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平板显示年鉴(2011)
-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
- 7237字
- 2020-08-27 17:10:06
第2章 综述
2010年中国平板显示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 高鸿锦 胡春明 姚 红
2010年全球平板显示产业产值为914亿美元,同比增长8.9%。其中,TFT-LCD面板产值为795亿美元,占整个平板显示产业的87%,仍然主导平板显示市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市场需求进一步被抑制,供给过剩的担忧日益显现。
从产业技术层面上看,大尺寸TFT-LCD面板已处于成熟发展期,是当前显示产业的主流技术;PDP产业经历整合后,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OLED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已有中小尺寸产品推向市场,正酝酿向大尺寸方向突破。此外,电致发光显示(EL)、激光显示等新兴显示技术均处研发阶段。
从产业分布层面上看,全球平板显示产业正从原来的“三足鼎立”模式向“三国四地”模式转变。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地区各自具备不同的产业特点。
我国平板显示产业起步较晚,2000年以后平板显示产业才进入批量生产。虽然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技术开发能力仍较薄弱,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作为世界制造大国,中国在液晶显示器领域所占比例高达80%,笔记本电脑领域高达70%,液晶电视领域所占比例也有40%之多。但所用的TFT-LCD面板基本上都从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进口,30英寸以上液晶电视显示屏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近年来,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呈快速发展趋势,形成了多种技术竞相发展,产业集聚初见端倪,配套产业渐成规模的喜人局面。
在TFT-LCD方面,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大陆共有第4.5代线4条、第5代线4条,还有在建的厦门第5.5代线1条。已批准、在建及已经量产的第6代(含)以上高世代线总计共7条。按照日程,预计2012年年底将全部实现量产。
在其他显示技术方面,截至2010年年底,在建的PDP生产线有2条;已有1条PM-OLED生产线投产。1条PM-OLED,2条AM-OLED生产线在建。
产业区域集中度大幅提高,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等为代表的平板显示产业集聚区。基板玻璃、彩膜等配套产品在生产技术、工艺取得突破的基础上,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
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当前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如产业总体规模相对弱小,企业竞争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原材料、元器件和专用设备等本地配套能力不足等。
一、2010年中国平板显示市场
(一)LCD市场
1.液晶电视
在一系列刺激内需政策的拉动下,我国彩电产业规模仍保持高速增长。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我国彩电总体产量1.15亿台,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同比增长16.1%,占全球彩电总体产量的48%。其中平板电视产量为9086万台,同比增长24.7%;平板电视产量占比为79.1%,比2009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液晶电视产量为8790万台,同比增长25.8%。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彩电出口量为6628万台,同比增长21.4%,其中液晶电视出口量为5163万台,同比增长30.1%。彩电行业产值规模达到了4080亿元。
奥维咨询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彩电市场预计零售规模为3998万台,同比增长16%。其中,液晶电视零售规模突破3300万台,约为3347万台,同比增长42%;PDP零售规模为211万台,同比增长24%;CRT电视零售规模为440万台,同比下降52%。从彩电产品的结构比重来看,液晶电视、PDP电视与CRT电视的占比为84:5:11,2009年同期为68:5:27。
尽管产销数据再创新高,但本土企业的盈利水平、毛利水平与2009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因为企业对市场的预期过高,大量采购面板导致库存量增大。而外资企业加大了市场的宣传力度和促销力度,业内竞争异常激烈。同时产品升级换代加速,而本土企业结构调整速度较慢。另外,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国家政策的效应和力度有所减弱。
技术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液晶电视的既有状态,使液晶电视在节能、色彩、视觉冲击、观看方式上有了质的变化,LED背光液晶电视、3D电视、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触控电视等新产品不断涌现。
2010年随着中国本土厂商在上下游产业链的积极布局,LED背光液晶电视价格快速下跌,市场出现爆发性增长。2010年下半年多数厂商新推出的产品中,LED背光液晶电视达50%。技术进步、厂商力推、价格快速下跌、节能环保政策刺激等因素共同推动了LED背光液晶电视市场的快速发展(见图1)。
图1 LED背光液晶电视渗透率趋势
