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了解穴位保健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了穴位的存在,穴位是指神经末梢较为密集或有较粗神经纤维经过的人体部位。通过针灸和按摩相对应的穴位,可以缓解和治疗一些疾病,对人体有非常大的益处。

了解人体的经络

中医上所说的经络,是指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个部位的通道,它能够调控人体的各种功能。此外,经络学说还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了解经络的起源

经络学说是我国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基础,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长达两千多年之久。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上面记载了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将人体贯穿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将这些干线上面的分支称为络脉,“脉”是这种干支结构的总概括。

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记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那么,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又是何种形态?对人体起到哪些作用?这些问题既是医学专家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医爱好者想要弄明白的。尽管有关经络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但是,不论是研究,还是论证,就总体来说,对经络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认知和概念,还需要广大的中医爱好者和医学专家去研究和探索。

《黄帝内经》中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近年来考古学家们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了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在这些早期的文献中,主要描述了经络系统,此外还描述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种是砭术,一种是灸法,另一种就是导引术,而这三种医术施用时都要依靠经络来施展。

砭术足部调理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是一位有着“救命活神仙”和“方书之祖”称号的名医。他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对经络学说进行了传承和发展,他认为,人生的病都是通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样的一条通路从体外向体内输送的,要根据疾病所属的经络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比如最初的风寒感冒病在太阳经,因此需要用麻黄汤来治疗。他所著《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医圣张仲景

◎ 了解经络的作用

(1)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经络系统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也是连结人体各个部位的基本途径,其主要由主体部分(包括奇经八脉、经别、十二经脉、络脉等)和内属部分(属络脏腑)以及外连部分(包括经筋和皮部)组成。人体的肌肉、脏腑、孔窍、器官、筋腱、皮毛、骨骼等都依靠经络而连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经络的具体联系通路主要有四个特点。

● 十二经脉的标本、气街和四海,加强人体前后腹背和头身上下的分段联系。

● 十二经脉和十二经别,着重在体表与脏腑以及脏腑之间的联系。

● 十二经脉通过奇经八脉,加强经与经之间的联系。

● 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着重在体表与体表,以及体表与脏腑之间的联系。

此外,据《灵枢·海论》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也就是说,脏腑居于内,肢节居于外,它们通过经络系统来相互联系,人体的各个部位都是通过经络而协同运作起来的。

(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灵枢·本藏》认为,经络的作用是“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经气推动气血在经脉中运行,并且约束气血的运行轨道、调节气血的容量,对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协调和平衡起着调度的作用。

● 运行气血

首先,运行气血的功能应该取决于“宗气”。《灵枢·邪客》言:“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太素》里“心脉”作“心肺”,说明“宗气”总括了心肺的活动功能。《灵枢·五十营》曰:“呼吸定息,气行六寸。”意思是,呼气和吸气可以让脉气运行六寸,这就是经脉运行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宗气即是脉气的宗主。

其次,运行气血的功能应该取决于“脐下、肾间”的“原气”。《难经·八难》中记载,“脐下、肾间动气”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经络的功能活动被称为“经气”,“经气”又来源于“真气”,“真气”则来自先天的“原气”,先天“原气”又依靠后天的水谷精微之气来不断地进行补充,即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发动机”。因此,原气和膻中一上一下被分别称为上气海和下气海。

此外,通过饮食,“水谷之气”还会转化为营气和卫气,营气在经脉中运行起着濡养全身的作用,而且会转化为血液。卫气则在经脉之外起着护卫全身的作用,比如抵抗邪气和病毒的侵犯,而且还有调节体温和充实皮肤等功能。

宗气和原气起着“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脉度》)的作用,它将人体的内脏和皮肉、血液等器官和其他人体组织联系起来,帮助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起着调度的作用。

● 协调阴阳

营阴阳除了指经络气血具有营运全身和濡养所有器官及组织的功能之外,还有“协调阴阳”的意义。

比如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之间,不仅因为经脉而使生命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起来,而且还由于阴阳的互补作用使得气血盛衰和人体机能保持正常节律,进而使机体协调和稳定。

(3)抗御病邪,反映症候

经络的功能活动表现称为“经气”。经气不仅表现为“行气血、营阴阳”,还表现为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在疾病状态下,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表现为抵御外邪、传入疾病和反映症候。

● 抵御外邪、传入疾病

经络有着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网络周身的作用。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对于病邪的抵抗力就会下降,疾病便会通过经络而传入通路,通过通路传输到人体的各个部位。而在人体正气充足的时候,经络也担负着抗御病邪的重任,疾病在正气的抵抗下不能够进入通路,从而达到护卫身体的作用。

《素问·气穴论》中提到,“孙络”可以“以溢奇邪,以通营卫”。这是因为,利用孙络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将营气散布到周身的皮肤,在病邪侵犯时,孙络和营气则首先抵抗。临床观察到的体表状况,通常都能够从孙络的“溢奇邪”、“通营卫”作用来解释。

● 反映症候

有时候,人体内部脏腑的病变也会通过经络传到体表,在体表的某些部位出现疼痛和充血等反应,而这类反应通常可以用来帮助诊断相关内脏的病变。所以,经络还有着诊断脏腑状况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经络气血不畅,就会造成相关部位出现疼痛或肿胀等反应。在气血严重瘀积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如果气血不足,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无知觉、功能减退、肌肤病变等反应。

