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完美肌肉与扎马

沈柯慢慢的打出一记直拳,然后停住招式。

让宫若梅看清楚这一拳,整个上半身的肌肉群全部跟着在发力。

宫若梅惊叹“怪不得和你比试时,发觉你每一招,威力都很巨大”。

这身肌肉给宫若梅一种“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的感觉,简直是武人的完美肌肉,艺术品一般。

看到这里,宫若梅不自觉的上手摸了几下。

沈柯被摸几下没觉得什么,可宫若梅醒悟过来后,尴尬的红着脸让沈柯先穿上衣服。

沈柯穿上衣服后似笑非笑的看着宫若梅。

宫若梅娇羞的横了他一眼,随后陷入了沈默。

足足三四分钟后,宫若梅才略显犹豫的对沈柯说道“我爹对武术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形意拳八卦拳合成一门武功。

所以才收了我师兄马三,让他和我兼修两门,可效果一直不好。

这不是简单的把两门拳法都学会,还需要把它们融合贯通。

两门拳法一刚一柔,根本不相容,强行融合的结果就是,使出来的招式毫无威力,招与招衔接转换也很生涩。

但我今天从你身上看到了实现我爹愿望的可能性,你那身肌肉完全可以做到两门拳法融合后的发力和运用”。

宫若梅说完这些,又满脸的纠结。

沈柯看着她,好奇的问道“看你很犹豫,是因为家里有规矩不让武功外传吗?”。

“倒不是这个原因,这两门拳,一门形意拳是清中期山西人李老农集众家之长创立,传到师伯李存义手里,老人家不拘一格,广收门徒,现在武林中练形意拳的大部分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八卦掌则是师祖董海川游历江南时,结合道家的修炼方法所创造。

一辈子真传八人。

其中师爷尹福在肃王府当差时看中我爹的资质,收了我爹为徒。

所以说现在武林中,学习这两门武功的人不在少数。

只是八卦掌在我爹手里经过改良,变成了“宫家六十四手”,倒没有和我说过不能外传。

我纠结的是时间不够,这两门功夫每一门,没有十年难大成,你要是现在开始学,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把它们融汇”。

沈柯听到这里松口气“只要没有传功限制,那就好说。不是自夸,我学东西很快,快到不可思议”。

宫若梅以为沈柯在胡吹大气,随口问道“再快能有多快”。

沈柯想想后,认真的回道“单一门拳法,我保证三个月可以熟练贯通,也许更快”。

宫若梅更加不信了,疑惑的看着沈柯“你莫不是在哄我开心?”。

沈柯哈哈大笑“我从不说大话,你拭目以待”。

宫若梅听沈柯说的这么言之凿凿,只能选择相信他。

“那好吧,我先教你形意拳,从最基础的“桩功”开始,也就是站马步”。

“站马步?这还用教?”沈柯奇怪的问道。

“哦,那你站一下试试”

宫若梅走开两步,让出地方,示意沈柯来站。

沈柯按记忆中开始扎马,脚步半蹲,双手平伸出去,再握拳回收在腰腹间,强大的肌群瞬间发挥作用,一动不动,四平八稳。

宫若梅也不说话,只是含笑看着沈柯。

十分钟过后。

沈柯变了脸色,他调动所有肌肉维持马步的平衡,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膝盖这一个点上。

再过了十分钟,两腿居然打起哆嗦来,全身燥热,额头渗出汗珠。

要知道沈柯就算慢跑一个小时都只是微微出汗,现在只有二十分钟,就汗如雨下,这很不对劲。

沈柯知道不能这样下去了,马上起身。

宫若梅笑问道“怎么样,不是那么简单吧”。

沈柯点头“确实是我想简单了,我的马步是用膝盖这一个点,撑起整个身体,倒是还能坚持,可我知道要这么练,除了把膝盖练废,不可能还有其他效果”。

宫若梅看到沈柯没有推脱,赞许的点点头“你这不是“桩功”,只是半蹲而已,这样一动不动的蹲下去只能伤了自己的身体,马步,顾名思义,要站出个马来”。

“站出个马来?”沈柯露出思索的神情。

宫若梅继续说道“你见过有人骑马没有,人纵马奔腾,身体随着马奔跑一起一伏。

马步就是先贤们从骑马中悟出来的拳术根基,所以站马步,也要一起一伏,就要在平地上站出一匹马来,再把这匹马练入身体,才能借助这一起一伏发力。

马步不能确定你武术的上限,但能决定你武术的下限在哪里”。

“是这个道理”沈柯想了想说道。

他从来都不知道,一个简单的动作会有这么多道理蕴含其中。

接着宫若梅也扎了一个马步,对着沈柯说道“你仔细观看我怎么做的”。

沈柯看去,发现宫若梅的身体一起一伏,好像微风吹过水面,水波荡漾一般。

“扎马步的劲最先要放到脚掌,起的时候脚趾一起用力往下抠,脚趾一动,就会带动小腿出力,膝盖自然的挺起来,膝盖一动,就带动了大腿,然后大腿紧绷,提腰,收腹,这是起劲”宫若梅边示范边解说

“伏劲就是反着把劲送回去给脚掌,脚趾像鸭掌鹅掌那样松开。

这样一起一伏之间调动了全身的肌肉,不把重心放在一个点,就不会伤到身体了”。

沈柯越听越有道理,就按照宫若梅教的方式去扎马。

他强大的肌肉控制力让他很快掌握了技巧。

宫若梅在旁边继续说道,“开始起伏的幅度不要太大,就是脚趾抠地的那一寸的劲,把这一寸的劲蹲精确了,越精确越好”。

沈柯一听,顿时会意,很快沉迷其中。

一起一伏中清晰的感觉到每一块肌肉的发力,不大一会沈柯突然感觉有点头晕,如同晕船一般,胃部也开始翻腾。

还没等沈柯应对,强大的精神力瞬间刷了过来,顿觉神清气爽。

宫若梅继续说道“扎形意拳桩功还要配合形意门的“凌空虚顶”心法。

目视远方,配合呼吸,一呼一吸对应一起一伏,登高望远,视野一开阔,心情就会轻松,疲劳就会缓解。

骑马时视野开阔,人在策马奔腾时就不会觉得累,同样晕船时,去甲板目视远方,吹一吹风就不会晕船了”。

宫若梅说的没错,这是初学者练习形意拳桩功时必须要练的“凌空虚顶”。

可沈柯不是一般人,他的精神力比他的身体素质还强,别人练一会就会头晕眼花,如同晕船一般,在他这里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