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报告?什么报告?
- 被全网黑后,我有了正能量系统
- 爱宅狐耳君
- 3445字
- 2025-07-10 16:06:12
指尖不断敲击键盘。
屏幕上,一份标题为《关于近期网络舆情事件的自查整改报告》的文档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长。
“……首先,就本次网络所传‘江宇耍大牌打助理’事件,本人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专项自查小组(本人担任组长),对事件经过、网络舆情发酵过程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核查……”
江宇眉头微蹙,写一会,还会时不时停下来思考。
偶尔也会自嘲一下,当年要是拿出这个劲头学习,估计华大或清大都有我的一席之地吧。
“自身不足……”江宇揉了揉眉心,回想起自己过往的种种“低情商”表现,有些无奈。
“好吧,就写本人在公众形象管理、媒体沟通技巧、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与舆情应对意识,导致在日常工作中未能及时、妥善处理相关细节,给公众造成了不良印象……”
简单的话却要用这么复杂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简直比他当年上学时写语文作文还要麻烦十倍!
江宇感觉自己一个头两个大。
不过别说,还真别说,这么一表达,好像确实高大上了很多。
江宇心里忍不住吐槽,但看着系统面板上那缓慢增长的“任务完成度”进度条,以及对【初级唱功练习室】和《追梦赤子心》的极度渴望。
他又咬了咬牙,继续埋头苦干。
江宇翻找着网络上关于“官方通报”、“整改报告”的范文,模仿着那些严谨、规范的措辞和结构。
什么“究其根本”、“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问题”、“建立长效机制”……这些曾经让他觉得老掉牙的词汇,此刻却成了他笔下的“武器”。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窗外的天色渐渐泛起鱼肚白。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书房时,江宇终于敲下了最后一个句号。
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向屏幕——文档字数统计:5128字。
一份结构完整、格式严谨、措辞正式,甚至带着几分“老干部”气息的整改报告,赫然成型。
完美!
江宇靠在椅背上,感觉身体像被抽空了一样,但精神却有种奇异的亢奋。
整整五千多字!格式严谨,条理清晰,有事实,有反思,有措施,有目标。
他自己都很难相信,这份堪比政.府工作汇报的东西,是他这个“唱跳演皆废”的流量写出来的。
当年的毕业论文都没这么用心。
“叮铃铃——”刺耳的手机铃声再次炸响。
“江宇,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你马上去医院,拍几张脸色憔悴、最好带点伤的照片!我找人写通稿,说你压力过大,精神崩溃,助理事件是意外加误会!再买点水军带带节奏,博点同情分……”
江宇等冯文轩说完,才平静地开口,声音因为熬夜有些沙哑,却异常清晰:“轩哥,我写了份报告。”
“报告?什么报告?”冯文轩一愣,“你是说你写了一个检讨吗?”
“不是检讨,是正式的澄清和整改报告。”江宇补充道:“基于事实,逻辑清晰,有证据链支撑的那种。”
“我管你什么报告!”冯文轩简直要气笑了,“江宇,按我说的做,这是最后的机会!”
“这次,”江宇的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那份耗费了他一夜心血的文档上,又扫过系统光幕里那个代表着希望的进度条,斩钉截铁地说,“听我的。”
“你……”
“按‘正规流程’走。”江宇打断他,加重了“正规流程”四个字,带着一种近乎刻板的强调。
“报告要公开发布。我需要一个场地,一个小型会议室就行,要安静,能放PPT。再帮我联系几家……嗯,相对靠谱点的媒体,发个简短的通稿,就说上午十点,我有关于近期舆情的重要说明。”
电话那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过了足足十几秒,才传来冯文轩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个字“6”。
一小时后,冯文轩发过来一条短信:“场地和媒体联系好了,其他的你自己解决。”
江宇放下手机,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正规流程……”他低声重复了一遍,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江宇开始整理PPT。
将报告的核心内容提炼成要点,尤其是关键证据——助理摔倒搀扶的完整监控录像片段、声纹对比报告的结论页。
每一页都做得极其简洁、清晰,没有任何花哨的装饰,只有黑体加粗的标题和核心信息。
最后是通稿。
他模仿着看过的政府通知,写得极其简短、正式:
通告:
针对近期网络出现的关于艺人江宇先生的不实信息及负面舆情,江宇先生将于今日(6月24日)上午10:00,于望海酒店三楼“致远”会议室,举行简要情况说明会,就相关事件进行澄清并说明后续处理措施。
特此通告。
做完这一切,天已大亮,江宇带上鸭舌帽和口罩,利用“钞能力”出门去收集各种材料。
————
6.24日上午9:00。
江宇换上一套衣柜里的深色西装。
镜子里的青年,脸色苍白,眼带血丝,但西装笔挺,扣子一丝不苟地扣到最上面一颗,头发也尽力梳理整齐。
褪去了平日镜头前的精致偶像感,硬生生拗出了一种……奇怪的、近乎村干部开会的严肃感。
要成功,先发疯!