《素问·疟论》言:“阳虚则寒。”意思是说,如果经络里面的阳气不足,就易出现怕冷、发冷等症状。“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是指因经络的阴气不足而导致阳气过盛,从而出现五心烦热或全身发热等症状。由此可见,许多病症都是以经络的阴阳和气血的盛衰作为依据的。

在反映症候上,经络和经络以及经络和脏腑都是有联系的。比如《伤寒论》所总结的热性病的“六经传变”规律,疾病如果由表入里发展的话,既可以从太阳经传至阳明经或少阳经,也可以由三阳经传入三阴经,而且病邪还可以在经络和脏腑之间互相传送。也就是说,同一个地方的问题,有可能导致不同症状的出现。

关于奇经八脉、十二经脉、络脉、经筋等相关方面的病症,既是各个经络所反映出来的症候,也是该经络穴位能够治疗的适应症。也可以这样说,运用针灸疗法可以激发出经气和经络本身抗御病邪的功能,从而调节阴阳平衡、疏通经脉,促使人体内外活动趋向正常,功能得以恢复。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因为经络具有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作用,所以通过按摩、气功、针灸这些方法可以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灵枢·官能》曰:“审于调气,明于经隧。”也就是说,运用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要讲究“调气”,通过针灸进行针刺治疗必须达到“得气”。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都是指经络的传导感应现象。

● 经气与神气

原气、宗气、营气、卫气等“气”和经络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在经络中运行,所以统称为“经气”,这也是将“经”和“气”结合起来说明经络多种功能的原因。

此外,经气所表现出的生命现象又被称为“神气”,而腧穴就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灵枢·九针十二原》)的所在。《黄庭内景经》曰:“泥丸、百节皆有神。”其意为,大脑和全身的所有节点都有神气的活动。因此,针灸中的“行气”和“得气”这类感觉中的“气”和“神气”是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

“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也就是说,“神”和脑有着密切关系。《灵枢·本神》中提过“心藏神,脉舍神”以及“心怵惕思虑则伤神”,也就是说“神”与“心”、“脉”有很大关系。从“脉舍神”来看,可以说“神”和经络是直接结合在一起的。

● 调整虚实

经络以正常情况下的协调阴阳作为基础,可以进行虚实的调整。比如针灸这类疗法就是通过对穴位进行适当的刺激来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以此来调节机体失常的机能,使其恢复平衡状态的,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灵枢·刺节真邪》)。对表现为“实”的疾病,可以选取适当的腧穴,采用不同的针刺或艾灸方法来“泻”其“余”。相反,则需要对其进行补益来达到平衡的目的。

经络在艾灸或针刺的刺激下,可使不同的病理变化都朝有利于恢复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进行经络虚实的有效调整。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经络对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都具有多方面的调整作用。在针刺穴位时,对抑制者可以起到兴奋的作用,而对亢进者则有抑制的作用。例如在针刺健康人和患者的足三里穴时,对胃紧张者可以使其弛缓,而对胃部弛缓者则可以使之收缩。此外,临床研究还证实不同的经络穴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比如说,针刺心经和心包经的内关穴、曲泽穴、神门穴等穴位,对心律紊乱有较好的疗效。

◎ 经络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浮络、孙络和十五络脉等部分所组成。

经络的结构图

1. 经脉

经脉主要分为奇经和正经两类。奇经共有八条,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这八条奇经合称为“奇经八脉”,有着统率和联络、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的三阳经和三阴经,这十二条经合称为“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最主要的通道。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另外,还因为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所以能够补充正经的不足。

(1)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这八脉的总称。它们和十二正经不同,既无表里配合关系,又不直属脏腑,它循行别道奇行,所以被称为奇经。它的功能主要为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以及调节十二经气血的蓄积渗灌等。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带脉

冲脉

任 脉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督脉

阳跷脉、阴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这两条脉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阳跷脉

阴跷脉

阳维脉、阴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阴维脉

阳维脉

(2)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也被称为十二正经。它们的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和所属的脏腑及循行部位来决定的。由于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所以各经也就用所属脏腑的名称来命名。此外,因为它们在手足的各种不同部位运行,依照阴阳学说又给予它们相关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等各经的连接而互相协调,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系统。气血即通过这个循环系统内至脏腑、外达肌表,全程运行。其流动的顺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然后依次流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最后再回到手太阴肺经。它的走向和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胸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十二经脉流注顺序表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规律:脾、肺、心、肾、肝和心包的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位。其中,足三阴经分布于下肢的内侧,手三阴经分布于上肢的内侧。六腑(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的阳经,多在四肢的外侧及头面和腰背部循环,其中手三阳经分布于上肢的外侧,足三阳经分布于下肢的外侧。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为:“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手足三阴经和三阳经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互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互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互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互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互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互为表里。

(3)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都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阳经经别合于本经。它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加强了十二经脉中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并且对其他络脉起到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的内部联系,将气血灌注濡养全身。

(4)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形成了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5)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它在人体的最外层,起护卫机体的作用,是机体的屏障。

2. 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孙络、浮络和别络之分。孙络是细小的络脉。浮络是循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

(1)孙络

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它有输布气血、濡养全身的作用。

(2)浮络

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主要作用为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

(3)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络穴来命名。十五络脉的主要作用为加强阴阳和表里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