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家(8)

安瑟尔谟,是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极端的实在论者,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安瑟尔谟力图调和信仰与理性的矛盾,强调必须从信仰出发,运用“辩证的方法”,即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正统教义。他同奥古斯丁一样主张“信仰而后理解”,探索真理首先必须以信仰为根据。同时他也提出:仅有信仰而不诉诸理性,则近于玩忽。他认为神是存在的。在《独白》中,他运用因果律,从事物有不同程度的完善推出必有一个最完善者,即神的存在。在《宣讲》中他提出哲学史上著名的“本体论论证”。他从神的概念直接推出神的存在,认为人们心中有一个神的观念,这个观念本身的意思是一个不可设想更大的最伟大者。但如果它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则还可以设想一个更伟大者,而这是有矛盾的。所以,神这个不可设想更大的最伟大者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也必存在于现实中。

安瑟尔谟在早期著作《论信仰》中曾力斥罗瑟林的唯名论,认为一般是独立于个别之外的客观实在,一般高于个别,而越是一般的东西就越有实在性。上帝是最一般的,因此最实在。安瑟尔谟根据这一哲学理论,提出教权高于王权的政治主张,为罗马教会的世界统治进行辩护。

●谁的墓志铭上刻有“高卢的苏格拉底”?

阿伯拉尔,法国哲学家,神学家、哲学上采取概念论,既反对极端的实在论,又反对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是存在于人心之中表示事物共性的概念。在其第一部著作《神学导论》中,针对安瑟尔谟的“先信仰而后理解”之说,提出信仰应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后该书被判为异端遭焚。在《自我认识》一书中,他强调动机决定行为之善恶,上帝所考虑的是人的意图,行为本身无所谓好坏。

阿伯拉尔的辩证法精神锋芒毕露,导致了他的论敌群起而攻之。1140年召开的桑斯主教会议谴责他的学说。贝纳尔专门写了《阿伯拉尔的错误》一文,列举其十六条罪状。阿伯拉尔的《神学导论》被焚烧。他不服从判决,准备到罗马上诉。他还在途中,教皇英诺森二世就已批准了贝纳尔的报告,宣判他的学说为异端。在生命最后几年里,他写了《论辩证法》、《一个哲学家、一个犹太人和一个基督徒之间的对话》等著作,死后葬在克吕尼。他的墓志铭称他为“高卢的苏格拉底”,“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精细、敏锐的天才”。

阿伯拉尔无疑是中世纪哲学家中最有个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是禁欲主义与思想专制主义的牺牲品。19世纪初,拉姆萨特在《作为一个人、一个哲学家和神学家的阿伯拉尔》一书中记述了他的不幸遭遇以及与海洛伊斯的坚贞爱情。阿伯拉尔与海洛伊斯通信集的出版引起强烈反响。1877年,他俩的遗骸被移至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合葬,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文艺创作长久不衰的主题。最近,他们的爱情故事还被好莱坞拍成题为《天堂窃情》的电影。

●谁主张信仰和知识是两个不相联系的领域?

邓·司各脱,中世纪苏格兰经院哲学家,唯名论者。方济各会会士。曾在牛津大学学习,后在牛津和巴黎大学任教。他主张信仰和知识是两个不相联系的领域。神学有其自身的原则和最高的对象(上帝),它高于一切科学;但关于神的存在、三位一体、灵魂不死等,都是理性所不能证实的。哲学也有其自己的独立原则,它不从属于神学。邓·司各脱认为物质是独立的实在,是万物统一的基础,他在《论灵魂》中说:“也许可以说,在灵魂中有物质。”马克思就曾经深刻地指出,邓·司各脱就曾经问过自己:“物质能不能思维?”为了使这个奇迹能够实现,他求助于万能上帝的,即迫使神学本身来宣扬唯物主义。

邓·司各脱是一个极端的唯名论者,他反对实在论,认为只有单个的物体是真实存在的,一般不能离开单个的物体而独立存在。强调知识从感觉产生,人的理智犹如一块“白块”,没有任何天赋的观念,这些观念曾对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者洛克等产生过影响。他提倡意志自由,认为以自由意志爱上帝和爱人是人的最大幸福。他的学说被称为司各脱主义,曾与托马斯主义长期对抗。

●经院神学的集大成者是谁?

