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金融风险的特殊性

金融风险是指在资金的融通和货币资金的经营过程中,某种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是一种特殊的投机风险。金融风险不仅具有风险的一般特征和效应,而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1.极强的投机性

金融风险事件与其他风险事件一样,同时蕴涵着机会损失和机会收益。但金融操作特点决定了它往往使人忽视金融风险的机会损失而专注其机会收益。换句话说,金融风险的诱惑效应远比其他风险的诱惑效应强得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金融资产经营过程简单而快捷,给人以获利捷径的假象。经营金融资产业务的过程比实物生产或销售的经营过程要简单很多。首先,它不依赖于宽阔的场地、生产社会和专用技术,也没有原材料购进和产品制造的生产过程。其盈利周期从几天到几十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金融领域大量运用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提高了金融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经营水平,但其运行过程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因此,金融业历来是最令人羡慕的行业。

金融风险蕴涵的最大诱惑在于“钱生钱”的便利和快捷,尤其是有价证券和金融市场的出现,使得众多无缘或无力进行生产性投资却又少有积蓄的人找到了更方便的发财之路。许多人不费吹灰之力赚取了大笔收益,其示范效应又进一步强化了风险的诱惑效应,而使人们将其机会损失抛到脑后。从早期的南海泡沫、20世纪30年代的股市崩盘到从不间断的牛市、熊市拼杀,金融市场发展历程中不乏斑斑血迹,但这丝毫没有减弱人们对投机的热情。不仅发达国家的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国家也相继开放了本国的金融市场。我国1990年再次开放股市以来,截至2001年年底,上市公司已达1160家,筹集资金达6233亿元,股市市价总值达4.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57%。其他任何一个行业也难以达到这样一个发展速度。

(2)金融操作技术难以兼容,易于吸引更广泛的人群。从以上金融业务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操作的主要目的是赚取金融资产的差价。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其范围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多,越来越接近普通市民,使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更为广泛。首先,它可以不受参与者职业、身份、社会地位、集团特征、文化背景、设备条件、技术水平的限制,既有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水平的专业金融机构,又有各级政府部门(主要是发行政府债券)和各类企业,也有不同文化层次、职业背景的散户股民、各类债券和金融期货合约的持有人。尤其是证券经纪商、投资基金等市场中介人和中介机构的出现,使更多没有专业技能的投资人也能参与金融资产的买卖。其次,它可以不受工作时间、地点的限制,特别是现代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投资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国际、国内市场中的买卖。最后,它可以不受专职或兼职的限制,是目前世界上容纳量最大的第二职业。

(3)金融资产较快的变现速度更易于市场的准入和退出。广义上讲,金融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是指投资者买入或卖出金融资产的过程。由于不受交货地点、方式、购买对象等条件的限制,金融资产的变现速度与实物资产的变现速度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闲置货币或间歇货币追逐金融资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4)技术进步改变了金融投机的方式。金融市场的技术装备与金融市场一样,经历了从古朴粗犷到迂回曲折的演变过程,使金融投资与投机呈现不同的时代特点。19世纪70年代,市场行情记录器出现前后,市场投机的主要方式是抛售掺水股票;20世纪30年代则以收购兼并狂潮为特征;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联网的普及,金融投机融入了更多的高科技手段,使一部分人能够通过“程序控制交易”系统直接进行买卖而不必通过经纪人。这些投资者在大大减少损失的同时,又对金融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每一种技术装备的创新都会改变金融市场的投机方式。

2.有限的独立性

按照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可以将金融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是指由于资金借贷或经营者(金融机构)由于自身的主观行为而引发的风险,也称为主观风险。主要表现在由于自身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风险、由于受利益驱动而决策失误造成的风险、由于内部职业道德失察而造成的风险。较大的内部风险事件如巴林银行倒闭案、日本大和银行兼并案,较小的内部事件如每天都在发生的因对股市研判失误导致的被套、割肉等。内部风险一般通过自我约束和控制的主观努力而进行避免。外部风险是指由于资金借贷或经营者无法控制的客观因素引发的金融风险,又称客观风险。这些风险往往不能单方面依靠资金借贷或经营者自身的努力来避免。