江宇坚信,只有自己尽量做到完美,才能在系统那里得到高分,拿到奖励!
9:30,江宇提前抵达那间小会议室。
会议室比他预想的还要简陋。
大约只能容纳二十来人,深蓝色的化纤地毯有些地方已经磨秃,桌椅是陈旧的暗红色木头,空气里飘散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和旧纸张混合的味道。
投影仪是老款的,嗡嗡作响。
他亲自调试设备,确保PPT能顺利播放。
又检查了签到台——一张普通的桌子,上面放着他打印好的、极其简朴的议程单,虽然上面只有一项内容:情况说明。
9:55。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稀稀拉拉地,进来了七八个人。
有扛着小型摄像机的,有拿着录音笔和笔记本的。
大部分面孔江宇都认识,是几家常年跑娱乐八卦的小报记者。
最后跟着一个脸色铁青、抱着手臂靠在门框上的冯文轩,眼神像是在看一个无可救药的疯子。
记者们随意地找位置坐下,互相低声交谈,不可思议的望着周围的布置。
江宇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背脊。
时间跳到十点整。
江宇伸出手,调整了一下面前那支老旧的麦克风。
他对着话筒,清晰、平稳、一字一顿地开口: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感谢大家出席本次关于近期网络舆情的简要说明会。”
声音透过劣质音响传出来,带着点嗡嗡的回响,却奇异地压下了场内的低语。
他顿了顿,目光没有任何闪躲,直视着前方,像在完成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汇报。
“下面,我将就本次事件,进行正式说明。”
江宇的声音透过老旧的麦克风,在简陋的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种奇异的、不容置疑的平静力量。
他脸上没有任何艺人面对危机时常见的焦虑、委屈或者刻意表演的沉重,只有一种近乎刻板的专注,像是在宣读一份与己无关的公文。
台下的记者们交换着眼神,有人甚至掏出手机开始拍摄,准备第一时间发微博吐槽这“奇葩”现场。
江宇完全无视了这些。
他伸出手,拿起讲台上的激光笔,按亮。
一道细小的红色光点,精准地落在身后投影幕布的标题上“一、核心网传信息核查结果”。
“首先,针对网传‘江宇片场殴打助理’视频。”
红色光点移动,指向PPT上清晰分割的对比画面。
“左侧,为网络流传视频关键帧。右侧,为事发时完整监控录像对应时间点。”
幕布上,左边是江宇“凶狠推搡”、助理摔倒的画面。
右边,则是连贯的动态影像:助理小李抱着沉重的箱子,脚下被线缆绊到,身体失去平衡向后倒去,江宇在同一时间迅速上前一步,伸出手臂试图搀扶,但未能完全阻止其摔倒。
整个过程,江宇的脸上是明显的错愕和关切,而非愤怒。
“经技术对比分析,”江宇的声音平稳无波,如同新闻播报员。
“网络流传视频存在明显恶意剪辑痕迹。具体表现为:1、删减关键前因:助理绊倒瞬间;2、错位拼接时间线:将搀扶动作前置;3、局部放大扭曲画面:强化所谓‘推搡’效果。完整录像已提交相关平台及网信部门备案。”
台下的嗡嗡议论声小了一些。
几个记者停止了玩手机,皱着眉看向屏幕。
这证据……太硬核了。
跟娱乐圈常见的哭诉卖惨、律师函警告完全不同路数。
“其次,关于‘江宇片场耍大牌录音’。”
激光笔指向声纹分析图谱页面。
“该段录音经委托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公正声纹研究所’进行比对分析。”PPT上展示出盖着红章的鉴定报告摘要。
“结论显示:录音样本与江宇本人声纹特征匹配度低于30%,存在显著电子合成及变调处理痕迹,不具备真实性。报告原件可供查询。”
江宇的激光笔又指向第二个标题“二、其他不实传言说明”。
光点快速掠过几页PPT,上面是工作人员集体签名的证言扫描件,以及针对“辱骂粉丝”、“索要天价出场费”等谣言,简单标注的“查无实据,纯属捏造”。
到了第三部分“自身不足反思与整改承诺”,这一部分,江宇念得格外清晰,语速甚至放慢了一些。
“尽管网传核心信息严重失实,但此次舆情事件,也暴露出我本人在公众形象管理、沟通协调及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他逐字逐句念着报告原文,语气没有丝毫回避,“具体表现为:公众人物意识有待加强,日常言行偶有随意欠妥之处;与团队沟通存在信息不畅;唱功、舞蹈等核心业务能力未能匹配当前关注度,引发‘德不配位’质疑,客观存在。”
台下的记者们彻底安静了。
承认自己“德不配位”?
这在娱乐圈简直是自杀式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