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的分类

大多数学生的研究都是在没有充分考虑研究所属类别的情况下完成的。因此,有必要在继续介绍有关研究的后续内容之前,首先对研究的分类进行说明。通常可以从研究领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性质四个方面对研究进行分类,每个方面都对研究的成功管理及完成具有特殊意义。

1.2.1 按研究领域分类

按研究领域对研究进行分类是最常使用的方法,像标签一样将具有相似研究兴趣的学生区分开来。出于方便管理的目的,研究领域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其中,最顶层的两个类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及其现象的科学,可以被进一步细分为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以及地球科学等。社会科学则是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科学,它可以被进一步细分为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及教育学等。除涉及思想需要从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转换的较高层次研究外,通常只有少数研究同时属于多个类。

自然科学研究倾向按照一定的信仰进行。信仰存在于统治世界的系统中,用来说明执行研究的方式。其中的一个主要信仰是因果关系。比如,实验中,当越来越重的物体被挂在弹簧末端时,弹簧就会被拉得越来越长。但是,在涉及有关人类的社会科学研究时,因果关系就不再能够容易地被展示出来。比如,询问自己为什么会在对待别人时采取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由于存在很多影响行为的因素,因此,很难将自己的行为简单地与其中的某种因素联系起来。可见,由于人类行为事实上远比实验复杂得多,因此,将人类行为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原因产生一个结果是困难的。

以“原因产生结果”的方式看待事物有时也被称为“决定论”。社会科学家并非不研究因果关系,只是研究的事物通常更加复杂,因此,需要实证方法之外的其他方法。

注重精确测量是自然科学的一个主要特征。事实上,人们经常会把实验室同仪表盘、测量仪器及电脑联系起来。如果只是简单地说,当被悬挂了更大的重量,弹簧就会被拉得更长,而不去测量它究竟被拉长了多少的话,那么,在自然科学家的眼中,这个实验看起来就非常奇怪。自然科学的所有关注点都在于精确测量并试图说明:当其他因素影响一个因素时,这个因素究竟会发生多少变化。也就是说,自然科学强调量化。

在某种程度上,量化也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在社会科学家研究失业问题时,他们通常都想知道:在某一个特定的星期究竟有多少人失业,而不会只是想对失业人数有个大概的印象。心理学的一些分支也非常注重对人类能力的测量,比如,智商,或者如内向和外向等这样的一些品质。这时,就需要测量来赋予这些能力和品质一定的数值。另一方面,社会科学也有很多不能被量化的方面,比如,在研究人们对待某件事情的态度时,给态度赋予一定的数值就很困难。因此,除了获得属性数值之外,大多数研究也尝试着收集某些属性的口头或者书面记录。

自然科学研究不仅关注某一时段内的特定实验结果,而且也关注这些结果是否能够被应用到其他类似的情况中。比如,增加弹簧负重,使它伸长为原来的两倍。这时,物理学家可能会想进一步知道:是否所有的弹簧都会这样?接着,物理学家可能会提出弹簧伸长是否依赖某些因素,如弹簧线圈的松紧度,弹簧的制作材料,以及弹簧的原始长度等。研究术语中,这些因素通常被称为“变量”。由于它们是在不同环境下可能发生变化的弹簧的一些性质,因此,它们可能会影响弹簧的长度。

在上述的例子中,在得出任何结论之前,物理学家还需要用更多不同类型的弹簧进行不同的实验。最后,他们才可能比较有信心地预测:当重量被悬挂在其他弹簧上时,那些弹簧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进行实验,然后将实验结果再应用到其他情况中的方法被称为“归纳”。归纳被认为是自然科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但是,对于社会科学来说,由于人类之间的巨大差异,进行归纳是相对困难的。制造大量相似的弹簧是可能的,而且也可以比较确定:当它们负重时,它们都会有相同的表现。但是,人类却不相同,社会科学家不可能对人类做出与弹簧类似的假设。

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很多情况下,必须满足于研究一个单独的社会状况,并且也不要求这种状况必须是典型的。有时,让学生自己决定研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应用于其他情况就足够了。所谓的“案例研究”就是这样,在案例研究中,一个特定的人或者组织将被作为一个案例来研究。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收集所研究案例的深度信息。但是,也有一些时候,社会科学研究也尝试使用归纳方法,如从大量潜在的研究对象或者场景中提取样本的调查研究就是一个例子。

自然科学研究总是尝试建立有助于预测未来的一般规律或理论,比如,Boyle定律描述了一定温度下,气体体积与压强的关系。这个定律对于预测增加压强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将发生的变化是很有效的。使用它,不但可以预测出气体的体积将减小,同时,还能够预测出体积减小的数量。另外,这个定律不仅适用于一种气体,还对于所有的气体都有效,可见,这个定律是一般性的。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以“定律”来解释结果。这些定律不但可以直接解释变量间的关系,并且还能够帮助做出精确的预测。

然而,大多数的自然科学家还是希望能够在定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出“理论”。在某种意义上,理论比定律更普遍适用。它不仅能够预测未来事件,并且还能够被用来解释所观察到的变量间的关系。比如,Boyle定律被包含在气体动力学理论中。气体动力学理论不但能够解释在压强变化情况下气体将发生的变化,而且还能够揭示出在温度等其他变量变化时气体的变化情况。