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内部风险间接地源于外部风险,正是由于外部风险的存在,才使资金借贷或经营者处于不安全的经营或环境之中,引发主观上的不良行为或失误;另一方面,内部风险又会加剧外部风险。例如,一个内部管理混乱、人员素质低下的银行会比一个内部管理健全、人员素质较高的银行面临更大的风险。

金融风险的独立性是指其机会损失发生与资金借贷或经营者主观因素的相关程度。从以上对金融风险的考察中不难看出:内部风险具有独立性,外部风险不具有独立性。而大量文献资料表明,历史上已经发生的金融事件大多与非金融资产的运作过程或一国的政治、经济政策有关,并受到多个经济领域或行业的影响,呈现有限的独立性。其主要原因在于:

(1)金融风险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借贷银行出现的结果,而货币的媒介作用又将产业资本风险传递给金融资本,使金融风险与社会资金运动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货币产生以前,商品交易依赖易货交易,这是一种实物对应的交易。实物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致性,实物流量的对等性表现在其实际价值的对等性。这使无论是实物经济本身还是生产实物的方式,都是以经济实体为中心。经济量的流通与循环主要是物流的循环。经济活动风险主要表现为商品积压、生产延缓或中断的物流风险而不是金融风险。

货币的产生打破了实物交换的对等关系,产生了货币与实物的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上形成两种倾向:一是货币游离实物的倾向,货币将商品从时间和空间上隔离开来,出现了货币与实物的非对称关系。这种非对称关系使得实物与货币相分离,实物最终将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而货币却继续留在流通循环中,这就使得货币本身具有一种游离实物之外,形成货币流的倾向。二是货币符号化的倾向。在商品交易中,实物的让渡以其价格上的实现在时间上的分离,使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发展起来。当物流中的各种支付都能相互抵消时,货币的标示就只是一种纯粹观念上用做计算的符号。因此,金属货币退出流通以后,纸币本身的无价值性加速了货币符号化的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纸币流通规律。

借贷资本出现以后,社会资金运动被分成相对独立的两大部分,即以货币形态运转的金融资本(或称货币流)和以实物形态运转的产业资本(或称物流)。前者产生了专门经营货币的职能部门——金融机构(或金融企业),传统的生产或销售企业则成了它的客户。金融机构通过信用手段筹集社会闲置资本和游资,为企业提供扩大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资金来源;企业则将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分割出一部分以利息或利润的形式回报给金融机构。这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以股份制为标志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使金融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一步分离,金融资本运动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灵活,金融产品的概念也开始形成,证券交易所的出现标志着金融市场的正式形成。不仅银行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成为金融市场的主体,而且众多个人参与金融市场进行证券经纪、买卖股票、债券,社会分工走向更高阶段。

这种社会分工使物流和货币流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了非对称关系,却不会改变二者作用与反作用的内在相互依赖关系;物流是整个经济循环流量的基础,没有物流,货币流就失去了依附的物质载体,货币流是整个经济循环流量赖以进行的条件;没有货币流,物流就失去了依存的运动中介。二者通过货币借贷关系或投资关系联系在一起,构成货币媒介条件下社会资金运动的新形式。二者的生存和发展共同依赖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和耗费。

但也正是这种内在的依赖关系同时孕育着风险。因为金融的运作方式是投放货币,收回更多的货币。在这一运作过程中,既没有产品生产过程,也没有商品销售过程。从货币到更多货币的货币循环能否顺利进行,完全依赖于货币投放后用款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一旦厂家或商家经营失败、产品滞销或遭遇其他风险导致物流中断,无法按期偿还到期债务或支付投资回报,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流必然中断,信用关系或投资关系遇到破坏,连带出现金融风险。

(2)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引致金融风险的产生和积累。即使在最信奉经济自由化的西方国家,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也是受到严格管制的对象,货币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不仅起因于20世纪30年代股市崩盘的沉痛教训,也是由于货币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的本质所决定的。但是,正像市场的不完善一样,政府的经济政策也不会是完美的。当政府的经济政策与真实的经济发展周期不一致时,就会产生错误的货币导向,产生金融运作困难甚至导致金融风险。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欧四国的表现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80年代初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四国相继摆脱经济衰退,开始步入经济复苏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因此,政府应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促使经济平稳发展。但四国对经济周期的判断发生滞后,相继又出台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放松金融管制,实施金融自由化,进一步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信用膨胀导致经济的高速增长,后者又引起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主要是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上升),其结果导致经济泡沫的出现。然而,政府并没有意识到泡沫经济已经出现,继续维持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银行的大量贷款在经济高峰时放出。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后,这些贷款和以前贷款余额累积形成银行业巨额不良贷款。此时,经济已经开始出现衰退,政府才意识到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进而采取提高利率、在新税法中增加了关于利息支出纳税等严厉的紧缩性经济措施。这些措施加速了经济的下滑速度,使得经济陷入更加严重的衰退之中,也更加重了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类似的情况在我国也同样存在。