圣托马斯·阿奎那,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经院哲学家,中世纪哲学的集大成者。在所有教授哲学的天主教文教机关中,他的体系是必须作为唯一正确的体系来讲授的。这一点自从列奥十三世于公元1879年敕令明申以来,便成了惯例。因此,圣托马斯不仅有历史上的重要性,而且还具有当前的影响,正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一样。事实上,他在哲学成就上已经超过后两人。他在大多数场合是如此紧密地追随着亚里士多德,以致使这位斯塔基拉人在天主教信徒心目中几乎具有教父般的权威。就是在纯哲学问题上批评亚里士多德,也会被人认为是不虔诚的。在中世纪初期,推崇亚里士多德和反对柏拉图的斗争一直持续着。只到有了托马斯·阿奎那,亚里士多德主义才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并一直保持到文艺复兴为止。天主教僧侣,如想涉及哲学,就必须承认圣托马斯。

托马斯的著作卷帙浩繁,总字数在1500万字以上,其中包含着较多哲学观点的著作有:《箴言书注》、《论存在与本质》、《论自然原理》、《论真理》、《波埃修<论三位一体>注》,代表作为《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他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物理学》、《后分析篇》、《解释篇》、《政治学》、《伦理学》、《论感觉》、《论记忆》、《论灵魂》以及为亚里士多德著作《论原因》做过评注。托马斯无疑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

★近代·启蒙时代

●被誉为政治学之父的是谁?

马基雅弗利,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外交家和历史学家。被西方人誉为“政治学之父”,其名著《君主论》是政治学必读书目,也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作之一。

马基雅弗利是一位深受文艺复兴影响的法学思想家,他主张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国家,摆脱外国侵略,结束教权与君权的长期争论。在他看来,君主国是最理想的。政治法律手段和军事措施是他关注的唯一中心议题,而且他将这种统治手段和措施同宗教、道德和社会影响完全区别开来,除非它们直接影响到政治决策。一项决策是否过于残忍、失信或不合法,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马基雅弗利不仅将宗教与政治法律分开,而且将伦理道德与政治法律分开。他的政治法律思想全部建筑在现实的人性之上。他主张人性侧重于恶,即“性恶论”,还说人性是丑恶的,而明智的统治者正是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他强调,政府必须保障个人财产和人身的安全作为最高的目标。他认为,一个成功的国家,必须由一个人单独建立,而他所制定的法律和创立的政府便决定了他臣民的民族特性。他还不适当地夸大立法者的作用,说法律制定者不仅是国家的而且是社会的建筑师。他强调,统治者作为国家的缔造者,不仅置身于法律之外,而且由于道德是来源于法律,也就不受道德的约束。衡量统治者的政治标准只有一个:亦即他所从事的增强、扩大和保持国家权力的政治手段是否成功。他说,要建立任何一种秩序,唯一的方法是建立君主专制的政府。

马基雅弗利在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褒贬不同:有人说他是一个极其玩世不恭的人,也有的人说他是一个满怀激情的爱国者,是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还有人说他是一个政治阴谋家,是一个地道的民主主义者和一个吹捧暴君的无耻之徒等等。但“马基雅弗利等人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从而摆脱了神学的束缚”(马克思语),这就是他进步之处。

●谁被誉为“思想的宝库”?

