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古象 200万年前的大型草原动物

甘肃在远古人类史前期就作为生命活动的重要地域而倍受学术界注目。1973年春天,出土于甘肃省合水县板桥乡穆旗村马莲河畔的一具迄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时代最早、个体最大的剑齿象化石,就是震惊世界的一例。因马莲河属黄河流域,所以,古生物学家和文物考古学家将它起名为“黄河剑齿象”,简称“黄河象”,又称“黄河古象”。

早在第四纪大冰期出现以前,甘肃陇东地区地势平缓,气候温暖,雨水充足,河湖交错,一片草原景象。黄河象、剑齿象等大型草原动物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水草丰茂的自然环境中。黄河象食性与非洲象相似,它们不吃草,只以树叶、树枝甚至是很嫩的树干和树根为主食;它们有长而粗的门齿作为抵御侵略者的武器,喜成群结队地生活。后来,随着地壳运动和黄河流域自然环境与气候发生急剧变化,优胜劣汰,黄河象也最终走向衰落和灭绝的命运。

现藏于北京自然博物馆并经专家们精心粘接、加固、装架而复原起来的这具古象化石标本,身长8米,体高4米,门齿长3.2米。它完全是远古史前生物的真实再现。根据它的头骨愈合程度,骨盆的形态,牙齿生长和磨蚀程度,一般推断它为百岁左右的剑齿公象,依照地层对比和共生的脊椎动物化石,研究人员认为它是在大约200~300多万年前失足陷入泥沙里被埋起来的。

关于黄河古象的发现和挖掘过程,甘肃省作家马步升先生在《“黄河古象”出世目击记》中作过生动、传神、有趣的描写:“工作人员手执小铲,轻轻地刨掉化石周围的土,将碰掉的骨片用石膏粘在象体上。大象的头骨呈土灰色,森白的石膏贴上去,在阳光下发着耀眼的白光,大象的头就有许多灰白相间的斑点。此后,大象的脊椎、肋骨、肩胛骨、盆骨、腿骨、趾骨相继暴露,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完好。对群众吸引力最大的是大象的膝盖骨,比篮球还要大许多,呈浑圆形,藏于地下200多万年,仍白得眩目,引来一阵又一阵的惊叹声。大象除了头骨是端正的,其他部位呈趔趄状扑在那里。”但马先生在这里没有提到当时出土的黄河象化石是缺失尾椎骨的。在发掘过程中,工作人员也曾迷惑不解,他们在原地附近的岩石层里经过多次挖掘,也没有见到尾椎骨的化石。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除尾椎骨缺失外,大象其余的骨骼都很完好,甚至连鼻子内鼻骨和脚趾上直径仅3.4厘米的末端趾骨都完好如初。这在世界象类化石发掘史上,可谓是一个奇迹。

那么,“黄河古象”的尾巴“跑”到哪里去了呢?马步升先生只“据个介绍”推测说:“这头大象每天需喝6吨水,吃4吨青草,它在河边喝水时正逢地震或坡地滑动,将它砸成趔趄状,埋在这里。”但人们虽然并不满足这个一般性的推测,也未提到黄河古象尾巴缺失之谜。而目前大多数考古学家则依据当时热带亚热带水草丰茂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大象喜成群结队、互相救助的生活习性以及大象自身巨大沉重的身躯所产生的承载力等,逐渐编织了这样一个带有许多感情色彩的并令人心揪而悲伤的故事:有一天,一头老公象的失足,使整个陇东大地都被黄河象群的吼声震颤了,一片悲哀笼罩在草原之上。原来这头公象口渴了,到河边想大喝一顿,但一不小心,前脚踩在泥沼地上,前半个身体陷下去了。公象发出了求救的吼声,整个象群都跑了过来,但为时已晚。公象的头和大半个身体已陷入泥沼里,只有臀部和甩动的尾巴还露在水面上。领头的母象奋力用长鼻子抓住公象的尾巴死死不放,只想把它从泥沼里救出来,但泥沼像一只无形的巨手紧紧抓住公象,公象越陷越深,突然间公象的尾巴被拉断了,公象完全消失在泥沼之中。象群发出了一阵阵的哀鸣。但一切都不可挽回了,它们只好把公象的尾巴拖到空旷的草原上,然后,每一头象抓一点树叶把公象的尾巴盖住。它们以此来表达对公象的无限哀思。公象的躯体沉到了河底,被泥沙迅速埋起来。经过几百万年的地下埋藏,公象的肌肉腐烂消失了,只有骨骼保留下来,变成了化石。可是,公象的尾巴在草原上长期遭受日晒雨淋,天长日久,最后风化消失了。人们推测,由于这个原因,这具非常完整的古象骨架缺了尾巴。

复原后的黄河古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