3.敏感的传导性

金融风险的传导性是指金融风险在风险主体内部、同业之间的传播和影响。由于金融资产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使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导性。一旦某一风险事件发生,或某种金融资产价格发生贬损以至于其持有者不能保持正常的流动性头寸,则单个或局部的金融困难就有可能演变为全局性的金融动荡,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具有传导性的主要原因有:

(1)根深蒂固的金融恐慌心理及其传染性。从理论上讲,由于金融资产不具有使用价值和折旧过程,可以无数次被转手交易。但从货币资金运动与实物资金运动的内在依存关系来看,金融资产的价格依赖与社会生产效率和真实财富的支撑,不可能在转手交易中无限制地攀升。一旦有人发现某种金融资产的价格严重偏高其真实价值(有时也可能只是一种误传),开始抛售这种资产,就会在同伴中产生连锁反应。因为人们一旦感觉到风险,其收回资金的心情远比当初放出资金的心情更急切。谁能尽快地抛出谁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损失。而这种心理(金融恐慌心理)如果形成一种共识,就会进一步加剧资产价格的下跌,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2)支付清算系统对金融风险的传导起加速作用。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的银行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网络,它不允许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不足或资产贬值。基于营业日结束时多边差额支付清算存在,任何微小的支付困难都可以养成全面流动性危险。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债权人不能像其他产业一样,根据公开信息来判断某个金融机构的偿债能力,因此,债权人倾向于将某一金融机构的困难视为其他所有有着表面相似业务的机构发生困难的一个信号,而引发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挤兑行为。

(3)金融机构破产影响成逐级扩大态势。金融机构破产的影响和扩散与普通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普通企业的破产也会通过乘数效应扩散,但每一轮的级次效应都是递减的。而金融系统内的各个机构之间是以信用链相互依存的。如果一家金融机构出现困难或发生破产,就会影响到它的存款人的利益,影响到与破产机构有业务联系的其他金融机构,还会影响到它的借款人,使它不得不提前偿还贷款,或无法得到预料中的追加贷款,从而影响到下一步的生产经营。总之,金融机构破产的负面效应会随着每一轮的扩散而增强,甚至酿成金融危机。

(4)金融国际化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导。金融国际化是指金融业务、金融机构跨国界发展。早在19世纪,商业贷款就超出了国界,20世纪80年代以来则成为金融发展的一大典型特征,金融国际化在更大程度上推动了国际金融活动,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向深度、广度发展,促进了金融创新的速度和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世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但是,金融国际化的发展也增加了不同国家之间金融体系的相互影响和不稳定性,使得单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金融风险迅速、剧烈地传播到全世界范围,金融风险的积累就具有了全球性。如商业繁荣或经济援助,可以通过增加国际性交易的商品或证券在国与国之间扩展,可以增加国际间的资本流动。这种流动使流入国的货币发行基础增强,极其容易引发信用膨胀。一旦流出国由于自身的金融困难或其他原因减少甚至中断预期的资本输出,就会将自身的金融风险输出至流入国。1928年美国受纽约股市繁荣的迷惑而终止对德国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发放长期贷款时,危机就首先在那些国家爆发;而1928年美国证券市场自身的崩溃则与英国为对付1929年的哈特里危机而抽回短期资金有关。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涉及泰国、马来西亚、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巴林银行倒闭则使得新加坡和英国银行均受冲击。在国际间金融风险的连锁反应中,国际游资的破坏作用更是不可低估。

4.相对的集中性

一般来说,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借贷活动、集资活动、证券交易、期货交易、外汇交易、房地产金融等领域。

5.严重的破坏性

金融风险一旦出现,其破坏作用是非常大的。单一风险事件的发生,可能使一个人从百万富翁变得一贫如洗。金融风险如果造成局部或全剧的剧烈动荡,其破坏作用更是难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