2010年同时也被称为3D电视元年。国庆前后,内外资厂商均推出3D电视,短短一周,3D电视的销售量就达数万台,部分品牌日销售量就达5000台以上。2010年下半年新推出的3D电视,都具备携带2D转3D功能,无疑也带动了3D电视的快速发展(见图2)。
图2 3D电视渗透率
2.微型计算机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0年我国共生产微型电子计算机24600万台,比上年同期的21855万台增加了25.6%。其中笔记本电脑产量18598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19.4%,占微机比重达75.6%;平板电脑、台式一体机销售量增速超过30%。2010年一体电脑的发展给众多PC厂商带来了希望,但是如何找寻到适合自己的特色定位,是各厂商在2011年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笔记本电脑方面,消费类笔记本电脑在市场中依然优于商务类笔记本电脑,并占据主导地位。高清电影和3D游戏的普及,给笔记本电脑市场带来的最直观影响便是加快了独立显卡产品发展的步伐。运行更加流畅的独立显卡产品逐渐成为主流。
苹果iPad的上市,可谓是中国平板电脑时代开启的重要标志。作为这一市场的主力军,苹果iPad系列产品在2010年吸引了近七成的消费者目光。目前平板电脑市场定位较模糊,大概可以分为以苹果iPad为代表的娱乐型产品和以汉王为代表的商务型机型。但随着这一市场逐渐走向成熟,越来越多的厂商将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如何尽快对行业进行细分、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之路,是市场成长的重要保证。
3.手机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0年我国移动电话产量达99800万部,比上年同期的88397万部增加了11403万部,增长12.9%。
2010年中国手机市场在销量上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但增速开始放缓。整体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呈“大集中、小分散”的格局,国内外品牌实力悬殊、国外品牌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未能改变。国外品牌阵营内部亦竞争激烈,苹果、黑莓、HTC品牌的快速发展,使老牌手机厂商受到的冲击最为明显。另外,随着3G、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3G手机成为市场新增长点。互联网厂商、PC厂商竞相进军手机领域,手机市场竞争正在进一步加剧。
(二)PDP电视市场
前几年PDP电视市场逐渐萎靡,各大平板电视厂商纷纷减少在PDP电视领域的投入,转而专心发展液晶业务。当前中国PDP电视市场基本上由松下和长虹两大品牌主导走势。两大品牌也都积极发展上游核心技术,扩张产能。另外,在2010年,借助3D显示的热潮,PDP电视利用其天生的技术优势再次回到消费者视野。集中在中大尺寸的3D PDP电视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根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的统计,2010年PDP电视的产量为296万台。奥维咨询数据显示,2010年PDP电视零售规模为211万台,同比增长24%。
(三)LED显示屏市场
根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LED显示应用分会2011年年初对147家会员单位2010年的生产经营情况的统计,会员单位2010年的销售总额为112亿元,据此估算2010年全国LED显示屏市场销售总额为190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35%(见表1)。
表1 近三年全国LED显示应用产业总体情况
(四)OLED市场
苹果iPhone带动了大尺寸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使OLED屏幕进入了市场。尤其是对有源矩阵OLED (AM-OLED)来说,目前主要的市场推动力基本都是来自高阶手机及较大尺寸应用市场。AM-OLED的发展使其出货额继2009年首次超越PM-OLED后,继续增长。市场正随着技术的推动和应用产品的不断升级而不断成长壮大。根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随着手机和MP3/MP4等应用产品需求的推动, OLED显示屏市场自2005年开始快速成长。到2010年,中国OLED出货量达到135.2万片,同比增长38.2%。出货量的增加一方面来自应用市场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来自厂商产能的增加(见图3)。
图3 2005—2010年中国OLED产业出货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11年2月。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的统计,OLED在显示和照明两大应用市场之发展,前景光明。尽管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厂商在供应OLED相关产品,但2010年全球OLED产业的产值已达14.5亿美元。
(五)大屏幕投影机市场
根据中国投影机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2010年在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农村文化共享工程以及绿色班班通的大规模开展下,国内投影机市场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全年销售投影机共计127万台,销售额近98亿元,与200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42%和22%。
二、2010年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现状
(一)LCD产业发展现状
2010年LCD产业全行业销售总值为461.3亿元。其中,器件330亿元,占全年销售总值的72%;原材料111.3亿元,占24%;设备20亿元,占4%。在LCD器件的330亿元销售总值中,TFT-LCD器件为275亿元,占83%;TN/STN器件为55亿元,占17%。