蒙田,生于1533年,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期,16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

蒙田的名声在17世纪已远播海外,在英国,培根的《散文集》就深受蒙田的影响。在17世纪上半叶那个古典主义时代,有人认为他那结构松散的散文不合人们的口味。然而到了18世纪,他又声名鹊起,著名作家、哲学家狄德罗欣赏蒙田的散文恰恰在于所谓的“无条理”,认为“这是自然的表现”。有些作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的思想似乎特别复杂,具有许多不同的层面,因此对于后代各式各样的人都具有无穷无尽的引力,大概这就是包括蒙田在内的古代大师的秘密。经过四百余年的考验,历史证明了蒙田与莎士比亚、苏格拉底、米开朗琪罗一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随笔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世上同类题材中绝无仅有的”。

●能思考的芦苇指的是谁?

布莱兹·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他同时又是一位成果卓著的科学家、散文大师和宗教圣徒。

帕斯卡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才能,16岁写成《圆锥曲线论》,其中论证的几何学定理至今仍称作帕斯卡尔定理。19岁时,制作出能够进行百位加法运算的计算器。23岁时制作了水银气压计,后又进行过一系列气压和真空试验。他总结出帕斯卡尔定律,其名字被后人确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压强单位。他还从事过概率论、摆线以及其他一些数学研究。

1670年,《帕斯卡尔思想录》一书在法国首版。该书以其论战的锋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而成为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它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本书作者以其特有的揭示矛盾的方法,反复阐述了人在无限大与无限小两个极限之间的对立悖反,论证了人既崇高伟大又十分软弱无力这一悖论,天才地揭示了人因思想而伟大这一动人主题。

●近代哲学之父是谁?

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笛卡儿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他率先提出了唯理论的原则,认为人的知识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而是来源于理性,理性的演绎法是唯一的正确方法。他主张用理性来审查一切,提出了“普遍怀疑”的口号。他从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出发,扫除自己的成见,寻求一个最可靠的命题作为起点,然后进行推论。他发现一件最可靠的事实是:他自己在怀疑。因此,心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而身的存在则须推论出来。他所说的“我思故我在”成为哲学史上的一句名言。在认识论上,笛卡儿认为人的知识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而是来源于理性。知识和能力是先天具有的,因此,他主张天赋观念论。

笛卡儿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自成体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又是一位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笛卡儿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笛卡儿是方法论的疯狂推崇者。这从他的“普遍怀疑论”里就可以看出来。在普遍怀疑里,笛卡儿把普遍怀疑当成是怀疑的起点和方法论的开端。实际上也正如笛卡儿论述的那样,我们不管是学习还是搞研究,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需要方法论。从某种意义上讲,方法论是判断人类、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笛卡儿说,从本质上讲,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笛卡儿在这里所说的平等是从人类本性的角度来说的。例如笛卡儿说:“良知是世界上分配得最公平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足够的良知,就连那些在别的任何事情上最难满意的人,也不能希望获得比现有的更多的良知。”在这里,笛卡儿所说的良知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智慧、天性。从天性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是人类之种群的,我们天生遗传了人类应该拥有的所有天性。从智慧的角度来看,笛卡儿认为,我们任何人从一生下来就获得了我们应该有的,足够帮助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智慧。更具体一点讲,这里的良知可以理解为——“辨别真伪的天性”。意思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样多的同质智慧和作为人应有的天性,都拥有一样多的同质的辨别真伪的天性——良知。即使是那些对自己的很多地方不满意的人,他也拥有像那些对自己任何地方都满意的人一样多的“良知”。例如,有的人认为自己五官长得不够美,有的人天生就是残疾——可是不管他们的身体有什么缺憾,他们的天性,他们所拥有的“良知”却像所有人拥有的一样。也就是说,人,至少在拥有天性或者辨别真伪的能力上,天生就是平等的。用笛卡儿的话说:“因为理智和良知是唯一使我们人之所以为人并与动物有区别的东西,我相信它是完整地存在于个人身上的。”

●谁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他推崇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后者收入58篇随笔,从各个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有哲理,拥有很多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