定律和理论的简单性,预测精确性,以及普遍适用性使它们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然而,在社会科学中,构建能够解释并且预测人类行为的定律和理论却非常困难。举个滑稽的例子:如果试图像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一样研究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那么,当天气变得越来越热时,学生会发现:有些人会变得越来越烦躁,而另外的一些人却会变得越来越平静;有些人会变得越来越活跃,而另外一些人却会变得越来越困倦。显然,很难构建解释所有这些观察结果的定律或者理论,即使用一般性的理论很难解释人类行为的多样性。

另外,自然科学是建立在“所观察事实”是可以被测量和分析的假设基础之上的。而在社会科学中,接受“社会事实”的想法相对要困难得多。比如,“失业率”这样的“社会事实”就与“化学反应率”这样的事实有很大不同。失业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义的概念,因此,对它的测量也就会非常困难。比如,失业者可以包括临时工、志愿工作者或者兼职工作的人。另外,失业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被解雇、被裁员或者自愿离职等。总之,失业绝不是一个可以像从化学实验中得到精确测量数据那样可以被精确测量的概念。

在精确定义可被测量的“社会事实”方面存在的困难使得接受社会科学中客观观察者的观点变得困难。更容易被接受的观点是:将学生作为事实的参与者。学生不是在客观地收集数据,而是在作为社会事件的解释者更多地参与到社会进程中。

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揭示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收集对人类行为精确观察的数据非常重要,而且探索人类建立对世界看法的方式也同样重要。由于不能深入到人类的思想中去,因此,探索人类建立对世界看法的方式并不容易。但是,学生可以拥有一些如人类使用的语言,解释世界的语气等这样的数据。另外,学生还可以考察人类间的交互行为,以及人类建立关于事件一般含义的方式。

综上所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主要存在着以下五个方面的区别,如表1-1所示。

表1-1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主要区别

续表

1.2.2 按研究目的分类

一项研究通常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目的,其中,最主要的四种目的分别是:综述现有知识、描述一些状况或者问题、建立新事物,以及寻求解释。

综述现有研究发现是学生研究项目的常见形式,尤其是在毕业论文及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中。它能够提供很好的研究训练,并且对资源的要求也不高,通常只需要有较好的图书馆就可以了。

尽管描述性研究看起来并不比其他类型研究要求苛刻,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由于缺少研究主题以及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当研究主题已经有一些前人工作的时候,学生第一个研究题目的目的很可能就是描述一些状况或者问题。

可以得到实际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资助人的青睐。在物理科学以及各类工程方面,学生很可能被要求完成具体研究任务,比如,建立一种新型的光学系统等。

找出对问题的解释是所有学生的理想。只有当因果关系而不是统计关系被发现时,学生才能够做出归纳,进而形成定律或者理论。

1.2.3 按研究方法分类

另一种对研究进行分类的方法是根据研究中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学生研究中经常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行为研究、案例研究、人种学研究、扎根理论,以及调查研究。

行为研究被设计用来研究变化对于现实的影响。换句话说,在行为研究中一定存在着可以引入变化的现实背景,而变化则是通过“行为”引入的,这也正是“行为研究”名称的来源。

案例研究通常是学生研究项目的基础,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在这类研究中,学生通常会在组织中工作一段时间,然后,纯粹基于他们在组织中的这段经历得出评价和结论。

人种学研究是一种特定情况下完全或者部分地融入所要研究的社会和文化中进行观察的方法。由于这种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可以使研究人员最大限度地共享与研究对象的相同经历,因此,能够使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采取特定行为的原因。

扎根理论认为:形成理论的最合理方式就是将其“扎根”于所研究的数据,根据数据分类后得到的数据类别构建理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理论是数据的一部分。另外,构建理论的过程也不需要等到所有的数据都已经被收集完成,构建理论的过程实际上是数据收集过程的一部分。最后,临时的,不断发展的理论意味着需要收集最新的数据,这些最新的数据将被用来帮助理论的修改和重构,而修改和重构后的理论又将提出对数据新的需求。

调查研究是一种适用于从不同地理位置的大量调查对象处收集数据的研究方法。由于调查对象的数目很大,因此,通过调查研究通常可以收集到大量数据。

1.2.4 按研究性质分类

最后一种对研究进行分类的方法是按照研究的性质,即:研究对知识贡献的类型。表1-2分别给出了Griyer、Clark,以及英国大学基金委员会提出的按照研究性质对研究进行的分类。

表1-2 按照研究性质对研究进行的分类

Griyer认为:在表1-2中,自上而下,对知识的真正原创性贡献在逐渐减少,而成功完成的可能性则在不断增加。Clark和Griyer所关注的主要是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而英国大学基金委员会提出的定义则覆盖了研究的全部领域。

根据英国大学基金委员会的定义,可以将表1-2中给出的研究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基础研究(层次一)

主要关注理论研究,而不与实践相联系。研究结果通常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2.战略研究(层次二)

对基础研究的综述和评价,并指出其被应用于实践的潜力。研究人员对研究结果感兴趣,同样,来自工业界、商业界,以及政府的专业人员也会对研究结果感兴趣。但是,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其各自专业领域中的潜力。

3.应用研究(层次三)

通常包含具体的实践目标。正如Clark所指出的:该层次的研究又可以被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子层次。其中的评价研究与战略研究有些重叠。子层次中的应用研究是学生最有可能参与的活动,研究结果通常是为他人提供行动上的建议和参考。而子层次中的行为研究,正如其名称所暗示的,伴随着一定的变化,研究人员作为参与者而不是观察者进入到变化过程中。很明显,行为研究需要许多学生所不具备的技巧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