2010年,“液晶热”继续在中国大陆蔓延。“五进二”落幕,国内7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布局完成。在全球TFT-LCD产业格局中,中国已占有一席之地。
在TFT-LCD产业链建设上,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我国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在产业链上游,随着中国TFT-LCD产业的发展,国外原材料企业纷纷进驻中国大陆:玻璃、偏光片、背光模组等厂商纷纷在大陆投资建厂;彩虹玻璃、乐凯偏光片等项目已经启动;国内装备厂商,如七星华创、清大天达等也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我国TFT-LCD材料与器件的本土化配套程度亦有所提高。
2010年1月16日,深圳华星光电第8.5代液晶面板项目在光明新区开工。华星光电第8.5代液晶面板项目总投资额245亿元,注册资本金100亿元,由TCL集团与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各持股50%,是深圳市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投资项目。项目设计产能为月加工玻璃基板10万张,年产26~32、46、55英寸液晶电视模组约1400万块,计划于2011年第三季度试产。该项目的开工将有效带动基板玻璃、彩色滤光片、偏光片等产业链上下游关联行业的加速集聚,形成一个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显示产业。
5月26日,以生产高世代液晶显示器基板玻璃及其相关配套产品的旭硝子显示玻璃(昆山)有限公司在江苏昆山市开工。项目将建设6条研磨切割生产线和4个玻璃窑炉,可月产基板玻璃40万片。项目建成以后,将使昆山光电产业园在国内率先实现原材料本地化供应,形成“上游原材料-面板-下游整机”的完整产业链,面板材料本地配套率可达80%以上。
6月18日,成都天马第4.5代TFT-LCD生产线顺利投产,这是继京东方成都第4.5代TFT-LCD生产线成功量产后,成都市投产的第二条第4.5代TFT-LCD生产线。该项目从破土动工到首款7英寸显示屏产品成功点亮,仅用了1年零11天。
6月21日,中国首个液晶面板背光源模组光学膜产业化项目——上海凯鑫森功能性薄膜正式投产。该项目1月已在上海金山化工区漕泾镇悄悄动工。这个光学膜产业基地占地3.6万m2,初期上马20条光学膜生产线,投资约3亿元。年最大产能可达7440万m2,将有效覆盖大中小尺寸的背光模组应用市场。该公司表示,项目后期规划总投资达50亿元。
7月23日,全球最大的基板玻璃供应商美国康宁公司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入区协议,将投资大约8亿美元建设新的LCD基板玻璃工厂。该厂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已于2010年9月动工,预计2012年上半年投入生产。据了解,该厂具备第8.5代基板玻璃的窑炉和后段加工生产能力,将为京东方第8代线生产全套的LCD玻璃。同时,也将进一步完善开发区数字电视产业链布局。
11月17日,京东方合肥第6代TFT-LCD生产线量产仪式在合肥举行,该生产线的量产不仅填补了中国大尺寸液晶面板国产化的空白,也标志着京东方及中国内地液晶显示产业在自主建线等核心能力方面真正站上了高世代线的新台阶。京东方合肥第6代线的顺利量产将京东方产品线从PC和移动产品用显示屏扩展到液晶电视用显示屏,企业全线产品结构得到大大优化。
12月18日,经过整整两年建设,总投资40亿元的湖北省显示产业单体最大投资项目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第4.5代TFT-LCD及CF(彩色滤光片)生产线项目竣工投产。至此,深天马拥有或管理着位于上海、成都和武汉的3条第4.5代线。达产后,预计年产值逾30亿元。武汉天马成立于2008年年底,由湖北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二)PDP产业发展现状
2006—2010年,是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爆发式发展的五年。与LCD产业发展的突飞猛进不同,PDP产业虽然也取得了显著发展,但在发展速度上远远落后于LCD。表现在市场份额上,与LCD的差距不断扩大。尽管如此,我国的PDP产业在这期间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涉足产业链上游,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DP面板生产线。
2010年国内共生产PDP电视296万台,占全年彩电总产量的2.6%,产值规模为179亿元~188亿元。
2010年1月22日,长虹公司宣布,我国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的42英寸以上PDP电视面板生产线实现全面量产,覆盖42~85英寸的高清、全高清产品,年产能扩至300万片,长虹由此成为全球前四的PDP面板制造商。
2010年5月17日,四川旭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基板玻璃项目一期工程在绵阳开工。四川旭虹是由河北东旭、四川长虹以及绵阳科技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1亿元,建设一条PDP基板玻璃生产线,包括一条浮法联合生产线、两条前后板精加工生产线、一条ITO镀膜生产线,建设周期10个月。一期工程建成后,将年产42英寸八面取PDP基板玻璃60万套。
(三)OLED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三星SDI推出全球首款AM-OLED面板,以及Sony和LG分别推出11英寸、15英寸AM-OLEDTV后,全球又一次掀起AM-OLED研发热潮。产业化也有了实质性进展。
OLED产业发展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的支持下,中国内地的OLED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止到2010年年底,中国内地主要有昆山维信诺、汕尾信利、四川虹视、佛山彩虹等企业从事小尺寸PM-OLED生产。而中国首条AM-OLED中试线已经在昆山建成并于2010年年底打通全部生产工艺;上海天马和佛山彩虹都在建设第4.5代AM-OLED生产线预计2011年即可量产;京东方及四川虹视等也在积极进行AM-OLED项目研发工作。内地的AM-OLED产业即将见到丰收的硕果。
