是这样想的。
还以为这就是一篇质量上乘,题材为乡土文学的普通故事。
哪知道回去在看了儿子后续的内容后,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为啥儿子要给自己强调那是一篇科幻作品。
“呵呵,王姐,其实我们小爽写的是一篇科幻作品,你看到的这个还只是前边的铺垫而已,后续的部分那才是精彩绝伦……”
一提起自己儿子的大作,当妈的就忍不住又想着要夸赞一番。
“啊?科幻作品?不会吧,这,这明明就是一篇非常典型的乡土文学啊,描述当年环境的艰苦,人民的愚昧,教师的奉献与知识的传承……”
王姐又将稿纸拿过来,低头一张张地快速翻阅了一遍,也没有看到哪怕任何一丁点儿“科幻”的内容?
“呵呵,真是科幻,但是后边的他还没投稿,我也不方便给您看……等过几天,过段时间他的稿子发表出来了,我一定买本杂志过来给您过过眼!”
最终李萍还是忍住了炫耀的冲动,没把孩子的后续情节说出来。
“嘿你个小李,还跟我搞保密啊?哈哈,好吧,那我也就不多问了,到时候发表了记得给我一份好好欣赏欣赏啊!”
王姐先是有些不满,但想想也是,作为编辑保密也是应有之义。
“这么说来,科幻的话……小爽就应该是去《科幻世界》投稿,是吧?”
这年间,全国知名的科幻杂志也有那么一些,比如《飞碟探索》、《科幻大王》,甚至是《奥秘》等等。
但最最知名的,那还是得数总部位于蓉城人民南路四段上的那个如雷贯耳的《科幻世界》杂志了,那真的是科幻杂志这个行业里的巨无霸,擎天柱。
但凡是稍微对自己的作品有点儿信心,都会忘这个刊物投稿。
“呵呵,是的,他今天已经把邮件寄过去了,或许过几天就会有回应吧?诶王姐你说,如果后边一直延续这种水平,他的投稿能过关吗?”
即便是不能暴露剧情,但当妈的还是想要多从别人嘴里听到几句好来。
王姐没有直接说,而是用调侃的眼神剜了自己这个老同事一眼,好像在说“就知道你想听我夸你儿子”。
……
同一座城市。
人民南路四段11号。
这条在当时还未显山露水,但在后世却被网友们亲切地称呼为“全世界最长的中轴线大道”的街道上,便坐落着《科幻世界》杂志社这个世界最大发行量的科幻杂志的总部。
“各位,速度加快一些,16号就要发行了,印刷厂那边都催了好几次了,咱们得尽快定稿!”
杂志社的总编、社长加主编杨逍女士,在办公室里挥舞着双手,不停地催促着同事们加快审稿的速度。
1995年正值《科幻世界》销量从每月三四万份暴增至15万份的关键时期,杂志社里的工作强度又比之上一年强了不少,真的是所有人肩上的压力都很大。
但偏偏,所有人又都累并快乐着,看到自己心爱的杂志能够获得如此如火如荼的发展,每一个《科幻世界》的员工,都感到与有荣焉。
她嘴上催促着编辑们的速度,但心里却也在为杂志的知名度迅速扩大,销量一升再升而感到欣喜不已。
现在杂志社里已经有了一批稳定长期投稿的科幻作家,比如王进康、何西(何红伟)、陈秋帆等中坚力量,已经成为了支撑起杂志那迅速提高到15万册,甚至还在稳步增长的巨大月销量的顶梁柱。
而大家最喜闻乐见的大刘,则是要在1999年才开始他的第一次在《科幻世界》的投稿,《微观探索》和《宇宙坍缩》。
作为杂志社的主编和重要审稿人,杨逍是非常乐于看到眼前这审都审不完的稿件的,毕竟是属于快乐的烦恼啊。
“小谭,最近有看到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人作品吗?”
在接了好几个电话,累得不停地揉了好久的太阳穴后,这位铁娘子一般的女总编转头看向了旁边那正在忙碌的看着稿件的年轻人,她的得力助手,谭凯编辑。
“这几天么?还没有,投稿能过的大多是那些有过刊登作品的老作者,至于新作者嘛,大家投稿都很踊跃,但是水平足够上刊的,暂时还没看到。”
小檀是一个头发茂密,带着厚厚眼镜的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他的身形瘦削,目光炯炯,说话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露出笑容。
“的确,科幻小说不比其他的小说类型,这个行业里边想要出现一位亮眼的新人冒头还是比普通的小说要困难得多。”
杨逍点了点头,但同时也有一些遗憾。
“毕竟也必须得同时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文学素养,这就让那些纯粹的文人没办法进入到这一领域,因为很多科学的东西真不是凭着想象就能写出来的,你胡编乱造的话会被读者骂得狗血淋头,哈哈。”
她笑了笑,继续看向了自己面前的那一摞投稿。
“上一个让我有无限惊喜的作者还是何红伟那小子,明明才是一个刚20出头的人,就能写出像《光恋》、《电脑魔王》和《平行》这样能够获得银河奖的大作……”
“也不知道他的脑子里是怎么想出来那么多天马行空的念头的,要再出一个这样的科幻天才,也不知道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她掀开杯盖,轻轻地啜饮了一口茶水,然后将身子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发出了感叹。
“诶老杨,您老就别老揪着我聊天了,手头这么多的稿子,还不知道要审到何年甚月去呢!”
小檀苦笑着抱怨了两句,但目光也没有离开自己手上的稿子。
“好好好,不听我唠叨,你忙你忙~”
杨逍似乎也感觉到了自己好像有点干扰到别人工作了,连忙笑着回道。
但她却注意到了,这个小檀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手上的这份刚拿到的新稿件,显然看的是十分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