2010年1月14日,工信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在佛山市顺德区宣布共建OLED产业示范基地。这意味着全国首个部省共建OLED产业示范基地在广东诞生。据双方协议约定,工信部将全力支持广东推进OLED产业的应用示范、开展自主创新、组织产业链建设以及加强人才培养等工作,并支持广东依托彩虹、中显、宏威、信利等一批龙头项目,率先推进OLED产品的示范应用。
5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10年继续组织实施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将目光瞄准了平板电视产业“上游的上游”本地化、国产化,以及AM-OLED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在此之前,陕西彩虹集团以及四川长虹已经抢先对此有所布局。
6月2日,由维信诺公司和昆山工研院联合成立的昆山平板中心主持建设的国内首条AM-OLED中试生产线建成。未来这条AM-OLED中试生产线将完成从TFT背板到OLED器件的AM-OLED全套技术开发,实现从中小尺寸到大尺寸AM-OLED的小批量生产,最大可开发17英寸的TV用AM-OLED显示屏。
8月,深天马披露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天马拟投资建设第4.5代AM-OLED中试线,项目总投资约4.92亿元。该项目将在上海天马现有第4.5代TFT-LCD生产线场地内建设,建成后将月加工玻璃基板1000张。项目资金来源为上海天马自筹和申请政府资助,其中自筹2.1亿元、申请政府资助2.82亿元。
11月8日,彩虹(佛山)OLED项目一期开始试生产,二期也开始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彩虹一期PM-OLED项目总投资5.08亿元,可年产PM-OLED产品1200万片。本次启动的是第一条第4.5代AM-OLED生产线,总投资49.6亿元,建成后可年产AM-OLED屏2000多万片。
12月24日,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和维信诺公司在中国本土率先全线打通了LTPS-TFT背板和OLED显示屏制造工艺技术,成功开发2.8英寸彩色AM-OLED显示屏,实现了RGB三基色显示。这是继维信诺依靠自主技术实现PM-OLED技术产业化后,中国OLED产业的又一重大技术进展。标志着中国通过自主开发,已初步掌握了AM-OLED核心关键技术,在AM-OLED产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就目前而言,中国虽具有一定的OLED产业基础,但产业链尚未形成。中国没有面向产业化的成套OLED生产设备制造厂商,关键设备以及整套设备的系统化技术等都掌握在日本、韩国和欧洲企业手中。ITO玻璃、光刻胶、干燥剂以及封装用的紫外固化胶等原材料,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的问题。由于中国TFT技术发展滞后,面板的制备技术薄弱,生产管理经验积累不足,因此在AM-OLED的生产工艺开发方面难度较大。
此外,中国资本市场不够成熟,企业融资的渠道狭窄。国家在基础研究、行业标准、行业资源整合方面的角色还有待强化。同时缺乏OLED产业的生产、开发及管理人才,这些都是中国OLED产业化的弱点。
在专利方面,中国OLED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制约。小分子OLED材料和结构的基本专利主要掌握在美国柯达公司以及日本出光兴产等公司手里;高分子PLED材料和结构的基本专利主要掌握在英国CDT公司和美国DuPont等公司手中;在有源驱动方面,日本的三洋、Sharp、SEL、Eldis,韩国的三星、LG等都掌握一定量的核心专利。
(四)LED产业发展现状
从2003年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到现在,中国的LED产业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LED行业下游需求低迷,LED行业增长减慢。到2009年,由于国家的各项配套政策,LED行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加快。2010年,下游的全彩色LED显示屏、LED背光、LED驱动照明和其他应用快速发展,推动中国LED产业(包括衬底、外延、芯片和封装)的规模激增33.8%,达到294.6亿元。
近年来,由于技术落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相比外延、芯片和封装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在衬底方面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2010年,由于很多蓝宝石衬底项目仍在建或在设备测试过程中,导致蓝宝石衬底的生产能力有限,因此衬底领域仍以低端产品为主。尽管如此,2010年中国衬底的产能增长了34.4%,达到352.5万平方英寸,而年产值增长50.8%,达到1.4亿元。
受益于中国下游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氮化镓MOCVD设备从2009年以来在中国呈现爆炸性增长,大大增强中国LED产业外延领域的发展势头。2010年,MOCVD设备的装机数量接近300台,其中200多台已开始投入生产。中国LED外延领域产值达到12.5亿元,增加了78.4%。随着中国MOCVD设备的大幅增加,LED行业关于LED产能过剩的观点开始流行于整个行业,引发了行业关于LED产能过剩的思考与分析。同时政府对于MOCVD设备的补贴也在慢慢地发生改变。
在封装方面,国内企业发展并不均衡,呈现“群龙无首”的局面。2010年国内封装产业以国星光电成功登录A股市场为拐点,万润、鸿利、瑞丰、雷曼也积极跟进,掀起了国内封装企业一轮上市热潮。“垂直整合”是2010年中国乃至全球LED产业热议的话题,无论是从上至下整合还是从下至上的整合,无疑都会对那些专注于封装的企业产生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包括未来的芯片供应和器件封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